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30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筒,所述灌肠筒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底部表面固定连通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通道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道,所述注射筒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槽、滑块、支撑杆、塑料板、竖板、卡接板、金属板和卡接凸块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灌肠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具有了较高的稳定性效果,避免了医生使用该灌肠装置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操作时因出现手抖的情况而造成患者产生不适感或灌肠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出现,有效的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体验效果,降低了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的操作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An anti reflux piston enema device for ra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塞灌肠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放射科中,可能会需要对病人的肠道进行部分造影操作,此时就需要对病人的肠道实行灌肠操作进行清洗,从而使得后期造影效果更加清晰化。我过公开专利“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公告号:CN208081593U,公告日:2018.11.13),该技术它包括活塞筒,活塞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底部设置有后支撑架,后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后固定架,后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反弹装置;加快了灌肠速度,可在数次活塞运动后即可完成清洗灌肠,适合于护理人员清洁灌肠,还能防止逆流,但是该灌肠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措施对该装置进行固定,当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灌肠操作时,难免会出现灌肠装置拿不稳当的情况,若医生在操作时出现手抖的问题就会使得软管插入患者直肠内过深或过浅的情况出现,若插入过深则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而影响治疗体验效果,若插入过浅就会影响灌肠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可提高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筒(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注射筒(2),所述注射筒(2)的底部表面固定连通有抽气通道(8),所述抽气通道(8)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抽气装置(10),所述抽气通道(8)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道(9),所述注射筒(2)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的右侧设置有软管(4),所述灌肠筒(1)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5)且延伸至灌肠筒(1)右侧的外表面,所述推杆(5)远离活塞(6)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把手(7),所述灌肠筒(1)的正反两面均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槽凸板(11),所述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筒(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注射筒(2),所述注射筒(2)的底部表面固定连通有抽气通道(8),所述抽气通道(8)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抽气装置(10),所述抽气通道(8)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污管道(9),所述注射筒(2)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的右侧设置有软管(4),所述灌肠筒(1)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5)且延伸至灌肠筒(1)右侧的外表面,所述推杆(5)远离活塞(6)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把手(7),所述灌肠筒(1)的正反两面均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槽凸板(11),所述滑槽凸板(11)的内部沿水平横向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左侧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远离滑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料板(15),所述滑槽凸板(11)的上表面且靠近滑块(13)的位置处均沿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17),两个所述竖板(17)之间且靠上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杆(21),所述内杆(21)的外表面且远离中部的一侧均活动套接有两个外杆(22),两个所述外杆(22)的左侧表面且靠下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卡接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防逆流活塞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均突出于灌肠筒(1)的正反两面,所述滑块(13)的形状大小均与滑槽(12)相适配,所述滑槽(12)的表面为光滑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奇新黄晓华夏良娥王玉连
申请(专利权)人:崇左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