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振荣专利>正文

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7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1
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产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坐垫圈,坐垫圈的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圈嵌设在限位槽的内部;直角杆件的水平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握柄,直角杆件的竖直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置药框,桶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置药框,直角杆件的水平端搭设在桶体的上边沿上,且直角杆件夹设在搁置槽的内部,握柄设置在桶体的外侧;桶体的内底部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加热管;桶体的右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排水管;坐垫圈上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上盖,能够帮助产后的女性进行中药熏蒸,对产妇的身体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装置整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A postpartum fumigant for obstet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
本技术涉及产后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
技术介绍
产妇在分娩后,身体较为虚弱,子宫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会对产妇日后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普通药物治疗的方式对产妇的恢复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传统的治疗手段一般采用的是中药熏蒸的方法,但是传统的中药熏蒸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繁琐,现有技术中也缺乏中药熏蒸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产科用产后熏蒸器,能够帮助产后的女性进行中药熏蒸,对产妇的身体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装置整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实用性较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桶体、坐垫圈、限位槽、限位环、握柄、直角杆件、置药框、加热管、电控箱、进排水管;桶体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桶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桶体的上边沿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开设有搁置槽;桶体的上部设置有坐垫圈,坐垫圈的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圈嵌设在限位槽的内部;直角杆件的水平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握柄,直角杆件的竖直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置药框,桶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置药框,直角杆件的水平端搭设在桶体的上边沿上,且直角杆件夹设在搁置槽的内部,握柄设置在桶体的外侧;桶体的内底部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加热管,数个加热管均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桶体的右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排水管,进排水管的内部与桶体的内部连通设置,进排水管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阀;坐垫圈上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上盖。进一步地,所述的桶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桶体的底部固定开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的桶体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上部的边沿上垂直固定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垫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能够帮助产后的女性进行中药熏蒸,对产妇的身体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装置整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实用性较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盖和坐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置药框、直角杆件和握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桶体1、电控箱2、限位圈3、搁置槽4、坐垫圈5、限位槽6、直角杆件7、握柄8、置药框9、加热管10、进排水管11、控制阀12、上盖13、温度传感器14、凹槽15、液位传感器16、把手17、防水垫层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桶体1、坐垫圈5、限位槽6、限位环、握柄8、直角杆件7、置药框9、加热管10、电控箱2、进排水管11;桶体1的前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电控箱2,电控箱2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控箱2上自带有操作面板;桶体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桶体1的上边沿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限位圈3,限位圈3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开设有搁置槽4;桶体1的上部设置有坐垫圈5,坐垫圈5采用的是木质结构,增加了产妇坐着的舒适感,坐垫圈5的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的限位圈3嵌设在限位槽6的内部;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握柄8,直角杆件7直接插设在握柄8的端头内部,直角杆件7的竖直端的端头上固定焊设有置药框9,置药框9采用的是镂空的结构,桶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置药框9,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搭设在桶体1的上边沿上,且直角杆件7夹设在搁置槽4的内部,握柄8设置在桶体1的外侧,方便对药渣进行处理;桶体1的内底部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加热管10,加热管10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棒,数个加热管10均与电控箱2内的电源连接;桶体1的右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排水管11,进排水管11的内部与桶体1的内部连通设置,进排水管11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控制阀12;坐垫圈5上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上盖13,使得桶体1内部加热的更快。进一步地,所述的桶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且温度传感器14与电控箱2内的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14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带有温度显示屏的温度计,温度传感器14的探头固定设置在桶体1内侧壁上,显示屏设置在电控箱2的操作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桶体1的底部固定开设有凹槽15,能够防止桶体1的底部积水,对桶体1产生腐蚀。进一步地,所述的桶体1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6,液位传感器16与电控箱2内的电源连接,该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16采用的是XKC-Y25非接触性液位开关;及时准确的探测液面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13上部的边沿上垂直固定设置有把手17,方便使用者将上盖13旋转打开。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1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垫层18,中药液在通过加热管10进行加热时,蒸汽难免会在上盖13的底部液化,防水垫层18能够防止液化水将上盖13浸湿,木头霉化。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需要蒸煮的中药的药材放置在置药框9的内部,通过握柄8将置药框9放置在桶体1的内部,直角杆件7夹设在搁置槽4的内部,盖上坐垫圈5,此时限位圈3插设在限位槽6的内部,限位槽6的底侧边压制着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能够防止在蒸煮的过程中,置药框9产生晃动,先将上盖13旋转盖上,通过进排水管11与外部自来水管网连接,将水加入到桶体1的内部,直至没过置药框9的上边沿,然后通过电控箱2将加热管10打开,加热管10能够对桶体1内部的中药进行加热熬制,到一定时间之后,将上盖13打开,产妇的臀部坐在坐垫圈5的上部,进行熏蒸即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1、产妇坐在坐垫圈5上进行熏蒸,能够帮助产后的女性进行中药熏蒸,对产妇的身体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2、置药框9将中药的药材放置在内部进行蒸煮,方便药渣的收集和更换,方便了使用者操作。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桶体(1)、坐垫圈(5)、限位槽(6)、限位环、握柄(8)、直角杆件(7)、置药框(9)、加热管(10)、电控箱(2)、进排水管(11);桶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2);桶体(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桶体(1)的上边沿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圈(3),限位圈(3)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开设有搁置槽(4);桶体(1)的上部设置有坐垫圈(5),坐垫圈(5)的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的限位圈(3)嵌设在限位槽(6)的内部;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握柄(8),直角杆件(7)的竖直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置药框(9),桶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置药框(9),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搭设在桶体(1)的上边沿上,且直角杆件(7)夹设在搁置槽(4)的内部,握柄(8)设置在桶体(1)的外侧;桶体(1)的内底部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加热管(10),数个加热管(10)均与电控箱(2)内的电源连接;桶体(1)的右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排水管(11),进排水管(11)的内部与桶体(1)的内部连通设置,进排水管(11)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阀(12);坐垫圈(5)上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上盖(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用产后熏蒸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桶体(1)、坐垫圈(5)、限位槽(6)、限位环、握柄(8)、直角杆件(7)、置药框(9)、加热管(10)、电控箱(2)、进排水管(11);桶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2);桶体(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桶体(1)的上边沿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圈(3),限位圈(3)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开设有搁置槽(4);桶体(1)的上部设置有坐垫圈(5),坐垫圈(5)的底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的限位圈(3)嵌设在限位槽(6)的内部;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握柄(8),直角杆件(7)的竖直端的端头上固定设置有置药框(9),桶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置药框(9),直角杆件(7)的水平端搭设在桶体(1)的上边沿上,且直角杆件(7)夹设在搁置槽(4)的内部,握柄(8)设置在桶体(1)的外侧;桶体(1)的内底部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加热管(10),数个加热管(10)均与电控箱(2)内的电源连接;桶体(1)的右侧壁底部固定设置有进排水管(11),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荣武玉蓉张正玲张玉鑫陈文静李发玲
申请(专利权)人:马振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