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刚专利>正文

一种羽绒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6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绒裤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为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壳体均为一次纺织成型,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的壳体均由纬弹面料制成,所述纬弹面料由超细尼龙和氨纶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羽绒裤可有效解决羽绒裤弹力不足的问题,使得穿着后在做下蹲和迈步等动作时更加灵活、舒适;采用一次纺织成型技术,无需后期单独缝制,双层自带隔断,避免了针眼的产生,有效防止羽绒钻出。

A kind of down tro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裤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领域,涉及一种羽绒裤,具体涉及一种高弹防钻绒羽绒裤。
技术介绍
现有的存在两大问题。第一,羽绒裤布料无弹力,穿着不舒服,活动受限;第二,羽绒裤上密布针眼,羽绒会顺着针眼钻出,无法解决钻绒问题。现在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方法解决弹力问题,一是把裤腿设计的特别肥大,预留出活动需要的尺寸,但这样的设计是裤子过于肥大,没法套裤罩,也不美观;二是在裤缝处加上4-5厘米的螺口,来增加裤子的横向弹力,但这样做由于螺口厚重,加工难度大,很容易开线,而且裤子厚重,舒适性差,与羽绒的保暖性比起来,螺口保暖性差,冷风会顺着螺口往里灌,影响羽绒裤的保暖性。为了让羽绒在服装上均匀分布,必须用机针绗线的方式,把衣服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然后再进行充绒处理,才能保证羽绒的均匀分布,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密密麻麻的针眼,尤其对羽绒裤来说,跟上衣羽绒服不一样,羽绒裤由于常常下蹲,迈步等动作,收到的拉伸力比上衣羽绒服要大得多,从而造成针眼的拉大、变形,羽绒就会顺着针眼钻出,造成跑绒的后果。这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困扰服装人的一大难题。其次,由于普通面料密度低,防不住绒,在面料和里料之间还必须加两层高密度胆布,羽绒冲到胆布里,造成从里到外四层布料,布料层数越多,裤子穿着的灵活性、舒适性越受限制,越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羽绒裤,具有高弹性,而且防钻绒,舒适、保暖。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羽绒裤,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为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的壳体均为一次纺织成型,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均由纬弹面料制成,所述纬弹面料由80-90%的超细尼龙和10-20%氨纶编织而成;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大于12.5%。进一步的,所述纬弹面料由87%的超细尼龙和13%的氨纶编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超细尼龙为20D尼龙,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为12.8-13.0%。更进一步的,所述前片或所述后片的壳体内分为多个横向腔室,每个所述腔室上开设有一个填充口,且每列所述腔室通过所述填充口依次连通;相邻两个所述腔室间的所述填充口上连接有阻绒布,所述阻绒布围设成可供填充保温材料的填充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口朝向一致。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腔室的所述填充口的中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填充通道的轴线与对应的所述填充口的中线重合,且每个所述阻绒通道贯穿对应的所述填充口。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填充口上连接有两块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的阻绒布,两块所述阻绒布相对设置在所述填充口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口均与所述阻绒布的中部连接。两块阻绒布的左右两边连接,上下两边不封口,成筒状,形成充绒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阻绒布为涤纶布。纬弹面料的经丝采用75DPOY丝和68DFDY长丝并网复合;纬丝100D低弹丝和包覆40D氨纶丝,面料系1/4缎纹变化法组织结构,采用先进的喷气织机织造而成,经过两次喷气后,织物手感软滑,绒感性好,横向富有弹性。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均由纬弹面料制成,优选的,纬弹面料的经丝采用超细尼龙制成的20DPOY丝和20DFDY长丝并网复合;纬丝采用20D的低弹尼龙丝和包覆40D氨纶丝超高密度纺织工艺织造。其中,纱支密度为经向521-569根/10cm,纬向318-350根/10cm。超高密度纺织使面料的保暖性更好,也不易钻绒。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可制成长纤或短纤,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聚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FDY,FULLYDRAWNYARN,全拉伸丝(中国台湾称全延伸丝),在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可获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度的卷绕丝,为全拉伸丝。常规的有涤纶和锦纶的全拉伸丝,都属于化纤长丝。FDY面料手感顺滑柔软,经常被用于织造仿真丝面料。在服装和家纺方面有广泛的用途。POY由高速纺丝得到部分取向的卷绕丝,简称POY。经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未取向丝(UDY)和牵伸丝之间的化纤长丝。它具有较高取向度(一般双折射为0.025-0.060),较大断裂伸长(150-100%)、较低结晶度(<5%)、结构稳定,在存放、运输过程中不变质,后加工性能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羽绒裤在编织时,前片和后片都是一次纺织成型的壳体,壳体内设多个腔室,不用后期缝制。现有技术是需要用线缝合成多个腔室,密密麻麻的针眼易钻绒。前片和后片的壳体均编织成型后,分别充绒,再将前片和后片的边缘缝合成羽绒裤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羽绒裤采用纬弹超细尼龙面料,其采用的超细尼龙面料,弹力系数接近13%,有效解决了羽绒裤弹力不足的问题,使得穿着后在做下蹲和迈步等动作时更加灵活、舒适;本专利技术的羽绒裤采用一次纺织成型技术,无需后期单独缝制,双层自带隔断,避免了针眼的产生,有效防止羽绒钻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羽绒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羽绒裤的部分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片;2、后片;3、横向腔室;31、填充口;32、阻绒布;4、裤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羽绒裤,包括前片1和后片2,所述前片1和后片2均为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1和所述后片2的壳体均为一次纺织成型,所述前片1和所述后片2均由纬弹面料制成,所述纬弹面料由80-90%的超细尼龙和10-20%氨纶编织而成;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大于12.5%。进一步的,所述纬弹面料由87%的超细尼龙和13%的氨纶编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超细尼龙为20D尼龙,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为12.8-13.0%。更进一步的,所述前片1或所述后片2的壳体内分为多个横向腔室3,每个所述腔室上开设有一个填充口31,且所述腔室通过所述填充口31依次连通;相邻两个所述腔室间的所述填充口31上连接有阻绒布32,所述阻绒布32围设成可供填充保温材料的填充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口31朝向一致。具体的,所述羽绒裤还包括裤腰4。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腔室的所述填充口31的中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填充通道的轴线与对应的所述填充口31的中线重合,且每个所述阻绒通道贯穿对应的所述填充口3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填充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绒裤,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为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的壳体均为一次纺织成型,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的壳体均由纬弹面料制成,所述纬弹面料由80-90%的超细尼龙和10-20%氨纶编织而成;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大于1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裤,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均为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的壳体均为一次纺织成型,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的壳体均由纬弹面料制成,所述纬弹面料由80-90%的超细尼龙和10-20%氨纶编织而成;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大于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弹面料由87%的超细尼龙和13%的氨纶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绒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尼龙为20D尼龙,所述纬弹面料的弹力系数为12.8-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绒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或所述后片的壳体内分为多个横向腔室,每个所述腔室上开设有一个填充口,且所有的所述腔室通过所述填充口依次连通;相邻两个所述腔室间的所述填充口上连接有阻绒布,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