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6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0
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位于底部的前部机壳和后部机壳,在后部机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丝母上转动连接有U形件,两根小腿支撑杆铰接在U形件,槽形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两个槽边分别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脚托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大腿上连杆,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前部机壳上,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小腿支撑杆相铰接,对应侧的大腿上连杆和大腿下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有下支撑连杆,在后部机壳下部安装有滚轮,在前部即可上开设有提手孔。本训练装置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装置,特别涉及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下肢中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受伤骨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在治疗中除了对受伤部位进行愈合治疗外,还需要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中国专利2017103530376公布了一种下肢关节训练装置,可以实现对下肢关节的训练,但该训练装置直线驱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移动不方便,对膝关节的训练角度不能有效监测,还有目前的这类下肢关节训练装置驱动电机往往安装在靠近大腿的前部,这种训练中可能引起整体装置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下肢关节康复训练设备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位于底部的前部机壳和后部机壳,在后部机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丝母上转动连接有U形件,两根相互平行的小腿支撑杆分别铰接在U形件的两个边上,两根小腿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小腿托,槽形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两个槽边分别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脚托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大腿上连杆,两根大腿上连杆之间连接有大腿托,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前部机壳上,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小腿支撑杆相铰接,对应侧的大腿上连杆和大腿下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有下支撑连杆,小腿支撑杆、下支撑连杆、大腿上连杆、大腿下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在后部机壳下部安装有滚轮,在前部即可上开设有提手孔;进一步的;在丝母块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水平方向的U形导槽,在滚珠丝杠的两侧与U形导槽配合设置有直线导轨;进一步的;所述的小腿支撑杆及大腿下连杆均为可伸缩套管结构,可伸缩套管调整长度后通过长度调节锁紧螺栓锁紧;进一步的;所述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两个槽边分别通过水平方向的轴转动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在两个槽边上分别开设有以水平方向的轴为圆心的弧形孔,在弧形孔内与开设在小腿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相应的孔中穿设有角度锁紧螺栓;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槽底上开设有两道同心的弧形缝,18所示为弧形缝,弧形缝中穿设有调整锁紧螺栓,脚托通过调整锁紧螺栓固定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进一步的;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与大腿上连杆的铰接处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训练幅度、角度可调,角度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定膝关节的运动幅度,且驱动电机后置,在训练时整体平稳,因为需要下肢训练的患者往往行动不便,设置滚轮及提手后能够方便的移动,方便在不同患者之间转移,能够满足更多的具有下肢关节训练需求的患者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A向截面的示意图。图4部分剖开的的示意图。图5是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与两根小腿支撑杆连接示意图。图6脚托与脚托固定连接架连接的后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后部机壳;2:前部机壳;3:U形件;4:小腿支撑杆;5:大腿上连杆;6:下支撑连杆;7:大腿下连杆;8:小腿托;9:大腿托;10:脚托固定连接架;11:脚托;12:水平方向的轴;13:角度锁紧螺栓;14:丝母块;15:U形导槽;16:直线导轨;17:弧形孔;18:弧形缝;19:调整锁紧螺栓;20:长度调节锁紧螺栓;21:提手孔。如附图所示,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位于底部的前部机壳2和后部机壳1,在后部机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位于前部机壳和后部机壳之间,滚珠丝杠的丝母转动连接有U形件3,在丝母块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水平方向的U形导槽15,在滚珠丝杠的两侧与U形导槽配合设置有直线导轨16,这种直线运动机构平稳、简单且成本低,两根相互平行的小腿支撑杆分别铰接在U形件的两个边上,4所示为小腿支撑杆,两根小腿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小腿托8,槽形的脚托固定连接架10的两个槽边分别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脚托11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所述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两个槽边分别通过水平方向的轴转动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12所示为水平方向的轴,在两个槽边上分别开设有以水平方向的轴为圆心的弧形孔,17所示为弧形孔,在弧形孔内与开设在小腿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相应的孔中穿设有角度锁紧螺栓;13所示为角度锁紧螺栓,松开角度锁紧螺栓可调整脚托固定连接架的角度,在所述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槽底上开始有两道同心的弧形缝,弧形缝中穿设有调整锁紧螺栓19,脚托通过调整锁紧螺栓固定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松开调整锁紧螺栓19可使脚托沿弧形缝移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大腿上连杆,5所示为大腿上连杆,两根大腿上连杆之间连接有大腿托9,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前部机壳上,7所示为大腿下连杆,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上端分别于两根小腿支撑杆相铰接,对应侧的大腿上连杆和大腿下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有下支撑连杆,下支撑连杆如6所示,所述的小腿支撑杆及大腿下连杆均为可伸缩套管结构,可伸缩套管调整长度后通过长度调节锁紧螺栓锁紧;长度调节锁紧螺栓如20所示,小腿支撑杆、下支撑连杆、大腿上连杆、大腿下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与大腿上连杆的铰接处安装有角度传感器,丝母块沿滚珠丝杠做往返的直线运动时,大腿上连杆向下延长线与地面的虚交点与人体下肢髋关节转动点相重合,小腿支撑杆的前端与大腿上连杆的铰接点与人体下肢膝关节转动点相重合,在此处设置角度传感器可准确测出膝关节的运动角度,角度传感器在内部,在图中没有示出,在后部机壳下部安装有滚轮,滚轮在图中没有示出,在前部即可上开设有提手孔21,这样可以方便移动。在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位于底部的前部机壳和后部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后部机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丝母上转动连接有U形件,两根相互平行的小腿支撑杆分别铰接在U形件的两个边上,两根小腿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小腿托,槽形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两个槽边分别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脚托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大腿上连杆,两根大腿上连杆之间连接有大腿托,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前部机壳上,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小腿支撑杆相铰接,对应侧的大腿上连杆和大腿下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有下支撑连杆,小腿支撑杆、下支撑连杆、大腿上连杆、大腿下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在后部机壳下部安装有滚轮,在前部即可上开设有提手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位于底部的前部机壳和后部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后部机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丝母上转动连接有U形件,两根相互平行的小腿支撑杆分别铰接在U形件的两个边上,两根小腿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小腿托,槽形的脚托固定连接架的两个槽边分别连接在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后部,脚托连接在脚托固定连接架上,两根小腿支撑杆的前端分别铰接有一根大腿上连杆,两根大腿上连杆之间连接有大腿托,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前部机壳上,两根大腿下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小腿支撑杆相铰接,对应侧的大腿上连杆和大腿下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有下支撑连杆,小腿支撑杆、下支撑连杆、大腿上连杆、大腿下连杆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在后部机壳下部安装有滚轮,在前部即可上开设有提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丝母块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水平方向的U形导槽,在滚珠丝杠的两侧与U形导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东星杜晓旭袁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