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18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及其应用。包括:底座、送检容器、底座卡扣、容器瓶底卡扣、二维码标签、标本存储瓶和微细透液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拆卸固定送检容器的底座卡扣,所述送检容器具有内腔以及瓶盖,所述送检容器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底座卡扣配合的容器瓶底卡扣;所述二维码标签设置在送检容器的瓶盖顶面的外表上,用于存储患者信息和具体取材部位和块数信息;所述标本存储瓶设置在送检容器内,所述微细透液孔设置在第一瓶体和/或第二瓶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标本送检存放盒能够极大的改善传统的小标本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作为存储用途,易于存放、查找和补材等,显著增加了工作效率。

A storage box for pathological biopsy sample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随着内窥镜及影像学等诊断手段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成为肿瘤诊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胃肠镜活检、CT或B超引导下的肿瘤等病变的穿刺等小标本的送检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活检或穿刺小标本数量的与日俱增,其标本的安全运送和精准取材也为了病理诊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活检小标本组织小,易丢失,穿刺组织条容易断裂,不易在送检瓶中查找,给取材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很难提高效率。目前,传统粘膜活检或组织穿刺标本送检是通过放置在废弃的药物小瓶中,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发现:传统的标本送检存在很多缺点:(1)容器内含有药物残留对组织造成损伤;(2)患者送检时不方便取放,甚至由于瓶盖不牢固导致固定液流出,标本干涸或丢失等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送检容器、底座卡扣、容器瓶底卡扣、二维码标签、标本存储瓶和微细透液孔,其中:/n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拆卸固定送检容器的底座卡扣,所述送检容器具有内腔以及瓶盖,所述送检容器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底座卡扣配合的容器瓶底卡扣;所述二维码标签设置在送检容器的瓶盖顶面的外表上,用于存储患者信息和具体取材部位和块数信息;/n所述标本存储瓶设置在送检容器内,标本存储瓶由能够分离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组成,所述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合并后形成密封的标本存储瓶,所述标第一瓶体的两端各设置有插条,所述第二瓶体的两端各设置有插条,所述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合并后插条也合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送检容器、底座卡扣、容器瓶底卡扣、二维码标签、标本存储瓶和微细透液孔,其中: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拆卸固定送检容器的底座卡扣,所述送检容器具有内腔以及瓶盖,所述送检容器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底座卡扣配合的容器瓶底卡扣;所述二维码标签设置在送检容器的瓶盖顶面的外表上,用于存储患者信息和具体取材部位和块数信息;
所述标本存储瓶设置在送检容器内,标本存储瓶由能够分离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组成,所述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合并后形成密封的标本存储瓶,所述标第一瓶体的两端各设置有插条,所述第二瓶体的两端各设置有插条,所述第一瓶体、第二瓶体合并后插条也合并在一起;所述微细透液孔设置在第一瓶体和/或第二瓶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易撕线,用于底座的分区,每一个分区均设置有一个底座卡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活检穿刺标本送检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检存放盒还包括:瓶盖卡槽和瓶底卡槽,所述瓶盖卡槽和瓶底卡槽均为凹槽状结构,其设置在送检容器的瓶盖的内顶面上以及送检容器内部的底面上,用于插接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燕宋英华陈雪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