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杯盖及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1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0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溢杯盖及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机座的料理杯,所述料理杯上设有防溢杯盖,所述防溢杯盖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组装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第一防溢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杯盖上设置第一防溢腔以防止料理杯内的液体食材溢出发生烫伤及污染的风险,提升了料理机的使用体验。

A kind of anti overflow cup cover and bl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杯盖及料理机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溢杯盖及料理机。
技术介绍
现有料理机已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传统料理机通常在加热食物时,加热温度最高100度或以下,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温度,而在实际生活和气压下很难达到100度,特别是在高海拔的地带,由于空气稀薄,水的沸点只有90度或更低。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达到烹煮效果,须将气压升高,让温度达到100度或以上,而杯内气压升高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在杯内增加限压装置。在进行食物熬煮时,杯内产生大量蒸汽让气压升高,一部分蒸汽通过限压装置排出或在杯盖上形成液体水珠流到杯外面,水蒸汽的外溢会带走大量热量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由于积水温度高,开盖时有烫伤用户的风险,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溢杯盖及料理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溢杯盖,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组装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第一防溢腔。通过在杯盖上设置第一防溢腔可以有效的防止料理杯内的食材自所述杯盖溢出,从而避免发生烫伤及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部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沿轴向向下凹陷形成的防溢柱,所述防溢柱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第一防溢孔,所述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防溢孔。通过设置于所述防溢柱的底壁及侧壁上的第一防溢孔与第二防溢孔能有效防止液体食材进入第二盖体内造成污染,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上组装有辅盖,所述辅盖与所述第二凹部形成第二防溢腔,所述第二防溢腔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限压阀。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防溢腔及第二防溢腔与所述第一防溢孔及第二防溢孔共同形成防溢系统,有效的防止第一防溢孔及第二防溢孔溢出的液体外流,实现较好的防溢效果,同时设置第一限压阀可有效控制料理杯内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溢柱对应的第三盖体,所述第一限压阀组装于所述第三盖体上。设置第三盖体简化了第一盖体的结构,使杯盖的部件生产精度要求降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辅盖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第三盖体上设有第一组装孔,第一限压阀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装孔组装的第一密封件及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内的第一球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阀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组装孔的孔径为d2,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装孔适配的卡合部及与所述卡合部一体成型的内空球状主体,所述球状主体置于所述第二防溢腔内且其壁面上设有若干限压孔,所述限压孔的孔径为d3,其中d2<d1且d3<d1。d2<d1且d3<d1可以确保所述第一球阀始终位于所述第一限压阀的第一密封件内防止其脱落,从而使第一限压阀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溢孔的孔心与所述第二防溢孔的孔心的距离为h1,所述防溢柱的外径为d4,其中15mm<h1<50mm且0.5<h1/d4<3。所述孔心距h1与防溢柱的外径d4的数值范围及其对应的关系能确保防溢柱有效进行防溢,避免或尽可能防止液体食材进入第二盖体内造成对杯盖的污染,便于清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溢孔的直径为d5,所述第二防溢孔的直径为d6,其中5mm<d6<d5。此结构设置5mm<d6<d5确保第一防溢孔最大程度的降低料理机在加热过程中的液体食材上升到第二防溢孔,保持良好的防溢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球状主体与竖直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α≤85°,所述卡合部设有与所述球状主体的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D<d1。所述夹角α≤85°以确保第一球阀总能回到第一密封件的中心位置,D<d1确保第一球阀不会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与所述球状主体内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挡筋,所述第一限压阀在非排气状态时所述第一球阀压合于所述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对所述第一球阀起支撑作用,降低开口所承受的压力同时使第一球阀与第一密封件的接触更加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筋的高度0.3mm<h2<1mm。该数值范围既能确保第二挡筋的支撑效果同时也便于将第一球阀自所述开口组装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沿轴向向下延伸的环状第一挡筋,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一挡筋形成限位凸台,所述第三盖体包括顶部与竖直部,所述顶部抵持于所述限位凸台,所述竖直部底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耳,所述凸耳抵于所述第一挡筋的底端,所述第一组装孔设置于所述顶部的中心。设置所述限位凸台及凸耳使得第三盖体在轴向上被较好的限位,确保杯盖组装的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筋上套设有第四密封件,所述第四密封件设有收纳槽,所述凸耳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设置第四密封件能确保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第三盖体组装处的密封,对于保持料理杯内的压力提供了保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筋与所述主体部及第一盖体合围形成第一防溢腔,所述第一防溢腔内设有第二限压阀,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二组装孔,所述第二限压阀包括与所述第二组装孔组装的第二密封件及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内的第二球阀。设置第二限压阀能确保第一限压阀出现故障的时候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料理机,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机座的料理杯,所述料理杯上设有如上所述的防溢杯盖。设置防溢杯盖增加了产品的防溢性能,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料理杯靠近杯口的位置设有防溢电极,所述防溢电极与所述第二盖体弹性抵接。设置防溢电极进一步加强了杯盖的防溢性能,使料理机在工作过程中较好的保持清洁。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通过在杯盖上设置第一防溢腔可以有效的防止料理杯内的食材自所述杯盖溢出,从而避免发生烫伤及污染的风险,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杯与防溢杯盖的组装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防溢杯盖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防溢杯盖的组装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防溢杯盖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防溢杯盖的局部组装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第二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第三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第一限压阀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记:料理机100防溢杯盖200第一盖体1防溢区域10第二防溢腔11第一防溢腔12第一挡筋13第四密封件14收纳槽140第二凹部15凹槽150限位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1)及与第一盖体(1)组装的第二盖体(2),所述第二盖体(2)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部(20),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第一防溢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1)及与第一盖体(1)组装的第二盖体(2),所述第二盖体(2)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部(20),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第一防溢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20)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沿轴向向下凹陷形成的防溢柱(21),所述防溢柱(21)包括底壁(210)及侧壁(211),所述底壁(210)上设有第一防溢孔(212),所述侧壁(2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防溢孔(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上设有第二凹部(15),所述第二凹部上组装有辅盖(4),所述辅盖与所述第二凹部(15)形成第二防溢腔(11),所述第二防溢腔(11)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限压阀(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溢柱(21)对应的第三盖体(3),所述第一限压阀(5)组装于所述第三盖体(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盖(4)上设有若干排气孔(41),所述第三盖体(3)上设有第一组装孔(30),第一限压阀(5)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装孔(30)组装的第一密封件(50)及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50)内的第一球阀(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阀(51)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组装孔(30)的孔径为d2,所述第一密封件(50)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装孔适配的卡合部(501)及与所述卡合部(501)一体成型的内空球状主体(502),所述球状主体(502)置于所述第二防溢腔(11)内且其壁面上设有若干限压孔(505),所述限压孔(505)的孔径为d3,其中d2<d1且d3<d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孔(212)的孔心与所述第二防溢孔(213)的孔心的距离为h1,所述防溢柱(21)的外径为d4,其中15mm<h1<50mm且0.5<h1/d4<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溢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孔(212)的直径为d5,所述第二防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军唐路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