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0143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茉莉花幼苗移栽前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对茉莉花幼苗根部进行浸泡,移栽定植后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对茉莉花幼苗进行喷施;在茉莉花植株出现白绢病害初步症状时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对病株以及病株周围临近的植株进行灌根处理等几个方面。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发生,降低茉莉花生长过程中白绢病的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而且该方法安全环保,无农药残留,不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威胁。

Th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white silk disease of jasmine flower by using the extract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Pinus gangs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茉莉花白绢病是茉莉花根部的一种主要病害,花农称为败花病、白毛病、油菜籽病等,该病在茉莉花种植区普遍发生。茉莉白绢病在苏北地区的梅雨季节、高温潮湿时容易发生此病。发病初期盆栽茉莉近地面根颈部位变揭色并渐腐烂,逐渐蔓延扩展后产生白色绢状丝薄膜,以后在病斑上出现菌核,初为白色后为黄色至深褐色,仅油菜籽样大小。但感病部位韧皮部腐烂,植株营养受阻,叶片枯黄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白绢病病原为真菌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属。菌核初白色,后由淡黄色渐变呈栗褐色至茶褐色,表面平滑,球形或近球形,直径0.8-2.3毫米,与油菜籽十分相似。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32-33℃,最高温度40℃,最低8℃,耐酸碱度范围为pH值5-9。发生规律病菌寄主广泛,达200种以上,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病株残体、杂草上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存活4年以上,但在高湿条件下存活期很短,不耐水浸。病菌以菌丝在土壤中蔓延,远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进行防治茉莉花白绢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1)将岗松枝叶提取液加水稀释70-80倍后,在苗木移栽前,将茉莉花幼苗根部浸入岗松枝叶提取液中10-15分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移栽;/n(2)移栽定植2周后,用前述浸过茉莉花幼苗根部的岗松枝叶提取液对茉莉花幼苗进行喷施;然后在茉莉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每隔1个月用加水稀释70-80倍后的岗松枝叶提取液进行喷施一次,将岗松枝叶提取液均匀喷洒于植株茎基部以及叶片正反两面;/n(3)在茉莉花植株出现白绢病害初步症状时,用加水稀释70-80倍后的岗松枝叶提取液对病株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防治茉莉花白绢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岗松枝叶提取液进行防治茉莉花白绢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岗松枝叶提取液加水稀释70-80倍后,在苗木移栽前,将茉莉花幼苗根部浸入岗松枝叶提取液中10-15分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移栽;
(2)移栽定植2周后,用前述浸过茉莉花幼苗根部的岗松枝叶提取液对茉莉花幼苗进行喷施;然后在茉莉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每隔1个月用加水稀释70-80倍后的岗松枝叶提取液进行喷施一次,将岗松枝叶提取液均匀喷洒于植株茎基部以及叶片正反两面;
(3)在茉莉花植株出现白绢病害初步症状时,用加水稀释70-80倍后的岗松枝叶提取液对病株以及病株周围临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君付岗刘布鸣潘连富李春牛黄健王文和
申请(专利权)人:横县丰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