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02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包括鱼缸、基座、第一单项阀、第一收集槽、泵、输料管、种植箱和生长灯,所述基座安装在鱼缸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收集槽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槽,所述第二收集槽的下方设有第三收集槽,所述第一收集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收集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单向阀,所述输料管的输入端与种植箱的一侧连接,所述泵安装在输料管上,所述种植箱的另一侧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鱼缸连接,所述生长灯设置在种植箱的上方,将鱼缸与蔬菜种植结合为一体的种植循环装置,既可以实现对鱼粪的清理、回收利用,又可以实现为蔬菜生长提供必要的有机肥料。

A vegetable planting and recycling device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and recycling of fish manure in fish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
本技术属于鱼菜共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家庭中都有鱼缸,而现有鱼缸中鱼粪的清理非常麻烦,不方便,长期不清理会污染鱼缸,导致鱼类死亡;在家庭种植蔬菜越开越被现代人所接受,但是大多使用化肥,蔬菜生长使用化肥污染较大,而且对人体也存在一定的危害,鱼粪作为很好的有机肥,不能充分利用,浪费较大;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将鱼缸与蔬菜种植结合为一体的种植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实现养鱼种植一体化的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包括鱼缸、基座、第一单项阀、第一收集槽、泵、输料管、种植箱和生长灯,所述基座安装在鱼缸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单项阀安装在鱼缸的底部,所述第一收集槽设置在第一单项阀的下方,所述第一收集槽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槽,所述第二收集槽的下方设有第三收集槽,所述第一收集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收集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收集槽的一侧与输料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料管的输入端与种植箱的一侧连接,所述泵安装在输料管上,所述种植箱的另一侧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鱼缸连接,所述生长灯设置在种植箱的上方,所述鱼缸的内部安装有充氧泵。优选的,所述鱼缸包括斜面、弧面、排粪口和入水口,所述斜面设置在鱼缸的底部,所述弧面设置在斜面的最低端,所述排粪口设置在弧面上,所述入水口设置在鱼缸的一侧上方。优选的,所述种植箱包括箱体、陶砺层和黄沙层,所述黄沙层设置在箱体的内侧底部,所述陶砺层设置在黄沙层的上方,所述黄沙层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鱼缸与蔬菜种植结合为一体的种植循环装置,既可以实现对鱼粪的清理、回收利用,又可以实现为蔬菜生长提供必要的有机肥料。2、鱼粪经过发酵48小时后,再经陶砺和蚯蚓充分分解鱼粪,转换为蔬菜能吸收的硝酸盐,来供给蔬菜所需的养分。3、生长灯满足蔬菜光合作用的需求。4、种植槽的水经过陶砺层和黄沙层的过滤变为干净的水,再次循环至鱼缸内供鱼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鱼缸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种植箱剖视图。图中:1、鱼缸;101、斜面;102、弧面;103、排粪口;104、入水口;2、基座;3、第一单项阀;4、第一收集槽;5、第二收集槽;6、第三收集槽;7、第二单向阀;8、第三单向阀;9、泵;10、输料管;11、种植箱;1101、箱体;1102、陶砺层;1103、黄沙层;1104、活性炭棉;12、排水管;13、生长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包括鱼缸1、基座2、第一单项阀3、第一收集槽4、泵9、输料管10、种植箱11和生长灯13,所述基座2安装在鱼缸1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单项阀3安装在鱼缸1的底部,所述第一收集槽4设置在第一单项阀3的下方,所述第一收集槽4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槽5,所述第二收集槽5的下方设有第三收集槽6,所述第一收集槽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第二收集槽5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单向阀8,所述第三收集槽6的一侧与输料管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料管10的输入端与种植箱11的一侧连接,所述泵9安装在输料管10上,所述种植箱11的另一侧与排水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12的另一端与鱼缸1连接,所述生长灯13设置在种植箱11的上方,所述鱼缸1的内部安装有充氧泵14。具体的,所述鱼缸1包括斜面101、弧面102、排粪口103和入水口104,所述斜面101设置在鱼缸1的底部,所述弧面102设置在斜面101的最低端,所述排粪口103设置在弧面102上,所述入水口104设置在鱼缸1的一侧上方,鱼缸1内鱼儿排出的粪便在斜面101的作用下流至弧面102的内部,然后通过排粪口103传输至第一手机槽4内,通过入水口104将种植箱11内过滤干净的水再次传输至鱼缸1内供鱼儿使用。具体的,所述种植箱11包括箱体1101、陶砺层1102和黄沙层1103,所述黄沙层1103设置在箱体1101的内侧底部,所述陶砺层1102设置在黄沙层1103的上方,所述黄沙层1103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棉1104,陶砺层1102内部放置有蚯蚓,经过陶砺层1102和蚯蚓的配合能很好的将鱼粉进行分解,转换位蔬菜所需要的硝酸盐,以此来为蔬菜供给养料,整个鱼粪回收装置属于密封状态,以保证产生异味扩散,活性炭的特点是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活性炭过滤棉1104是指合成纤维经过浸碳加胶处理,活性炭棉是指采用高分子粘结材料将活性炭载附在无胶棉过滤网基材上增大空气的接触次数的产品,不仅可以起到过滤作用还能去除异味净化空气。工作原理:鱼缸1内的鱼粪经斜面101的流至弧面102内,通过第一单项阀3的控制,将鱼粪从排粪口103传输至第一收集槽4内部,第一收集槽4再经底部的第二单项阀7将鱼粪传输至第二收集槽5内部,对鱼粪进行24小时发酵,发酵过后的鱼粪再经第三单项阀8传输至第三收集槽6内部,进行48小时发酵,发酵好的鱼粉通过泵9经输料管10传输至种植箱11内部,然后经过陶砺层1102的分解和黄沙层1103的过滤,活性炭棉1104再进行深度过滤,活性炭棉1104不仅能对种植箱11内的水进行过滤还能祛除异味净化空气,以此给蔬菜提供养料和水分,多余的水分会经过排水管12再次流入鱼缸1内,以供鱼儿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包括鱼缸(1)、基座(2)、第一单项阀(3)、第一收集槽(4)、泵(9)、输料管(10)、种植箱(11)和生长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安装在鱼缸(1)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单项阀(3)安装在鱼缸(1)的底部,所述第一收集槽(4)设置在第一单项阀(3)的下方,所述第一收集槽(4)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槽(5),所述第二收集槽(5)的下方设有第三收集槽(6),所述第一收集槽(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第二收集槽(5)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单向阀(8),所述第三收集槽(6)的一侧与输料管(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料管(10)的输入端与种植箱(11)的一侧连接,所述泵(9)安装在输料管(10)上,所述种植箱(11)的另一侧与排水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12)的另一端与鱼缸(1)连接,所述生长灯(13)设置在种植箱(11)的上方,所述鱼缸(1)的内部安装有充氧泵(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鱼缸鱼粪分离回收利用的蔬菜种植循环装置,包括鱼缸(1)、基座(2)、第一单项阀(3)、第一收集槽(4)、泵(9)、输料管(10)、种植箱(11)和生长灯(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安装在鱼缸(1)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单项阀(3)安装在鱼缸(1)的底部,所述第一收集槽(4)设置在第一单项阀(3)的下方,所述第一收集槽(4)的下方设有第二收集槽(5),所述第二收集槽(5)的下方设有第三收集槽(6),所述第一收集槽(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第二收集槽(5)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单向阀(8),所述第三收集槽(6)的一侧与输料管(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料管(10)的输入端与种植箱(11)的一侧连接,所述泵(9)安装在输料管(10)上,所述种植箱(11)的另一侧与排水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12)的另一端与鱼缸(1)连接,所述生长灯(13)设置在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沁园华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