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88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板、第一金属极板和发射端,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通过在金属极板设置陶瓷的方式增加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从而解决现有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Electric field coupled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特别涉及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作为一种无需连接导线即可实现电能传输的技术,在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而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所见的大多数为磁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而磁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要求传输范围内不能存在金属及其制品,因而出现了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村田独家展示了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案,其中,功率高达10W,目前国际标准没有这么大功率的。此时,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达到了7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旨在解决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板;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优选地,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包括第二金属极板和第二陶瓷基板,所述第二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极板贴合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之间的贴合设置方式为磁控溅射、蒸发沉积或电子印刷。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可为多个,均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同一侧面贴合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相互独立;或者,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可为多个,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数量也为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数量,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一对一设置或者一对多贴合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相互独立。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与所述发射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导电粘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贴合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陶瓷基板和所述第二陶瓷基板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陶瓷基板和所述第二陶瓷基板的材料为氧化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发射装置,包括壳体及如上所述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无线电能发射组件。优选地,所述壳体可拆卸安装于移动终端上的外壳,所述壳体包括等静压成型壳体、模压成型壳体、注浆成型壳体、流延成型壳体及热压铸成型壳体。本技术通过在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设置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板、第一金属极板以及发射端,其中,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当在第一金属极板表面贴设有第一陶瓷基板时,可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以解决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发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解决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方便不同规格的供电插头电能传输使用以及电动车的电源的使用。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板102、第一金属极板101和发射端103。第一金属极板101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102的一侧表面,发射端103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10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发射端103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101板供电,此时,发射端103供给第一金属极板101的为高频高压的电流,当电流经过第一金属极板101时,由于第一金属极板101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102的一侧表面,发射端103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101连接,所以经电场耦合后,第一金属极板101发射的电场由于第一陶瓷基板102的存在,会比原来的电场强度更大,能传输的电能更多。无线电能发射组件中的第一金属极板101与发射端103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导通回路,实现无线电能发射。当存在接收端时,无线电能发射组件与无线电能接收组件构成一个完整发射接收回路,第一金属极板101将电能经过第一陶瓷基板102发送至无线电能接收组件,此时由于第一陶瓷基板102的存在,可以提高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提升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的目的。另外,将第一金属极板101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102贴合设置,可以增强无线电能发射组件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第一陶瓷基板102的设置能使无线电能发射组件传输至无线电能接收组件的传输效率由70%提升至90%,可选地,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金属极板104和第二陶瓷基板105,所述第二陶瓷基板105与所述第二金属极板104贴合设置。其中,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包括第二金属极板104和所述第二陶瓷基板105,将第二金属极板10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n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n第一陶瓷基板;/n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n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
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
第一陶瓷基板;
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
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与所述发射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导电粘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包括第二金属极板和第二陶瓷基板,所述第二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极板贴合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之间的贴合设置方式为磁控溅射、蒸发沉积或电子印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可为多个,均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同一侧面贴合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相互独立;或者,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詹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蔚蓝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