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83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组件,与第一电子设备配合;第二连接器组件,与第二电子设备配合;第三连接器组件,与电源配合;电源线,与第一连接器组件、第二连接器组件和第三连接器组件耦接;供电状态检测电路;信号开关电路;供电控制电路;第一数据线。其中,第一数据端口和第二数据端口分别与第一连接器组件和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第三数据端口与数据发送端口耦接,数据接收端口与供电状态检测电路耦接,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与开关状态控制端口耦接,以由供电控制电路基于电源连接状态使第一连接器组件、第二连接器组件和第三连接器组件中的任意两者耦接。该连接器能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用电源为二者供电。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利用连接器连接两个电子设备,以在该两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在这种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会消耗大量的电量。而由于电子设备通常的连接器插槽通常数量有限(通常为一个),因而无法利用外部电源来对电子设备供电。当电子设备电量耗尽时,不得不停止使用而利用各自的连接器插槽来进行充电。因而,现有技术需要一种使得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能够利用外部电源来进行供电的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利用该连接器,通过配置第三连接器组件以接入电源,能够实现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利用电源来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与电源耦接以使得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电流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合;第二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合;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配合;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端口耦接;供电状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耦接,以检测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是否与所述电源耦接;信号开关电路,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具有开关状态控制端口、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和第三数据端口;供电控制电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具有数据接收端口、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以及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部分、第二数据线部分和第三数据线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端口和所述第二数据端口分别经由所述第一数据线部分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所述第三数据端口经由所述第三数据线部分与所述数据发送端口耦接,所述数据接收端口与所述供电状态检测电路耦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与所述开关状态控制端口耦接,以由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时,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时:控制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或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以经由所述第一数据线部分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经由所述第二数据线部分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电源连接消息,所述电源连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可以包括:第二数据线,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类型可以相同。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可以为以下中的任意一种:通用串行总线Type-C型连接器组件;通用串行总线雷电型连接器组件;通用串行总线Type-B型连接器组件;通用串行总线Type-A型连接器组件;迷你通用串行总线型组件。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器可以按照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以及所述电源线可以集成为连接线缆。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线缆被形可以成为分支型连接线缆,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线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线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可以位于所述连接线缆的分支端。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供电状态检测电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和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可以设置在同一印刷电路板上。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可以被布置为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可以被布置在所述连接线缆内。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可以包括能够容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连接线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自所述壳体向外延伸。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或者可穿戴虚拟现实设备。利用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设置与电源耦接的第三连接器组件,能够实现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利用电源来对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从而能够能高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此外,通过设置信号切换电路,并利用信号切换电路控制第一数据线在电源接入时连接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连接器组件或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连接器组件,以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电源连接消息,从而不需要设置专门用于传输电源连接消息的信号传输线。利用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配置耦接第一连接器组件和第二连接器组件的第二数据线,以使得在电源接入时的电源连接消息发送过程中能够使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正常传输数据。利用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在经由第一数据线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电源连接消息之后,控制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能够使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经由第一数据线进行数据传输。利用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使信号切换电路被布置为靠近第一连接器组件或者第二连接器组件,从而能够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下面的附图,可以实现对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及其所适用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及其所适用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连接器在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的各个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在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时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第一电子设备111:第一设备端连接器组件120:第二电子设备121:第二设备端连接器组件131:第一连接器组件132:第二连接器组件133:第三连接器组件134:第一数据线135:信号切换电路136:第二数据线210:第一电子设备211:第一连接器插槽220:第二电子设备221:第二连接器插槽230:连接器231:连接线缆2311:第一连接器组件2312:第二连接器组件2313:第一数据线部分2314:第二数据线部分2315:第三数据线线部分232:第三连接器组件233:供电状态检测电路234:供电控制电路2341: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2342:数据发送端口235:信号开关电路2351:第一数据端口2352:第二数据端口2353:第三数据端口2354:开关状态控制端口240:电源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与电源耦接以使得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电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n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合;/n第二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合;/n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配合;/n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端口耦接;/n供电状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耦接,以检测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是否与所述电源耦接;/n信号开关电路,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具有开关状态控制端口、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和第三数据端口;/n供电控制电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具有数据接收端口、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以及/n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部分、第二数据线部分和第三数据线部分,/n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端口和所述第二数据端口分别经由所述第一数据线部分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所述第三数据端口经由所述第三数据线部分与所述数据发送端口耦接,所述数据接收端口与所述供电状态检测电路耦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与所述开关状态控制端口耦接,以由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时,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时:控制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或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以经由所述第一数据线部分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经由所述第二数据线部分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电源连接消息,所述电源连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与电源耦接以使得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电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合;
第二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配合;
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配合;
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端口耦接;
供电状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耦接,以检测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是否与所述电源耦接;
信号开关电路,所述信号开关电路具有开关状态控制端口、第一数据端口、第二数据端口和第三数据端口;
供电控制电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具有数据接收端口、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和数据发送端口;以及
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部分、第二数据线部分和第三数据线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端口和所述第二数据端口分别经由所述第一数据线部分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所述第三数据端口经由所述第三数据线部分与所述数据发送端口耦接,所述数据接收端口与所述供电状态检测电路耦接,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发送端口与所述开关状态控制端口耦接,以由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时,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时:控制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或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以经由所述第一数据线部分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经由所述第二数据线部分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电源连接消息,所述电源连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电源耦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数据线,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耦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