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78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06
一种三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盖、三个静端子、三个动端子、三个动簧片、复位杆、陶瓷动作杆、圆形碟片和铝盖,所述一侧位于中部的静端子槽与其两侧的动端子槽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所述另一侧的位于中部的动端子槽与两侧的静端子槽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还包括二个防护罩,防护罩的两端设有扣钩,侧壁板上设有线槽;防护罩设在基座盖的两侧,防护罩两端的扣钩与基座的两端扣合,骨位隔板的下端与伸入防护罩内并与防护罩的底板贴合。骨位隔板的设置将输入线隔离及输出线隔离,防护罩防止导电物落放端子槽,防止发生短路。

A three pol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极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尤其是一种三极温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三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盖、三个静端子、三个动端子、三个动簧片、复位杆、陶瓷动作杆、圆形碟片和铝盖,基座包括设在顶部的中空上开口的头部、设在下表面上的左右方向的导向槽、三个动端子槽、三个静端子槽和将头部与导向槽相通的动作杆孔,动端子槽和静端子槽在一条直线上;复位杆包括横杆部和纵向的复位杆,基座盖上设有导向孔;静端子固定在静端子槽内,动簧片的固定端与动端子的固定座叠置固定在动端子槽内,动簧片上动触点与静端子上的静触点配合,横杆部位于导向槽内并与动簧片配合,纵向的复位杆与位于中部的动簧片上的复位杆孔及基座盖上的导向孔配合,陶瓷动杆与横杆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动作杆孔与圆形碟片配合,头部插入铝盖内。存在问题:静端子和动端子的接线端裸露,不防尘,易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极温控器,它具有端子的接线端隔离,能防止导电物落入端子槽,消除短路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盖、三个静端子、三个动端子、三个动簧片、复位杆、陶瓷动作杆、圆形碟片和铝盖,基座包括设在顶部的中空上开口的头部、设在下表面上的左右方向的导向槽、三个动端子槽、三个静端子槽和将头部与导向槽相通的动作杆孔,动端子槽和静端子槽在一条直线上;一侧中部设有一个静端子槽13、两端分别设有动端子槽14;另一侧中部设有动端子槽14、两端设有静端子槽13;复位杆包括横杆部和纵向的复位杆,基座盖上设有导向孔;静端子固定在静端子槽内,动簧片的固定端与动端子的固定座叠置固定在动端子槽内,动簧片上动触点与静端子上的静触点配合,横杆部位于导向槽内并与动簧片配合,纵向的复位杆与位于中部的动簧片上的复位杆孔及基座盖上的导向孔配合,陶瓷动杆与横杆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动作杆孔与圆形碟片配合,头部插入铝盖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一侧位于中部的静端子槽与其两侧的动端子槽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所述另一侧的位于中部的动端子槽与两侧的静端子槽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还包括二个防护罩,防护罩的两端设有扣钩,侧壁板上设有线槽;防护罩设在基座盖的两侧,防护罩两端的扣钩与基座的两端扣合,骨位隔板的下端与伸入防护罩内并与防护罩的底板贴合。所述的一种三极温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上端设有沉孔;所述铝盖上设有中空下开口的碟片腔、碟片腔的顶板上设有感温孔,还包括垫圈;所述圆形碟片设在碟片腔内,垫圈上端插入碟片腔内压紧圆形碟片、下端插入沉孔内。所述的一种三极温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位于中部的动簧片上设有二个沿长度方向的中空下开口的凸起,凸起位于复位杆孔的两侧。本技术一种三极温控器,骨位隔板的设置将输入线隔离及输出线隔离,防护罩防止导电物落放端子槽,防止发生短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三。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三极温控器,包括基座1、基座盖2、三个静端子3、三个动端子4、三个动簧片5、复位杆6、陶瓷动作杆7、圆形碟片8和铝盖10,基座1包括设在顶部的中空上开口的头部11、设在下表面上的左右方向的导向槽12、三个静端子槽13、三个动端子槽14和将头部11与导向槽12相通的动作杆孔15,动端子槽14和静端子槽13在一条直线上;头部11内设有上开口的容置腔11,动作杆孔15与容置腔相通;如图4所示,一侧中部设有一个静端子槽13、两端分别设有动端子槽14;另一侧中部设有动端子槽14、两端设有静端子槽13;复位杆6包括横杆部61和纵向的复位杆62,基座盖2上设有导向孔21;静端子3固定在静端子槽13内,动簧片5的固定端与动端子4的固定座叠置固定在动端子槽14内,动簧片5上动触点与静端子3上的静触点配合,横杆部61位于导向槽12内并与动簧片5配合,纵向的复位杆62与位于中部的动簧片5上的复位杆孔5A及基座盖2上的导向孔21配合,陶瓷动杆7与横杆部71连接、另一端穿过动作杆孔15与圆形碟片8配合,圆形碟片8设在铝盖10上,头部11插入铝盖10内,圆形碟片8与容置腔111相对应;螺钉穿过基座盖2、基座1与铝盖10螺合。如图4所示,所述一侧位于中部的静端子槽13与其两侧的动端子槽14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16,所述另一侧的位于中部的动端子槽14与两侧的静端子槽13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16;骨位隔板16的设置将端子的接线端隔开;还包括二个防护罩22,防护罩22的两端设有扣钩221,侧壁板上设有线槽222;防护罩具有顶开口和侧开口;防护罩22设在基座盖2的两侧,防护罩22两端的扣钩221与基座1的两端扣合,骨位隔板16的下端与伸入防护罩22内并与防护罩的底板贴合。所述容置腔111的上端设有沉孔112;所述铝盖10上设有中空下开口的碟片腔101、碟片腔101的顶板上设有感温孔102,还包括垫圈9;所述圆形碟片8设在碟片腔101内,垫圈9上端插入碟片腔101内压紧圆形碟片8、下端插入沉孔112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圆形碟片固定牢固,提高了精度和成品率。如图1、图2所示,所述位于中部的动簧片5上设有二个沿长度方向的中空下开口的凸起5B,凸起位于复位杆孔5A的两侧。它可以有效解决动簧片5力的平衡。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盖、三个静端子、三个动端子、三个动簧片、复位杆、陶瓷动作杆、圆形碟片和铝盖,基座包括设在顶部的中空上开口的头部、设在下表面上的左右方向的导向槽、三个动端子槽、三个静端子槽和将头部与导向槽相通的动作杆孔,动端子槽和静端子槽在一条直线上;头部内设有上开口的容置腔;一侧中部设有一个静端子槽、两端分别设有动端子槽;另一侧中部设有动端子槽、两端设有静端子槽;复位杆包括横杆部和纵向的复位杆,基座盖上设有导向孔;静端子固定在静端子槽内,动簧片的固定端与动端子的固定座叠置固定在动端子槽内,动簧片上动触点与静端子上的静触点配合,横杆部位于导向槽内并与动簧片配合,纵向的复位杆与位于中部的动簧片上的复位杆孔及基座盖上的导向孔配合,陶瓷动杆与横杆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动作杆孔与圆形碟片配合,头部插入铝盖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位于中部的静端子槽与其两侧的动端子槽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所述另一侧的位于中部的动端子槽与两侧的静端子槽之间的隔板上设有骨位隔板;/n还包括二个防护罩,防护罩的两端设有扣钩,侧壁板上设有线槽;/n防护罩设在基座盖的两侧,防护罩两端的扣钩与基座的两端扣合,骨位隔板的下端与伸入防护罩内并与防护罩的底板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盖、三个静端子、三个动端子、三个动簧片、复位杆、陶瓷动作杆、圆形碟片和铝盖,基座包括设在顶部的中空上开口的头部、设在下表面上的左右方向的导向槽、三个动端子槽、三个静端子槽和将头部与导向槽相通的动作杆孔,动端子槽和静端子槽在一条直线上;头部内设有上开口的容置腔;一侧中部设有一个静端子槽、两端分别设有动端子槽;另一侧中部设有动端子槽、两端设有静端子槽;复位杆包括横杆部和纵向的复位杆,基座盖上设有导向孔;静端子固定在静端子槽内,动簧片的固定端与动端子的固定座叠置固定在动端子槽内,动簧片上动触点与静端子上的静触点配合,横杆部位于导向槽内并与动簧片配合,纵向的复位杆与位于中部的动簧片上的复位杆孔及基座盖上的导向孔配合,陶瓷动杆与横杆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动作杆孔与圆形碟片配合,头部插入铝盖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博安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