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38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包括:壳体、电子液位感应器、电动阀、控制单元以及过滤网。所述壳体具有集液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集液腔连通;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设于所述集液腔内,用于检测所述集液腔内冷凝液的液位;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电动阀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集液腔内,将所述集液腔分隔为上游腔室和下游腔室;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冷凝液中的固体颗粒并将固体颗粒拦截在所述上游腔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凝液排出器不易被固体颗粒堵塞、安全可靠,维护简便、维护周期长,可有效避免冷凝液排出器的故障以及压缩空气泄露造成的能源浪费。

A kind of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液排出器
本技术属于排水设备
,涉及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缩空气系统的冷凝液排出器。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系统通常需要设置冷凝液排出器以将压缩空气系统的管道和容器等设备中形成的冷凝液排除。冷凝液中主要包含水、油和固体颗粒,水主要来自于空压机吸入的环境空气中的水分,油主要来自于空压机的润滑油,固体颗粒包括非金属颗粒和金属颗粒,冷凝液中的水夹杂油、非金属颗粒和金属颗粒随着压缩空气的流动而流动。现有技术的冷凝液排出器一般通过对阀门的控制实现冷凝液的排放操作,根据对阀门的控制方式不同,可以将冷凝液排出器分为浮子控制排出器、时间控制排出器和电子液位控制的冷凝液排出器。然而,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浮子控制排出器经常会因为固体颗粒的嵌入而使浮子无法正常上下移动,导致冷凝液排出器发生故障。时间控制排出器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打开阀门,然而,当冷凝液较少时,冷凝液排完后阀门仍然处于开启状态,压缩空气就会大量泄出,造成很大的浪费,增加用户的能源使用成本。电子液位控制的冷凝液排出器通常根据集液罐中的液位高低来控制阀门的打开和关闭,虽然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压缩空气的浪费,但是当固体颗粒聚集在排出器的阀门位置时,会造成阀门无法完全关闭,当冷凝液排放完后,压缩空气会持续地泄露,仍然存在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被固体颗粒堵塞、安全可靠的冷凝液排出器,该冷凝液排出器维护简便、维护周期长,可有效避免冷凝液排出器的故障以及压缩空气泄露造成的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包括:壳体、电子液位感应器、电动阀、控制单元以及过滤网,所述壳体具有集液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集液腔连通;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设于所述集液腔内,用于检测所述集液腔内冷凝液的液位;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电动阀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集液腔内,将所述集液腔分隔为上游腔室和下游腔室;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冷凝液中的固体颗粒并将固体颗粒拦截在所述上游腔室内。进一步地,冷凝液排出器还包括: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于所述上游腔室内,用于吸附冷凝液中的金属颗粒。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性元件安装孔,所述磁性元件从所述磁性元件安装孔延伸至所述上游腔室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过滤网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过滤网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或者,所述过滤网夹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回气孔和/或排污孔,所述回气孔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用于排出所述集液腔内的气体;所述排污孔与所述上游腔室连通,用于排出所述上游腔室内的固体颗粒和杂质。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元件包括磁性体和护套,所述磁性体设于所述护套内。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过滤网包括网片和增强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过滤网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述过滤网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过滤网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或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过滤网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冷凝液排出器采用电子液位感应器自动控制冷凝液的排出,能够在零气损的条件下,安全有效地排出压缩空气系统的冷凝液,避免了在冷凝液排放时压缩空气泄露造成的能源浪费。此外,通过在冷凝液排出器中设置过滤网和磁性元件,可以有效的过滤和吸附冷凝液中的非金属颗粒和金属颗粒,防止固体颗粒进入电动阀内引起电动阀故障,有效延长了冷凝液排出器的维护周期。另外,本技术的冷凝液排出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在低成本条件下,开发不同处理量的系列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液排出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液排出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液排出器处于排水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液排出器处于停止排水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网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壳体,2-集液腔,3-进水口,4-出水口,5-电子液位感应器,6-电动阀,7-控制单元,8-过滤网,9-磁性元件,10-磁性元件安装孔,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三壳体,21-上游腔室,22-下游腔室,61-水流通道,62-电磁阀,63-阀膜片,64-先导气管,71-接电装置,81-网片,82-增强片,91-磁性体,92-护套,621-阀芯,D1-排污孔,D2-回气孔,D11-排污孔盖,131-密封槽,A、B、C-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的冷凝液排出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固体颗粒堵塞而导致冷凝液排出器故障,进而造成压缩空气泄露浪费,需要靠人工频繁地清理杂质以排除故障。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不易被固体颗粒堵塞、安全可靠的冷凝液排出器,如图1至图4所示,该冷凝液排出器包括壳体1,电子液位感应器5、电动阀6、控制单元7以及过滤网8。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凝液的集液腔2,壳体1上设有与集液腔2连通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具体实施时,可将进水口3与储气罐的排水口连通,或者将进水口3与压缩空气系统的排水管连通,如此,压缩空气系统的冷凝水经由所述进水口3流入集液腔2,经由所述出水口4排到冷凝液排出器的外部。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集液腔2内设有电子液位感应器5,该电子液位感应器5可以自上而下伸入到集液腔2内,以用于检测集液腔2内冷凝液的液位,以产生相应的液位信号。具体实施时,电子液位感应器5可以设置为圆棒型,其外可以设置一个外罩,该外罩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实际应用中,电子液位感应器5可以选择电容式液位感应器、电感式的液位感应器,或其它电子液位感应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子液位感应器(5)、电动阀(6)、控制单元(7)以及过滤网(8),/n所述壳体(1)具有集液腔(2)、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3)和出水口(4)分别与所述集液腔(2)连通;/n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5)设于所述集液腔(2)内,用于检测所述集液腔(2)内冷凝液的液位;/n所述控制单元(7)用于根据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5)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电动阀(6)打开或者关闭;/n所述过滤网(8)设于所述集液腔(2)内,将所述集液腔(2)分隔为上游腔室(21)和下游腔室(22);所述过滤网(8)用于过滤冷凝液中的固体颗粒并将固体颗粒拦截在所述上游腔室(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液排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子液位感应器(5)、电动阀(6)、控制单元(7)以及过滤网(8),
所述壳体(1)具有集液腔(2)、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3)和出水口(4)分别与所述集液腔(2)连通;
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5)设于所述集液腔(2)内,用于检测所述集液腔(2)内冷凝液的液位;
所述控制单元(7)用于根据所述电子液位感应器(5)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电动阀(6)打开或者关闭;
所述过滤网(8)设于所述集液腔(2)内,将所述集液腔(2)分隔为上游腔室(21)和下游腔室(22);所述过滤网(8)用于过滤冷凝液中的固体颗粒并将固体颗粒拦截在所述上游腔室(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排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元件(9),所述磁性元件(9)设于所述上游腔室(21)内,用于吸附冷凝液中的金属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液排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磁性元件(9)的磁性元件安装孔(10),所述磁性元件(9)从所述磁性元件安装孔(10)延伸至所述上游腔室(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液排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过滤网(8)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液排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第三壳体(13),所述第三壳体(13)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尹柴明炜黄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云威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