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34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瓣以及阀盖,还包括设于阀体内壁上的阀瓣限位装置,所述阀瓣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部以及设于固定部底部的限位部,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阀体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所述限位部内嵌有第一磁体,所述限位部与阀体内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球体且相对于阀体内壁可滑动,所述第一磁铁一极位于球体内,所述阀体内壁上设有与球体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一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拆卸的阀瓣限位装置,更换方便且节约了资源。

A swing check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旋启式止回阀是阀门中的一种,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水泵吸水关的底阀也属于止回阀类。启闭件靠介质流动和力量自行开启或关闭,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叫止回阀。止回阀属于自动阀类,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事故。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旋启式止回阀,阀瓣在开启和闭合过程中,通过摇杆做旋转运动,通过阀体内壁上的阀瓣限位块对阀瓣进行周向限位,但是因为阀瓣具有一定的质量,流体的具有一定冲击力的,久而久之,阀瓣与阀瓣限位块都会产生磨损,导致阀瓣限位块失去阀瓣的限位功能,而且目前市面上的阀瓣限位块都是与阀体一体成型的,损坏后不得不将阀体更换,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具有可拆卸的阀瓣限位装置,更换方便且节约了资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瓣以及阀盖,还包括设于阀体内壁上的阀瓣限位装置,所述阀瓣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部以及设于固定部底部的限位部,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凹槽,所述阀体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所述限位部内嵌有第一磁体,所述限位部与阀体内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球体且相对于阀体内壁可滑动,所述第一磁铁一极位于球体内,所述阀体内壁上设有与球体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一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瓣限位装置磨损后需要更换时,将阀盖打开,将螺栓从螺纹槽内拧出后,将固定部从阀体上分离,便可将阀瓣限位装置从阀体内取出。将新的阀瓣限位装置,放入阀体内,将球体与阀体内壁相抵,沿着阀体内壁相下滑动,当球体滑动到凹槽处时,第一磁铁与凹槽内的第二磁铁相吸,于是球体嵌入第二凹槽内,此时螺纹槽与阀体侧壁上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实现了定位的作用,将螺栓穿过螺纹孔拧如螺纹槽内,从而将阀瓣限位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了阀瓣限位装置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瓣上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另一极相斥的第三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瓣向上旋转,即将与限位部相接触到时,第一磁铁对第三磁铁产生排斥力,使得阀瓣的旋转速度下降,减小了阀瓣对限位部的撞击力,降低了阀瓣以及阀瓣限位装置的磨损,增加了阀瓣以及阀瓣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上端设有能够上下翻转的弧形拉杆,所述弧形拉杆两端铰接于固定部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拉杆,安装或拆卸阀瓣限位装置的时候可以用手提着,达到方便快捷省力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球体沿着阀体内壁滑动时,为了避免球体滑入螺纹孔内,所以球体的直径必须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具有更好的实施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阀瓣限位装置磨损后需要更换时,将阀盖打开,将螺栓从螺纹槽内拧出后,将固定部从阀体上分离,便可将阀瓣限位装置从阀体内取出。将新的阀瓣限位装置,放入阀体内,将球体与阀体内壁相抵,沿着阀体内壁相下滑动,当球体滑动到凹槽处时,第一磁铁与凹槽内的第二磁铁相吸,于是球体嵌入第二凹槽内,此时螺纹槽与阀体侧壁上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实现了定位的作用,将螺栓穿过螺纹孔拧如螺纹槽内,从而将阀瓣限位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了阀瓣限位装置的更换。当阀瓣向上旋转,即将与限位部相接触到时,第一磁铁对第三磁铁产生排斥力,使得阀瓣的旋转速度下降,减小了阀瓣对限位部的撞击力,降低了阀瓣以及阀瓣限位装置的磨损,增加了阀瓣以及阀瓣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一种旋启式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更换阀瓣限位装置的操作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弧形拉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阀体;11、阀瓣;12、阀瓣限位块;13、凹槽;14、螺纹孔;2、阀盖;31、固定部;311、螺纹槽;32、限位部;321、球体;41、第一磁铁;42、第二磁铁;43、第三磁铁;5、弧形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如图2-4所示,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阀瓣11以及阀盖2,还包括设于阀体1内壁上的阀瓣11限位装置,所述阀瓣11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部31以及限位部32,所述固定部3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凹槽13,所述阀体1与螺纹凹槽13对应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14,螺栓穿过螺纹孔14以及螺纹凹槽13将固定部31固定于阀体1内壁上,限位部32设于固定部31的底部。限位部32与阀体1内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球体321且相对于阀体1内壁可滑动,球体321的直径大于螺纹孔14的直径,当球体321沿着阀体1内壁滑动时,为了避免球体321滑入螺纹孔14内,所以球体321的直径必须大于螺纹孔14的直径,具有更好的实施效果。限位部32内嵌有第一磁体,第一磁铁41一极位于球体321内,所述阀体1内壁上设有与球体321形状相适配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41一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42。阀瓣11上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41另一极相斥的第三磁铁43,当阀瓣11向上旋转,即将与限位部32相接触到时,第一磁铁41对第三磁铁43产生排斥力,使得阀瓣11的旋转速度下降,减小了阀瓣11对限位部32的撞击力,降低了阀瓣11以及阀瓣11限位装置的磨损,增加了阀瓣11以及阀瓣11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如图4所示,固定部31上端设有能够上下翻转的弧形拉杆5,所述弧形拉杆5两端铰接于固定部31两侧。通过设置弧形拉杆5,安装或拆卸阀瓣11限位装置的时候可以用手提着,达到方便快捷省力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技术原理为,当阀瓣11限位装置磨损后需要更换时,将阀盖2打开,将弧形拉杆5向上翻转后并提起,并将螺栓从螺纹槽311内拧出后,将固定部31从阀体1上分离,便可将阀瓣11限位装置从阀体1内取出。将新的阀瓣11限位装置,放入阀体1内,将球体321与阀体1内壁相抵,沿着阀体1内壁相下滑动,当球体321滑动到凹槽13处时,第一磁铁41与凹槽13内的第二磁铁42相吸,于是球体321嵌入第二凹槽13内,此时螺纹槽311与阀体1侧壁上的螺纹孔14位置相对应,实现了定位的作用,将螺栓穿过螺纹孔14拧如螺纹槽311内,从而将阀瓣11限位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了阀瓣11限位装置的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盖(2)、以及设于阀体(1)内的阀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阀体(1)内壁上的阀瓣(11)限位装置,所述阀瓣(11)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部(31)以及设于固定部(31)底部的限位部(32),所述固定部(3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凹槽(13),所述阀体(1)侧壁上设有螺纹孔(14),所述固定部(31)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1),所示限位部(32)与阀瓣(11)的转动路径相交,所述限位部(32)内嵌有第一磁铁(41),所述限位部(32)与阀体(1)内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球体(321)且相对于阀体(1)内壁可滑动,所述第一磁铁(41)一极位于球体(321)内,所述阀体(1)内壁上设有与球体(321)形状相适配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41)一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启式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盖(2)、以及设于阀体(1)内的阀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阀体(1)内壁上的阀瓣(11)限位装置,所述阀瓣(11)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部(31)以及设于固定部(31)底部的限位部(32),所述固定部(3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凹槽(13),所述阀体(1)侧壁上设有螺纹孔(14),所述固定部(31)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1),所示限位部(32)与阀瓣(11)的转动路径相交,所述限位部(32)内嵌有第一磁铁(41),所述限位部(32)与阀体(1)内壁相对的一侧设有球体(321)且相对于阀体(1)内壁可滑动,所述第一磁铁(41)一极位于球体(321)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晋姚
申请(专利权)人:华英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