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2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涉及闸门领域,该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螺纹套环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螺纹套环远离阀体的一侧,所述密封圈通过齿牙与活动管啮合,所述活动管位于密封圈远离螺纹套环的一侧,密封圈和活动管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钢环,密封圈表面的钢环通过螺栓与活动管表面的钢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套管、螺纹套环、密封圈、活动管和钢环,解决了现有的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油田井口闸门阀体在更换过程中,两端法兰盘表面分布一周的螺栓均需要拆卸,导致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A kind of wellhead gate which can be easily replaced without killing the well with retrievable tubing bridge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
本技术涉及闸门
,具体为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
技术介绍
油田井口通过多根管道和多种闸门组合而成,通过管道运输油液,通过闸门控制油路的通断,闸门的配合控制油路油液的分配,由于管道和闸门都是相互连通的,所以每个闸门的都要保证其密封性,防止其泄漏,在试气和采气过程中,采气树井口闸门泄漏是常见的现象,隐藏着极大的风险,更换时利用可捞式桥塞,进行不压井更换气井及注水井的井口闸门,施工周期短,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和作业成本。由于现有的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油田井口闸门阀体两端大多通过法兰盘与两个固定管道的两端连接,将闸门阀体连接在两个固定管道的中间,使两个管道连通,在更换过程中闸门阀体两端法兰盘表面分布一周的螺栓均需要拆卸,导致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解决了现有的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油田井口闸门阀体在更换过程中,两端法兰盘表面分布一周的螺栓均需要拆卸,导致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螺纹套环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螺纹套环远离阀体的一侧,所述密封圈通过齿牙与活动管啮合,所述活动管位于密封圈远离螺纹套环的一侧,所述密封圈和活动管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钢环,所述密封圈表面的钢环通过螺栓与活动管表面的钢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的外壁与固定管的内壁螺纹连接。而且,所述密封圈和活动管的相对端均设置有齿牙。而且,所述套管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的内部。而且,所述导向槽水平设置。而且,所述螺纹套环的内壁与套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通过设置套管、螺纹套环、密封圈、活动管和钢环,更换时拆卸固定钢环的四个螺栓,依次转动阀体两端的两个螺纹套环,即可将密封圈沿着导向槽向靠近阀体一侧移动与活动管分离,达到了减少螺栓固定数量,方便拆卸更换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油田井口闸门阀体在更换过程中,两端法兰盘表面分布一周的螺栓均需要拆卸,导致更换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管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阀体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A处左剖图。图中:1-阀体;2-套管;3-螺纹套环;4-密封圈;5-活动管;6-钢环;7-固定管;8-导向槽;9-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包括阀体1,阀体1为泄漏后需要更换的部分,阀体1、套管2、螺纹套环3、密封圈4和钢环6均为整体结构,阀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2,套管2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螺纹套环3和密封圈4,密封圈4位于螺纹套环3远离阀体1的一侧,密封圈4通过齿牙与活动管5啮合,活动管5位于密封圈4远离螺纹套环3的一侧,密封圈4和活动管5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钢环6,密封圈4表面的钢环6通过螺栓与活动管5表面的钢环6固定连接,活动管5的外壁与固定管7的内壁螺纹连接,活动管5预先设置在固定管7内,由于两个固定管7不可移动,是固定的,所以无法将两个阀体1两端直接与两个固定管7的相对端螺纹连接,通过固定管7内部螺纹设置活动管5即可使阀体1间接与固定管7螺纹连接。密封圈4和活动管5的相对端均设置有齿牙,且齿牙相互啮合,密封圈4为橡胶材质,密封圈4的齿牙和活动管5的齿牙相互啮合时,活动管5挤紧密封圈4实现密封。套管2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8,密封圈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滑动连接在导向槽8的内部,每个套管2的外壁均开设两个导向槽8,导向槽8呈方形,导向槽8与套管2的内壁没有连通,通过滑块9在导向槽8内水平滑动连接,从而限制密封圈4绕自身轴线转动。导向槽8水平设置,保证密封圈4只能水平移动。螺纹套环3的内壁与套管2的外壁螺纹连接,保证螺纹套环3在套管2表面转动挤紧密封圈4时可以止位,即在当前转动的位置停止。在使用时,拆卸时将两组钢环6表面的四个螺栓拆卸取下,托住阀体1,依次旋转两个螺纹套环3,两个螺纹套环3向靠近阀体1的一侧移动,此时挤紧密封圈4的螺纹套环3松开,将密封圈4向靠近阀体1的一侧移动,带动滑块9沿着滑槽内壁滑动,密封圈4的齿牙与活动管5的齿牙分离,即可将阀体1与固定管7拆卸,分离,更换新的阀体1安装时,将阀体1平衡放在两个固定管7的中间,保证向靠近固定管7方向平移密封圈4时,密封圈4的齿牙正好与活动管5的齿牙可以啮合,托住阀体1,依次旋转两个螺纹套环3,两个螺纹套环3向靠近固定管7的一侧移动,此时挤紧密封圈4,将密封圈4挤向靠近固定管7的一侧移动,带动滑块9沿着滑槽内壁滑动,密封圈4的齿牙与活动管5的齿牙啮合,绕两个固定管7轴线大约十度转动阀体1,阀体1表面的管套通过导向槽8与滑块9啮合带动密封圈4同向转动,密封圈4啮合活动管5带动活动管5转动,活动管5与固定管7螺纹连接,活动管5沿着螺纹槽旋转后向阀体1一侧靠近1-2mm,此时活动管5的齿牙与密封圈4的齿牙挤紧,即可将两组钢环6表面的四个螺栓安装,即可完成更换。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管2、螺纹套环3、密封圈4、活动管5和钢环6,解决了现有的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油田井口闸门阀体1在更换过程中,两端法兰盘表面分布一周的螺栓均需要拆卸,导致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虽公开了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螺纹套环(3)和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位于螺纹套环(3)远离阀体(1)的一侧,所述密封圈(4)通过齿牙与活动管(5)啮合,所述活动管(5)位于密封圈(4)远离螺纹套环(3)的一侧,所述密封圈(4)和活动管(5)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钢环(6),所述密封圈(4)表面的钢环(6)通过螺栓与活动管(5)表面的钢环(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5)的外壁与固定管(7)的内壁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用便于更换的井口闸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的表面分别活动套接有螺纹套环(3)和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位于螺纹套环(3)远离阀体(1)的一侧,所述密封圈(4)通过齿牙与活动管(5)啮合,所述活动管(5)位于密封圈(4)远离螺纹套环(3)的一侧,所述密封圈(4)和活动管(5)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钢环(6),所述密封圈(4)表面的钢环(6)通过螺栓与活动管(5)表面的钢环(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5)的外壁与固定管(7)的内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捞式油管桥塞不压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春雷林云兰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锐石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