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18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车,牵引车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焊接有牵引杆,牵引杆的一端焊接有承力支座,承力支座的外壁处从左到右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工作罩,工作罩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平轮,第二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辅助板,辅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抹平直板,该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通过设置压平轮和磨平轮,利用压平轮在地面上滚动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一层压平碾实的效果,且依次排列的三个压平轮达到了多次碾压的效果,避免了设备来回多次工作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平整效率。

A ground leve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道路和室内地坪,在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生产工厂,飞机制造及维修车间等,对地坪质量要求很高,例如仓库的货架堆垛很高,有的甚至达到几十米,如果地坪平整度不够,不但对货架安装影响极大,而且会造成叉车重心偏斜不稳,行驶中的冲击会造成叉车摇晃,有货物散落或叉车倾翻的危险,同时多部叉车行驶中的颠簸对地面的冲击会造成地震效应,对高位货物堆垛很不安全,因此在修建地坪和道路时需要对其进行平整处理。现有的地面平整措施即为压平机压平,为了保证地面的平整需要驾驶压平机多次碾压,不仅平整效果不佳,且费事费力,在压平机碾压后的地面上容易出现压痕分割线,压痕分割线需要人工再次处理,否则将严重影响地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具备平整效率较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平整方式易出现压痕分割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平整效率较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焊接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焊接有承力支座,所述承力支座的外壁处从左到右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工作罩,所述工作罩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平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抹平直板,所述承力支座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磨平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牵引车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的外壁处设置有防滑颗粒,所述牵引车的顶部焊接有驱动车安装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承力支座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承力支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空腔。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压平轮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压平轮等间距的分布在工作罩的内部,三个所述压平轮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压平轮的直径为20.00cm。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板外壁的一侧焊接有抹平弧板,所述抹平弧板的下表面与抹平直板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抹平弧板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抹平弧板之间的间距为10.00cm-15.00cm。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形状为L型,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壁处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磨平轮的直径为15.00cm。(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通过设置压平轮和磨平轮,利用压平轮在地面上滚动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一层压平碾实的效果,且依次排列的三个压平轮达到了多次碾压的效果,避免了设备来回多次工作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平整效率,利用磨平轮对压平轮行驶后留下的压痕分割线进行抹平,无需人工再次处理,大大提高了地面的平整度,通过设置抹平直板和抹平弧板,利用抹平直板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二层精细抹平的效果,大大减少压痕分割线的生成,利用抹平弧板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三层平整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地面的平整度,省时省力,无需多次来回工作,平整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辅助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牵引车;2、第一固定座;3、牵引杆;4、承力支座;5、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工作罩;8、安装板;9、压平轮;10、辅助板;11、抹平直板;12、第三连接板;13、绝缘座;14、电机;15、转轴;16、磨平轮;17、车轮;18、驱动车安装部;19、第二固定座;20、抹平弧板;21、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包括牵引车1,牵引车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2焊接有牵引杆3,牵引杆3的一端焊接有承力支座4,承力支座4的外壁处从左到右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的底部焊接有工作罩7,工作罩7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平轮9,利用压平轮9在地面上滚动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一层压平碾实的效果,且依次排列的三个压平轮9达到了多次碾压的效果,避免了设备来回多次工作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平整效率,第二连接板6的底部焊接有辅助板10,辅助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抹平直板11,利用抹平直板11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二层精细抹平的效果,大大减少压痕分割线的生成,承力支座4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2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绝缘座13,绝缘座13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转轴15固定连接有磨平轮16,利用磨平轮16对压平轮9行驶后留下的压痕分割线进行抹平,无需人工再次处理,大大提高了地面的平整度。具体的,牵引车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车轮17,车轮17的外壁处设置有防滑颗粒,牵引车1的顶部焊接有驱动车安装部18,利用驱动车安装部18方便牵引车1与其他驱动设备连接。具体的,承力支座4的形状为梯形,承力支座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9,第二固定座19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空腔。具体的,压平轮9的数量为三个,压平轮9等间距的分布在工作罩7的内部,三个压平轮9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压平轮9的直径为20.00cm,利用压平轮9在地面上滚动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一层压平碾实的效果,且依次排列的三个压平轮9达到了多次碾压的效果,避免了设备来回多次工作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平整效率。具体的,辅助板10外壁的一侧焊接有抹平弧板20,抹平弧板20的下表面与抹平直板1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抹平弧板20的数量为六个,抹平弧板20之间的间距为10.00cm-15.00cm,利用抹平弧板20达到了对地面进行第三层平整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地面的平整度,省时省力,无需多次来回工作,平整效果较好。具体的,第三连接板12的形状为L型,第三连接板12的外壁处设置有防护板21,利用防护板21对转轴15进行保护,避免水泥溅到转轴15表面影响转轴15工作,磨平轮16的直径为15.00cm。在使用时,驱动车安装部18使牵引车1与其他驱动设备连接,在驱动设备的带动下,压平轮9在地面上滚动,进行第一层平整工作,电机14转动带动磨平轮16旋转对压痕分割线进行碾平和消除,接着抹平弧板20在地面上拖动,对地面上的凸起进行削平,进行第二层平整工作,抹平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包括牵引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2)焊接有牵引杆(3),所述牵引杆(3)的一端焊接有承力支座(4),所述承力支座(4)的外壁处从左到右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底部焊接有工作罩(7),所述工作罩(7)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平轮(9),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底部焊接有辅助板(10),所述辅助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抹平直板(11),所述承力支座(4)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2),所述第三连接板(12)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绝缘座(13),所述绝缘座(13)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转轴(15)固定连接有磨平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包括牵引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2)焊接有牵引杆(3),所述牵引杆(3)的一端焊接有承力支座(4),所述承力支座(4)的外壁处从左到右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底部焊接有工作罩(7),所述工作罩(7)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平轮(9),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底部焊接有辅助板(10),所述辅助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抹平直板(11),所述承力支座(4)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2),所述第三连接板(12)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绝缘座(13),所述绝缘座(13)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转轴(15)固定连接有磨平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地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车轮(17),所述车轮(17)的外壁处设置有防滑颗粒,所述牵引车(1)的顶部焊接有驱动车安装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朱晶郑兴洪念超程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