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13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属于地下取水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地表下的汇水池,汇水池的顶部开口处罩设有盖板,盖板将汇水池的开口封闭,汇水池的底壁设置有挡砂板,挡砂板将汇水池分为沉淀空间与排水空间,挡砂板与盖板间设置有间隙,汇水池上设置有与沉淀空间连通的软式透水管与排污冲砂管,排污冲砂管远离汇水池的一端连通有闸阀井,闸阀井上设置有冲砂阀,汇水池上设置有与排水空间连通的输水管,输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软式透水管设置于地表的上游端,输水管设置于地表的下游端。使用此种取水结构,可减少排出水的含沙量。

A water intake structure for reducing sediment content in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取水
,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是指从地下含水层取集表层渗透水、潜水、承压水和泉水等地下水的构筑物,如管井、大口井、复合井、辐射井等。在地表水的渗透过程中,由于地表的上游端与下游端存在高度差,从地表内的上游端渗透至地表内的下游端,经过地表内的细砂、中砂、粗砂和卵石等对水进行过滤,此种过滤方式使得排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水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具有减少排水含沙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地表下的汇水池,所述汇水池的顶部开口处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将汇水池的开口封闭,所述汇水池的底壁设置有挡砂板,所述挡砂板将汇水池分为沉淀空间与排水空间,所述挡砂板与盖板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汇水池上设置有与沉淀空间连通的软式透水管与排污冲砂管,所述排污冲砂管远离汇水池的一端连通有闸阀井,所述闸阀井上设置有冲砂阀,所述汇水池上设置有与排水空间连通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软式透水管设置于地表的上游端,所述输水管设置于地表的下游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掺有泥沙的地表水渗透至软式透水管内,一部分泥沙被阻挡至软式透水管外,一部分泥沙与地表水经过软式透水管汇入汇水池内,进入汇水池内的泥沙被挡砂板阻挡于沉淀空间内,干净的地表水进入排水空间内,打开出水阀,干净的地表水经过排水管排出;清理泥沙时,关闭出水阀,打开冲砂阀,泥沙通过排污冲砂管进入闸阀井内,进而可以将泥沙从汇水池内清理;软式透水管的水透过率较小时,关闭冲砂阀与出水阀,地表水经过软式透水管进入汇水池内,当汇水池内的水压与地表内的水压相等时,则地表水不再渗透至软式透水管内,则软式透水管外表附着的泥沙被地表水冲洗掉。进一步,所述排污冲砂管连通设置于汇水池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污冲砂管设置于靠近底壁的位置,可以使得在将冲砂阀打开时,沉淀空间内沉淀的泥沙能全部从排污冲砂管内排出。进一步,所述软式透水管倾斜设置于汇水池侧壁,所述软式透水管的底端与汇水池侧壁连通,所述软式透水管的顶端朝远离汇水池的一端设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式透水管倾斜的设置,使得软式透水管的进水口与汇水池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使得地表水渗透至软式透水管内时,地表水能较快的流入汇水池内。进一步,所述软式透水管内远离汇水池的一端设置有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可将软式透水管的端部封闭。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封堵体将软式透水管的端部封堵时,可以避免泥沙从软式透水管的端部进入;需要延长软式透水管时,将封堵体从软式透水管内取出,将其余的软式透水管接在现有的软式透水管上即可。进一步,所述封堵体包括砂石和罩设于砂石外的透水土工布。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地表水经过砂石与透水土工布进入软式透水管内,而泥沙被阻挡于透水土工布外。进一步,所述输水管与汇水池连通的位置套设有防水套管,所述防水套管与汇水池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套管可以防止输水管受到汇水池挤压而受损。进一步,所述汇水池于设有输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刺墙,所述刺墙的高度高于汇水池的高度,所述输水管远离汇水池的一端穿出刺墙与外界连通。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刺墙的设置,可以将地表水阻挡于刺墙设有汇水池的一侧,可以使得设置有汇水池的位置地表水更多,则会有更多的地表水渗入软式透水管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软式透水管的设置,可以过滤地表水中的大部分泥沙,当软式透水管的透水率较小时,关闭冲砂阀与出水阀,使得汇水池内的水压与地表内的水压保持水平,从而可以使得地表水能将软式透水管外表面附着的泥沙冲刷掉;二、通过挡砂板的设置,可以使得进入汇水池内的地表水和少量泥沙能被挡砂板阻挡至沉淀空间内,打开冲砂阀即可将沉淀空间内的泥沙冲刷掉;三、通过封堵块的设置,可以使得软式透水管的端部在进水的同时也能阻挡地表内泥沙的进入,延长软式透水管时,将封堵块从软式透水管内取出,将其余的软式透水管接入现有的软式透水管上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汇水池;11、沉淀空间;111、软式透水管;112、排污冲砂管;12、排水空间;121、输水管;1211、出水阀;2、盖板;3、挡砂板;4、闸阀井;41、冲砂阀;5、封堵体;51、透水土工布;52、砂石;6、防水套管;7、刺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地表下的汇水池1,汇水池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遮挡汇水池1顶部开口的盖板2。汇水池1内设置有垂直汇水池1内底壁的挡砂板3,挡砂板3的侧壁与汇水池1的内侧壁连接,挡砂板3的顶壁与盖板2之间存在间隙。挡砂板3将汇水池1分为沉淀空间11与排水空间12,沉淀空间11用于沉淀泥沙,排水空间12用于排出干净水。汇水池1上设置有与沉淀空间11连通的软式透水管111与排污冲砂管112。软式透水管111设置多根,多根软式透水管111倾斜设置于汇水池1侧壁且均设置于地表的上游端,软式透水管111的顶端朝远离汇水池1的方向设置,软式透水管111的底端与汇水池1连通。排污冲砂管112连通于汇水池1侧壁靠近汇水池1底壁的位置,排污冲砂管112远离汇水池1的一端连通有闸阀井4,闸阀井4上设置有冲砂阀41。软式透水管111内远离汇水池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软式透水管111的端部封闭的封堵体5,封堵体5包括砂石52和罩设于砂石52外的透水土工布51,透水土工布51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因此具有透水与过滤的功能。汇水池1上设置有与排水空间12连通的输水管121,挡砂板3的高度高于输水管121与汇水池1连通的高度。输水管121设置于地表内的下游端,输水管121上设置有出水阀1211。输水管121与汇水池1连通的位置套设有防水套管6,防水套管6的内外壁与汇水池1厚度方向的侧壁连接。汇水池1于设有输水管121的一侧设置有刺墙7,刺墙7的高度高于汇水池1的高度,刺墙7一部分与汇水池1抵接,刺墙7的另一部分超出汇水池1外,刺墙7超出汇水池1外的部分用于阻挡地表水,输水管121远离汇水池1的一端穿出刺墙7与外界连通。工作原理:进行取水时,掺有泥沙的地表水渗透至软式透水管111内,一部分泥沙被阻挡至软式透水管111外,一部分泥沙与地表水经过软式透水管111汇入汇水池1内,进入汇水池1内的泥沙被挡砂板3阻挡于沉淀空间11内,干净的地表水进入排水空间12内,打开出水阀1211,干净的地表水经过排水管排出;清理泥沙时,关闭出水阀1211,打开冲砂阀41,地表水的水压高于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地表下的汇水池(1),所述汇水池(1)的顶部开口处罩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将汇水池(1)的开口封闭,所述汇水池(1)的底壁设置有挡砂板(3),所述挡砂板(3)将汇水池(1)分为沉淀空间(11)与排水空间(12),所述挡砂板(3)与盖板(2)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汇水池(1)上设置有与沉淀空间(11)连通的软式透水管(111)与排污冲砂管(112),所述排污冲砂管(112)远离汇水池(1)的一端连通有闸阀井(4),所述闸阀井(4)上设置有冲砂阀(41),所述汇水池(1)上设置有与排水空间(12)连通的输水管(121),所述输水管(121)上设置有出水阀(1211),所述软式透水管(111)设置于地表内的上游端,所述输水管(121)设置于地表内的下游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地表下的汇水池(1),所述汇水池(1)的顶部开口处罩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将汇水池(1)的开口封闭,所述汇水池(1)的底壁设置有挡砂板(3),所述挡砂板(3)将汇水池(1)分为沉淀空间(11)与排水空间(12),所述挡砂板(3)与盖板(2)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汇水池(1)上设置有与沉淀空间(11)连通的软式透水管(111)与排污冲砂管(112),所述排污冲砂管(112)远离汇水池(1)的一端连通有闸阀井(4),所述闸阀井(4)上设置有冲砂阀(41),所述汇水池(1)上设置有与排水空间(12)连通的输水管(121),所述输水管(121)上设置有出水阀(1211),所述软式透水管(111)设置于地表内的上游端,所述输水管(121)设置于地表内的下游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污冲砂管(112)连通设置于汇水池(1)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排水含沙量的取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式透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昌东江启升吴涛王勇许健夏洋谢曌涂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