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
:本技术涉及电杆防护装置
,具体为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
技术介绍
:针对山洪暴发将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河槽内的电力设施造成威胁。我局经实地查验,早在2014就开始将处于河槽区域的电力设施进行了整体迁移,但仍有许多电力设施无法迁移,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区域接带的负荷为山区附近的排灌、居民生活等民生用电及景区用电。这些区域负荷均处于山沟腹地,难以迁移;目前针对山洪暴发将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电杆增加了水泥防护墩,来对电杆进行保护。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杆塔电杆防护基础即通过水泥防护墩和培土的方法或造价高昂、或难以起到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的杆塔电杆防护基础即通过水泥防护墩和培土的方法或造价高昂、或难以起到作用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包括电线杆、圆柱形护墩、土地、第 ...
【技术保护点】
1.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杆(110)、圆柱形护墩(120)、土地(130)、第一防护组件(140)、第二防护组件(150)、固定组件(160)、分流挡墙(170)和支撑组件(180),所述土地(1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柱形护墩(120),所述圆柱形护墩(120)的内侧壁套设有所述电线杆(110),所述圆柱形护墩(120)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40),所述土地(130)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4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分流挡墙(170),所述土地(130)的顶部靠近所述分流挡墙(17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杆(110)、圆柱形护墩(120)、土地(130)、第一防护组件(140)、第二防护组件(150)、固定组件(160)、分流挡墙(170)和支撑组件(180),所述土地(13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柱形护墩(120),所述圆柱形护墩(120)的内侧壁套设有所述电线杆(110),所述圆柱形护墩(120)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40),所述土地(130)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4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分流挡墙(170),所述土地(130)的顶部靠近所述分流挡墙(17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防护组件(150),所述分流挡墙(170)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防护组件(140)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支撑组件(180),所述分流挡墙(17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组件(160);
所述第二防护组件(150),其包括碎石(151)和宾格网(152),所述分流挡墙(17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宾格网(152),所述宾格网(15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所述碎石(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60)包括第一钢筋(161)和第二钢筋(162),所述分流挡墙(170)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钢筋(162),所述第二钢筋(162)的底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钢筋(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161)和所述第二钢筋(162)组合成L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杆防护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宾格网(152)为L型结构,且所述宾格网(152)贴附所述分流挡墙(1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河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白霖,于涛,李海燕,梁柱,章媛媛,王蒙,段中山,王新春,胡善智,胡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