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986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埋于地下的污水处理箱体,污水处理箱体的顶部从左侧至右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箱、设备箱及膜元件入口箱,设备箱内固定有风机和自吸泵,污水处理箱体内竖直设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生物池及位于右侧的MBR池的分隔板,生物池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曝气搅拌管,MBR池的底部设有环形曝气管,MBR池内竖直固定有左限位导杆和右限位导杆,左限位导杆及右限位导杆分别与MBR膜元件的左右侧壁抵接以限定MBR膜元件放入MBR池内后的位置。优点为,一体化装置,占用空间小,安装维护方便;环形曝气管的双进气口设置,曝气更均匀;左右限位导杆的设置,MBR膜元件起吊方便且落位准确。

An underground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污水处理量较大的情形,污水处理装置的生物池、MBR池等处理单元通常是分开设置的;而对于污水处理量不大的情形,生物池、MBR池等分开设置则存在投入成本高、安装及维护不便等不足。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的曝气管通常是单支管形式且进气口只有一个,越远离进气口的曝气头曝气量越小,曝气不均匀,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现有的MBR池中的MBR膜组缺乏定位机构,取出检修清洗或放入安装均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污水处理装置整体性差、安装维护不便、曝气不均匀等诸多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埋于地下用于盛装污水的污水处理箱体,所述污水处理箱体的顶部从左侧至右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箱、设备箱及膜元件入口箱,所述设备箱内固定有风机和自吸泵,所述污水处理箱体内竖直设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生物池及位于右侧的MBR池的分隔板,所述生物池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于地下用于盛装污水的污水处理箱体(1),所述污水处理箱体(1)的顶部从左侧至右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箱(2)、设备箱(3)及膜元件入口箱(4),所述设备箱(3)内固定有风机(30)和自吸泵(31),所述污水处理箱体(1)内竖直设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生物池(10)及位于右侧的MBR池(11)的分隔板,所述生物池(10)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曝气搅拌管(100),所述MBR池(11)的底部设有环形曝气管(110),所述曝气搅拌管(100)及所述环形曝气管(110)分别通过进气管道与风机(30)的出风口连通,所述MBR池(11)内竖直固定有左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于地下用于盛装污水的污水处理箱体(1),所述污水处理箱体(1)的顶部从左侧至右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箱(2)、设备箱(3)及膜元件入口箱(4),所述设备箱(3)内固定有风机(30)和自吸泵(31),所述污水处理箱体(1)内竖直设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生物池(10)及位于右侧的MBR池(11)的分隔板,所述生物池(10)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曝气搅拌管(100),所述MBR池(11)的底部设有环形曝气管(110),所述曝气搅拌管(100)及所述环形曝气管(110)分别通过进气管道与风机(30)的出风口连通,所述MBR池(11)内竖直固定有左限位导杆(111)和右限位导杆(112),所述左限位导杆(111)及右限位导杆(112)分别与MBR膜元件(1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抵接以限定所述MBR膜元件(113)放入所述MBR池(11)内后的位置,所述MBR膜元件(113)的底部设有进气接口(1131)、顶部设有集水管(1130),所述进气接口(1131)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集水管(1130)通过吸入管与所述自吸泵(31)的入口连通,所述自吸泵(31)的出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清水箱(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导杆(111)的上部通过水平杆与所述膜元件入口箱(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右限位导杆(112)的上部通过另一水平杆与所述膜元件入口箱(4)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兴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百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