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98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机,包括卧式溶气罐、液压缸、进水管组、出水管组、进气管组和纳米切割器,液压缸设于卧式溶气罐的外部顶端,液压缸的活塞与卧式溶气罐的左右两侧壁滑动接触连接,进水管组、出水管组和进气管组均设于卧式溶气罐上,出水管组连接纳米切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纳米气泡机,经溶气、释气形成气泡,且气泡在排出罐内时再一次经过纳米切割器的切割,使气泡的粒径尺寸均达到微纳米级,使纳米气泡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纳米气泡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机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机。
技术介绍
通常直径在1~50μm的气泡为微米气泡,直径在1μm以下的气泡为纳米气泡,两者统称为微纳米气泡,相较于普通大气泡,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在水中停留时间长、ζ电位高、强氧化性和传质效率高等突出特性。目前,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已体现出诸多优势,比如可以减小设备规模,缩短运行时间,降低运行成本以及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等,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微纳米曝气技术原理是微纳米曝气设备向缺氧水域中鼓入微纳米气泡时,随着气泡内的溶解氧的消耗,不断向水中补充活性氧,迅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同时分解水中的各种有机颗粒,使之变为更小的微粒,有利于进一步生化分解,并可大量减少污泥的沉淀。同时微纳米气泡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氧气的供应量,增强水中的好氧微生物、浮游生物及水生动物的生物活性,加速其对水体基层低泥中污染物的生活降解过程,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对于高度乳化的污水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处理难度较大,气浮作为一种强化水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较好,特别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溶气罐(1)、液压缸(2)、进水管组、出水管组、进气管组和纳米切割器(13),所述液压缸(2)设于卧式溶气罐(1)的外部顶端,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3)与卧式溶气罐(1)的左右两侧壁滑动接触连接,所述进水管组、出水管组和进气管组均设于卧式溶气罐(1)上,所述出水管组连接纳米切割器(13);/n所述进水管组包括水平或垂直设于卧式溶气罐(1)外侧的进水管(6)和水平设于卧式溶气罐(1)内部顶端的喷水管(4),所述进水管(6)和喷水管(4)相对应,所述喷水管(4)的下半周、朝向卧式溶气罐(1)内部底端的管壁上设微米级的喷水孔(5);/n所述出水管组包括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溶气罐(1)、液压缸(2)、进水管组、出水管组、进气管组和纳米切割器(13),所述液压缸(2)设于卧式溶气罐(1)的外部顶端,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3)与卧式溶气罐(1)的左右两侧壁滑动接触连接,所述进水管组、出水管组和进气管组均设于卧式溶气罐(1)上,所述出水管组连接纳米切割器(13);
所述进水管组包括水平或垂直设于卧式溶气罐(1)外侧的进水管(6)和水平设于卧式溶气罐(1)内部顶端的喷水管(4),所述进水管(6)和喷水管(4)相对应,所述喷水管(4)的下半周、朝向卧式溶气罐(1)内部底端的管壁上设微米级的喷水孔(5);
所述出水管组包括水平或垂直设于卧式溶气罐(1)外侧的出水管(15)和水平设于卧式溶气罐(1)内部底端的集水槽(9),所述出水管(15)和集水槽(9)相对应,所述出水管(15)的出口端连接纳米切割器(13);
所述进气管组包括设于卧式溶气罐(1)下端的进气管(8)和设于卧式溶气罐(1)内部、集水槽(9)上端的释气管(10),所述释气管(10)上设微米级的释气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溶气罐(1)的内部、喷水管(4)的下端、进气管组的上端设聚结填料(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王莉范恩源李愉赵传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