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71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22
一种适时调整色带松紧程度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打印头前后用于色带导向的前导轴和后导轴,在发卷端与前导轴之间设有前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在后导轴与收卷端之间设有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前、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中的张紧力传感臂置于设定位置并与对应处的色带相触压接;当该张紧力传感臂受色带松紧程度释放或压迫而偏离所述设定位置上下预设的范围后,该打印机的主控电路控制色带发卷动力放慢发卷速度或加快发卷速度,控制色带收卷动力加快收卷速度或者放慢收卷速度。该色带张紧结构可应用于所有采用色带的打印机上。其可在打印机中的色带放卷与收卷动态变化过程中,使色带始终保持适度的张紧程度,有效提高打印质量。

Tension structure of ribbon for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色带的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色带松紧程度的色带张紧结构。
技术介绍
在各类机电控制柜中,需要布排若干导线(又称线束),如连接线、信号线和电源线,为了方便安装、查找问题和日后维护保养,需要对每条线进行编号,通常,编号是打印在一小段软质空心管上,简称导线套管,打印上编号的导线套管采用人工方法或专用设备套接在相应的导线端部并固定之。在导线套管(又称线管、线号管、号管、号码管)上打印编号(又称线号),现有技术常采用型号为TP60i的打号机进行打号,使用时,将导线套管插入该打号机,由人工将相应的编号输入到该打号机内,启动打号机即可将编号打印在对应的导线套管上规定的位置。但其存在的缺陷是:不能实现自动化批量打印,打印效率很低;无法与线束裁切工序对应,在后续将打印好的套管穿在线束上时,需要人工查找对应,效率低还容易出错。近些年,有些用户将所有需要打印的编号录入电脑再按照设定的程序编辑成打印APP,之后,再将该电脑与适配的打号机联机,该方法可对导线套管实现连续打印。但其存在的不足是: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录入编号并编程,导致人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时调整色带松紧程度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打印头、分别设置在该打印头前后用于色带导向的前导轴和后导轴,所述色带由色带盒的发卷端穿出绕过前导轴、打印头和后导轴的下方再由色带盒的收卷端收置于色带盒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卷端与前导轴之间设有前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在所述后导轴与收卷端之间设有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前、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中的张紧力传感臂置于设定位置并与对应处的色带相触压接;当该张紧力传感臂受色带松紧程度释放或压迫而偏离所述设定位置上下预设的范围后,该打印机的主控电路控制色带发卷动力放慢发卷速度或加快发卷速度,控制色带收卷动力加快收卷速度或者放慢收卷速度。所述前、后色带张紧检测组件结构相同,其包括传感器和可使该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色带松紧程度的移动件构成,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张紧力传感臂联动并随该张紧力传感臂受色带松紧程度发生的移位方向而远离或接近所述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所述传感器为电位器、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或磁感应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其安装在检测板上边侧的中部,所述张紧力传感臂垂直固接在旋转架的外侧,旋转架通过支撑轴固接在打印机的机架上,旋转架的内侧为两个向检测板延伸的上柱脚和下柱脚,所述霍尔传感器介于上柱脚与下柱脚之间,在上柱脚与下柱脚上与霍尔传感器相邻的一侧设有磁块,分别为上磁块和下磁块、所述上磁块与下磁块以异性磁极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张紧力传感臂上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张紧力传感臂在色带松紧程度和拉伸弹簧的双重约束下绕所述支撑轴转动,所述上磁块或下磁块可随张紧力传感臂的转动接近或远离所述霍尔传感器。所述拉伸弹簧为上拉弹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张紧力传感臂的根部,另一端固接在打印机的机架上。当所述霍尔传感器介于上磁块与下磁块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所述张紧力传感臂两侧的色带所构成的夹角在135-165度。应用本技术的线管打号机采用有线或无线与线束(该线束是指导线,如连接线、信号线和电源线等)生产环节的生产控制系统联网互动,其可将生产环节生产的任何一批线束的生产数据收入该线管打号机中。当需要对相关规格的线束进行编号时,设置于该线管打号机中的自动识别筛选模块将与该类规格的线束相关的用于编辑相应的线管编号的线号数据筛选出来,经设置该线管打号机中经初始学习和自学习构建的编辑规则将这些线号数据编辑成规定格式的线管编号。本技术省去现有技术中在打号前需要配备的专用电脑和向专用电脑输入相关信息的人力,线束裁切和打号码同步进行,省去后续穿号码时人工查找对应的工作,其不仅可大大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与线束生产环节互动,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动化大批量多品种打印线管编号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线管打号机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打开前翻盖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拆除外部的壳体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3拆除外部的壳体和前面板之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线管输送、打印和切割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压管送料组件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压管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背向示意图。图10为图6中的色带张紧检测组件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色带张紧力传感臂的示意图。图12-14为不同角度的打印头组件的示意图。图15-16为图6中的正向和背向的切刀组件的示意图。图17为图6中的线管居中组件示意图。图18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机壳10、前面板11、前翻盖12、触摸显示屏13、左侧外壳14、右侧外壳15、底板16、后面板17、上固定板18、线管进口20、线管出口21、数据接口22、信号输入接口23、信号输出接口24、电源供电接口25、套管通道支架30、压管基板31、带盒基板32、动力基板33、切刀基板34、控制板35、传送组件40、温控组件41、隔热防护罩42、居中组件43、步进电机44、前压组件50、前压管轮51、前支撑臂52、弧形滑槽53、前驱齿轮54、前传动齿轮55、压管轴56、前压板57、下拉弹簧58、驱动辊59、后压组件60、后压管轮61、后支撑臂62、后驱齿轮64、后传动齿轮65、压管电机69、打印头组件70、打印电机701、打印座71、打印头72、下压连杆73、打印弹簧74、摆动座75、摆动轴76、色带盒77、放卷轴771、收卷轴772、色带78、前侧的色带张紧检测组件81、后侧的色带张紧检测组件82、霍尔传感器83、检测板84、旋转架85、上磁块851、下磁块852、张紧力传感臂86、缺口87、拉伸弹簧88、转轴89、切刀90、定刀91、动刀92、刀口部93、刀口通孔931、刀臂部94、滑动座95、连杆96、旋转齿轮97、导向滑槽971、滑轨972、轴柱973、切刀电机98、输出轴981、第一齿轮991、第二齿轮99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可应用于所有采用色带的打印机上。其可在打印机中的色带放卷与收卷动态变化过程中,使色带始终保持适度的张紧程度,有效提高打印质量。以优选的可自动识别打印数据的线管打号机为例,对本技术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18所示,所述的可自动识别打印数据的线管打号机由机壳10、线管输送组件、线号打印组件、号管切割组件和主控电路构成。一、主控电路除具有控制该线管打号机中其它功能部件的工作外,其内还设有自动识别筛选模块和号码自动编辑模块。1、自动识别筛选模块通常,在线束(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打印头(72)、分别设置在该打印头(72)前后用于色带(78)导向的前导轴和后导轴,所述色带(78)由色带盒(77)的发卷端穿出绕过前导轴、打印头(72)和后导轴的下方再由色带盒(77)的收卷端收置于色带盒(77)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卷端与前导轴之间设有前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81),在所述后导轴与收卷端之间设有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82),前、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中的张紧力传感臂(86)置于设定位置并与对应处的色带(78)相触压接;当该张紧力传感臂(86)受色带(78)松紧程度释放或压迫而偏离所述设定位置上下预设的范围后,该打印机的主控电路控制色带发卷动力放慢发卷速度或加快发卷速度,控制色带收卷动力加快收卷速度或者放慢收卷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打印头(72)、分别设置在该打印头(72)前后用于色带(78)导向的前导轴和后导轴,所述色带(78)由色带盒(77)的发卷端穿出绕过前导轴、打印头(72)和后导轴的下方再由色带盒(77)的收卷端收置于色带盒(77)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卷端与前导轴之间设有前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81),在所述后导轴与收卷端之间设有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82),前、后侧色带张紧检测组件中的张紧力传感臂(86)置于设定位置并与对应处的色带(78)相触压接;当该张紧力传感臂(86)受色带(78)松紧程度释放或压迫而偏离所述设定位置上下预设的范围后,该打印机的主控电路控制色带发卷动力放慢发卷速度或加快发卷速度,控制色带收卷动力加快收卷速度或者放慢收卷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色带张紧检测组件结构相同,其包括传感器和可使该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色带松紧程度的移动件构成,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张紧力传感臂(86)联动并随该张紧力传感臂(86)受色带(78)松紧程度发生的移位方向而远离或接近所述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电位器、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或磁感应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君派伟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