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24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烟雾警报器、压缩气罐、钢索收纳盒,所述背包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通孔与气阀,所述气阀设置于通孔的左侧,所述通孔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扣,所述通孔的上方设有头部防护包,所述固定扣的下方设有检测包,所述烟雾警报器设置于检测包的内侧,所述烟雾警报器的右侧设有蜂鸣器,所述烟雾警报器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左侧设有锂电池,所述钢索收纳盒设置于背包主体的内侧,所述钢索收纳盒的顶端设有散热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提高钢索收放处的散热性,提高钢索与背包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使用安全性。

Portable intelligent escap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智能逃生包
本技术涉及逃生背包
,具体为便携式智能逃生包。
技术介绍
逃生背包主要由钢索与钢索收放器组成,能够让使用者从高楼落下逃生,便携式智能逃生包能够对烟雾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然而现有的逃生背包在使用时,从高处落下时,未使用过的人员会紧张,下落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身体与墙壁碰撞,现有的逃生背包无法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且伸缩在快速下落时,会在钢索收纳盒的出口处快速移动,产生大量热量,热量无法快速散发集聚在钢索与背包连接处,会影响钢索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背包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设计便携式智能逃生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智能逃生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钢索收放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发,影响钢索与背包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烟雾警报器、压缩气罐、钢索收纳盒,所述背包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通孔与气阀,所述气阀设置于通孔的左侧,所述通孔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扣,所述通孔的上方设有头部防护包,且头部防护包通过针线与背包主体缝合,所述固定扣的下方设有检测包,所述烟雾警报器设置于检测包的内侧,所述烟雾警报器的右侧设有蜂鸣器,所述烟雾警报器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左侧设有锂电池,所述钢索收纳盒设置于背包主体的内侧,所述钢索收纳盒的顶端设有散热出口,所述背包主体的后端外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有一号背带,所述背包主体的两侧皆通过针线缝合有二号背带。优选的,所述头部防护包的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气囊,所述背包主体的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的内侧设有压缩气罐,且气阀设置于压缩气罐的前端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压缩气罐的顶端通过导管与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呈“椭圆”结构。优选的,所述钢索收纳盒的四周设有铆钉,铆钉呈环形等距排布,所述钢索收纳盒通过铆钉与背包主体铆合。优选的,所述散热出口包括固定盒、延边、内环、外环、散热孔、扇叶,所述内环通过转轴与固定盒连接,转轴贯穿设置于内环内侧,所述内环与固定盒组成转动结构,所述内环的上表面焊接有扇叶,所述扇叶呈环形等距排布,所述扇叶的两侧皆焊接有支撑杆,所述外环焊接于支撑杆的顶端,所述延边焊接于外环的外表面,所述散热孔贯穿设置于外环的内侧。优选的,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烟雾警报器电连接,所述烟雾警报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智能逃生包,能够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提高钢索收放处的散热性,提高钢索与背包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使用安全性;(1)设置有头部防护包、气阀、气囊、压缩气罐,通过在背包主体前端外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有头部防护包,并在头部防护包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气囊,通过导管将气囊与压缩气罐连通,能够使通过按压气阀打开压缩气罐,能够使压缩气罐通过导管向气囊内侧充气,使气囊膨胀从头部防护包内侧挤出,使用者通过穿戴气囊能够对头部进行防护,进而能够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2)设置有散热出口,通过将钢索穿过散热出口再通过通孔穿出背包主体内侧,当钢索高速收放时会拉动外环转动,通过外环快速转动能够带动内环快速转动,通过内环快速转动能够带动扇叶转动,通过扇叶转动能够产生风,并通过散热孔吹出,散发到钢索上,将钢索快速收放产生的热量加速带走,进而提高钢索收放处的散热性,提高钢索与背包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面气囊收起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面气囊展开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散热出口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背包主体;2、头部防护包;3、通孔;4、钢索;5、固定扣;6、气阀;7、散热出口;71、固定盒;72、延边;73、内环;74、外环;75、散热孔;76、扇叶;8、检测包;9、蜂鸣器;10、烟雾警报器;11、电源开关;12、气囊;13、压缩气罐;14、收纳袋;15、钢索收纳盒;16、锂电池;17、一号背带;18、二号背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1、烟雾警报器10、压缩气罐13、钢索收纳盒15,钢索收纳盒15的四周设有铆钉,铆钉呈环形等距排布,钢索收纳盒15通过铆钉与背包主体1铆合,铆钉起到固定钢索收纳盒15的作用,钢索收纳盒15起到收纳钢索4的作用。钢索收纳盒15的顶端设有散热出口7,散热出口7包括固定盒71、延边72、内环73、外环74、散热孔75、扇叶76,内环73通过转轴与固定盒71连接,转轴贯穿设置于内环73内侧,内环73与固定盒71组成转动结构,内环73的上表面焊接有扇叶76,扇叶76呈环形等距排布,扇叶76的两侧皆焊接有支撑杆,外环74焊接于支撑杆的顶端,延边72焊接于外环74的外表面,散热孔75贯穿设置于外环74的内侧,通过将转轴贯穿内环73与固定盒71连接,能够使内环73可以在固定盒71内转动,内环73起到连接扇叶76与外环74的作用,延边72起到对钢索4进行限位的作用,散热孔75起到散热的作用。背包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通孔3与气阀6,气阀6设置于通孔3的左侧,通孔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钢索4,钢索4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扣5,通孔3的上方设有头部防护包2,且头部防护包2通过针线与背包主体1缝合,头部防护包2的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气囊12,背包主体1的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收纳袋14,收纳袋14的内侧设有压缩气罐13,且气阀6设置于压缩气罐13的前端外表面,压缩气罐13的顶端通过导管与气囊12连通,气囊12呈“椭圆”结构,气阀6起到控制压缩气罐13的气体出口开关的作用,压缩气罐13起到为气囊12供气的作用,气囊12起到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的作用,收纳袋14起到固定压缩气罐13的作用。固定扣5的下方设有检测包8,烟雾警报器10设置于检测包8的内侧,烟雾警报器10的右侧设有蜂鸣器9,烟雾警报器10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11,电源开关11的左侧设有锂电池16,锂电池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电连接,电源开关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烟雾警报器10电连接,烟雾警报器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器9电连接,电源开关11起到控制锂电池16输电开关的作用,烟雾警报器10型号为JTY-GF-TX6190,烟雾警报器10起到探测烟雾的作用,蜂鸣器9型号为SFM-27-I,蜂鸣器9起到警报的作用。钢索收纳盒15设置于背包主体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1)、烟雾警报器(10)、压缩气罐(13)、钢索收纳盒(15),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通孔(3)与气阀(6),所述气阀(6)设置于通孔(3)的左侧,所述通孔(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钢索(4),所述钢索(4)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扣(5),所述通孔(3)的上方设有头部防护包(2),且头部防护包(2)通过针线与背包主体(1)缝合,所述固定扣(5)的下方设有检测包(8),所述烟雾警报器(10)设置于检测包(8)的内侧,所述烟雾警报器(10)的右侧设有蜂鸣器(9),所述烟雾警报器(10)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11),所述电源开关(11)的左侧设有锂电池(16),所述钢索收纳盒(15)设置于背包主体(1)的内侧,所述钢索收纳盒(15)的顶端设有散热出口(7),所述背包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有一号背带(17),所述背包主体(1)的两侧皆通过针线缝合有二号背带(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1)、烟雾警报器(10)、压缩气罐(13)、钢索收纳盒(15),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通孔(3)与气阀(6),所述气阀(6)设置于通孔(3)的左侧,所述通孔(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钢索(4),所述钢索(4)的底端固定有固定扣(5),所述通孔(3)的上方设有头部防护包(2),且头部防护包(2)通过针线与背包主体(1)缝合,所述固定扣(5)的下方设有检测包(8),所述烟雾警报器(10)设置于检测包(8)的内侧,所述烟雾警报器(10)的右侧设有蜂鸣器(9),所述烟雾警报器(10)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11),所述电源开关(11)的左侧设有锂电池(16),所述钢索收纳盒(15)设置于背包主体(1)的内侧,所述钢索收纳盒(15)的顶端设有散热出口(7),所述背包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针线缝合有一号背带(17),所述背包主体(1)的两侧皆通过针线缝合有二号背带(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逃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防护包(2)的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气囊(12),所述背包主体(1)的内侧通过针线缝合有收纳袋(14),所述收纳袋(14)的内侧设有压缩气罐(13),且气阀(6)设置于压缩气罐(13)的前端外表面。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卫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