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18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两组轴承且每组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内壁均固定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均设有第一丝杆,每组所述第一丝杆上端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均套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筒,所述滑筒下端通过布带设有肢体托盘,且所述布带分别与所述肢体托盘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四个角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下端固定设有夹板。有益效果:能够在给患者进行术后换药护理时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并且能够避免污液污染床面,还可调节患者肢体抬高的高度。

A kind of limb nursing device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肢体护理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许多人在手术过后都需要在医院休养一段时间,这样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术后情况和术后护理,如果术后不换药处理,很可能会让治疗效果降低,更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但是对病人的肢体换药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医护人员将病人的肢体抬起,或者将病人的肢体搭靠在临时垫起的物品上,即使经过这样的处理,在为病人进行肢体的底部皮肤换药时也会有很多的麻烦,不仅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容易污染床面,甚至造成换药质量的降低,影响病人的正常康复,另外患肢抬起高度不方便调节,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两组轴承且每组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内壁均固定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均设有第一丝杆,每组所述第一丝杆上端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均套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筒,所述滑筒下端通过布带设有肢体托盘,且所述布带分别与所述肢体托盘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四个角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下端固定设有夹板,且所述夹板与所述底板分别设置在床板的上、下两面,所述第二丝杆上端外壁均匹配设有紧固螺母,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魔术贴固定设有吸水布垫。进一步的,所述滑筒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匹配设有紧固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肢体托盘上表面固定设有海绵软垫。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废物收集箱和护理用具存放箱。进一步的,所述穿孔上均固定设限位套,且所述第二丝杆贯穿所述限位套。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固定设有防滑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轴承、螺纹筒、第一丝杆、滑杆、滑筒、肢体托盘、第二丝杆、紧固螺母和夹板,能够在给患者进行术后换药护理时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并且能够避免污液污染床面,还可调节患者肢体抬高的高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孔和紧固螺栓,能够将滑筒固定在滑杆上,避免在换药过程中滑筒发生移动。(3)、本技术通过设置海绵软垫,能够增加患者肢体位于肢体托盘处的舒适度。(4)、本技术通过设置废物收集箱和护理用具存放箱,能够便于废物的临时处理和拿取护理工具。(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套,能够避免第二丝杆发生倾斜导致的固定不牢。(6)、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滑橡胶,能够增加螺纹筒外壁的防滑性能,便于转动螺纹筒调节高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底板;2、轴承;3、螺纹筒;4、第一丝杆;5、滑杆;6、滑筒;7、布带;8、肢体托盘;9、穿孔;10、第二丝杆;11、夹板;12、床板;13、紧固螺母;14、吸水布垫;15、螺纹孔;16、紧固螺栓;17、海绵软垫;18、废物收集箱;19、护理用具存放箱;20、限位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两组轴承2且每组轴承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2内壁均固定设有螺纹筒3,所述螺纹筒3内均设有第一丝杆4,每组所述第一丝杆4上端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5,所述滑杆5外壁均套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筒6,所述滑筒6下端通过布带7设有肢体托盘8,且所述布带7分别与所述肢体托盘8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四个角均开设有穿孔9,所述穿孔9内设有第二丝杆10,所述第二丝杆10下端固定设有夹板11,且所述夹板11与所述底板1分别设置在床板12的上、下两面,所述第二丝杆10上端外壁均匹配设有紧固螺母13,所述底板1上表面通过魔术贴固定设有吸水布垫14。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能够在给患者进行术后换药护理时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并且能够避免污液污染床面,还可调节患者肢体抬高的高度。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2,对于滑筒6来说,所述滑筒6上端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螺纹孔15内匹配设有紧固螺栓16;对于肢体托盘8来说,所述肢体托盘8上表面固定设有海绵软垫17。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紧固螺栓16能够将滑筒6固定在滑杆5上,避免在换药过程中滑筒6发生移动,海绵软垫17能够增加患者肢体位于肢体托盘8处的舒适度。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和3,对于底板1来说,所述底板1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废物收集箱18和护理用具存放箱19;对于穿孔9来说,所述穿孔9上均固定设限位套20,且所述第二丝杆10贯穿所述限位套20;对于螺纹筒3来说,所述螺纹筒3的外壁固定设有防滑橡胶。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设置废物收集箱18和护理用具存放箱19能够便于废物的临时处理和拿取护理工具,限位套20能够避免第二丝杆10发生倾斜导致的固定不牢,防滑橡胶能够增加螺纹筒3外壁的防滑性能,便于转动螺纹筒3调节高度。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板1、轴承2、螺纹筒3、第一丝杆4、滑杆5、滑筒6、肢体托盘8、第二丝杆10、紧固螺母13和夹板11,底板1的宽度略大于床板12的宽度,将底板1放在床板12上,然后从下方将四根第二丝杆10依次穿进穿孔9内并用紧固螺母13进行固定,让夹板11和底板1仅仅的夹住床板12,增加底板1的稳定性,然后将患者的患肢放置在肢体托盘8上,并通过转动螺纹筒3进行调节肢体抬高的高度,能够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底板1上面固定有魔术贴公贴,吸水布垫14下面固定有魔术贴母贴,将吸水布垫14通过魔术贴粘在底板上,能够吸收污液,避免污液污染床面,并且能够拆卸更换清洗,紧固螺栓16能够将滑筒6固定在滑杆5上,避免在换药过程中滑筒6发生移动,海绵软垫17能够增加患者肢体位于肢体托盘8处的舒适度,设置废物收集箱18和护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两组轴承(2)且每组轴承(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2)内壁均固定设有螺纹筒(3),所述螺纹筒(3)内均设有第一丝杆(4),每组所述第一丝杆(4)上端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5),所述滑杆(5)外壁均套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筒(6),所述滑筒(6)下端通过布带(7)设有肢体托盘(8),所述底板(1)的四个角均开设有穿孔(9),所述穿孔(9)内设有第二丝杆(10),所述第二丝杆(10)下端固定设有夹板(11),且所述夹板(11)与所述底板(1)分别设置在床板(12)的上、下两面,所述第二丝杆(10)上端外壁均匹配设有紧固螺母(13),所述底板(1)上表面通过魔术贴固定设有吸水布垫(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两组轴承(2)且每组轴承(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轴承(2)内壁均固定设有螺纹筒(3),所述螺纹筒(3)内均设有第一丝杆(4),每组所述第一丝杆(4)上端之间均固定设有滑杆(5),所述滑杆(5)外壁均套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筒(6),所述滑筒(6)下端通过布带(7)设有肢体托盘(8),所述底板(1)的四个角均开设有穿孔(9),所述穿孔(9)内设有第二丝杆(10),所述第二丝杆(10)下端固定设有夹板(11),且所述夹板(11)与所述底板(1)分别设置在床板(12)的上、下两面,所述第二丝杆(10)上端外壁均匹配设有紧固螺母(13),所述底板(1)上表面通过魔术贴固定设有吸水布垫(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