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守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地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10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地刮器,通过左弧形弯头、刮条和右弧形弯头将胶条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在刮水时可以有效将水聚拢在胶条的前方,使污水不会自胶条的两端流出,提高新型地刮器的刮地效率,通过拖地条和拖地棉可以在地面存在不易刮去的污渍时,使用拖地棉将污渍浸水松动,然后通过胶条刮净地面,从而提高新型地刮器的功能性,通过前固定螺钉和后固定螺钉可以方便拆卸换装刮条和拖地条;包括刮条、胶条、前固定螺丝、前固定板、前固定连接件、安装座和把手底杆;还包括左弧形弯头、右弧形弯头、拖地棉、拖地条、后固定板、后固定螺丝、后固定连接件、两组前固定螺钉和两组后固定螺钉。

A new type of ground scr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刮器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地刮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地刮器是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地面污水或灰尘进行清理,使地面保持清洁的辅助装置,其在日常生活用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地刮器包括刮条、胶条、安装座和把手底杆;现有的地刮器使用时胶条的底端与底面接触,拖动地刮器将污水或灰尘清理干净;现有的地刮器使用中发现,刮条的是固定直板,在拖动地刮器清理污水时,污水会从地刮器两端流出,导致清理效率低、效果差,而且现有的地刮器只可以刮地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聚拢污水效果较好,具有拖地和刮地两种功能的新型地刮器。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包括刮条、胶条、前固定螺丝、前固定板、前固定连接件、安装座和把手底杆,刮条的顶端与前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板的顶端与前固定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连接件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的顶端与把手底端固定连接,刮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胶条的顶端自刮条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一条形凹槽内,前固定螺丝的后端自刮条的前端向后依次穿过刮条和胶条至刮条的后端并与螺母连接;还包括左弧形弯头、右弧形弯头、拖地棉、拖地条、后固定板、后固定螺丝、后固定连接件、两组前固定螺钉和两组后固定螺钉,左弧形弯头固定设置于刮条的左端,右弧形弯头固定设置于刮条的右端,通过左弧形弯头、刮条和右弧形弯头将胶条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拖地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拖地棉的顶端自拖地条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二条形凹槽内,后固定螺丝的前端自拖地条的后端向前依次穿过拖地条和拖地棉至拖地条的前端并与螺母连接,拖地条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螺纹孔,后固定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圆形孔,两组后固定螺钉的底端分别自后固定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一圆形孔和两组第一螺纹孔,拖地条的顶端与后固定板的底端拖过两组后固定螺钉固定连接,后固定板的顶端与后固定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后固定连接件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后固定连接件与前固定连接件的夹角为钝角,前固定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于一组第二圆形孔,刮条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二螺纹孔,两组前固定螺钉的底端分别自前固定板的顶端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二圆形孔和两组第二螺纹孔。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下连接头、上连接头、定位螺钉和定位螺母,下连接头的底端与安装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上连接头的底端设置有下凹槽,下连接头的顶端自上连接头的底端向上插入下凹槽内,上连接头的底端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三圆形孔,下连接头的顶端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四圆形孔,定位螺钉的后端自上连接头的前端向后依次穿过第三圆形孔和第四圆形孔至上连接头的后方并与定位螺母固定连接,上连接头的顶端与把手底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把手顶杆和固定套,固定套可转动设置于把手顶杆的底端,把手底杆的顶端自固定套的底端向上穿过固定套插入把手顶杆内。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防滑凹槽,所受防滑凹槽均匀设置于固定套的外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固定设置于定位螺钉的前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稳固件,稳固件固定设置于下连接头的底端左侧和右侧。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悬挂套,悬挂套的底端与把手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还包括固定齿,固定齿设置于刮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新型地刮器清理地面时,通过左弧形弯头、刮条和右弧形弯头将胶条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在刮水时可以有效将水聚拢在胶条的前方,使污水不会自胶条的两端流出,提高新型地刮器的刮地效率,通过拖地条和拖地棉可以在地面存在不易刮去的污渍时,使用拖地棉将污渍浸水松动,然后通过胶条刮净地面,从而提高新型地刮器的功能性,通过前固定螺钉和后固定螺钉可以方便拆卸换装刮条和拖地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刮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体倒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标记A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标记B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刮条;2、胶条;3、前固定螺丝;4、前固定板;5、前固定连接件;6、安装座;7、把手底杆;8、左弧形弯头;9、右弧形弯头;10、拖地棉;11、拖地条;12、后固定板;13、后固定螺丝;14、后固定连接件;15、前固定螺钉;16、后固定螺钉;17、下连接头;18、上连接头;19、定位螺钉;20、定位螺母;21、把手顶杆;22、固定套;23、防滑凹槽;24、旋转把手;25、稳固件;26、悬挂套;27、固定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地刮器,包括刮条1、胶条2、前固定螺丝3、前固定板4、前固定连接件5、安装座6和把手底杆7,刮条1的顶端与前固定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板4的顶端与前固定连接件5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连接件5的顶端与安装座6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6的顶端与把手底端固定连接,刮条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胶条2的顶端自刮条1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一条形凹槽内,前固定螺丝3的后端自刮条1的前端向后依次穿过刮条1和胶条2至刮条1的后端并与螺母连接;还包括左弧形弯头8、右弧形弯头9、拖地棉10、拖地条11、后固定板12、后固定螺丝13、后固定连接件14、两组前固定螺钉15和两组后固定螺钉16,左弧形弯头8固定设置于刮条1的左端,右弧形弯头9固定设置于刮条1的右端,通过左弧形弯头8、刮条1和右弧形弯头9将胶条2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拖地条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拖地棉10的顶端自拖地条11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二条形凹槽内,后固定螺丝13的前端自拖地条11的后端向前依次穿过拖地条11和拖地棉10至拖地条11的前端并与螺母连接,拖地条1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螺纹孔,后固定板1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圆形孔,两组后固定螺钉16的底端分别自后固定板1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一圆形孔和两组第一螺纹孔,拖地条11的顶端与后固定板12的底端拖过两组后固定螺钉16固定连接,后固定板12的顶端与后固定连接件14的底端固定连接,后固定连接件14的顶端与安装座6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后固定连接件14与前固定连接件5的夹角为钝角,前固定板4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于一组第二圆形孔,刮条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二螺纹孔,两组前固定螺钉15的底端分别自前固定板4的顶端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二圆形孔和两组第二螺纹孔;在使用新型地刮器清理地面时,通过左弧形弯头、刮条和右弧形弯头将胶条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在刮水时可以有效将水聚拢在胶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刮器,包括刮条(1)、胶条(2)、前固定螺丝(3)、前固定板(4)、前固定连接件(5)、安装座(6)和把手底杆(7),刮条(1)的顶端与前固定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板(4)的顶端与前固定连接件(5)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连接件(5)的顶端与安装座(6)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6)的顶端与把手底端固定连接,刮条(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胶条(2)的顶端自刮条(1)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一条形凹槽内,前固定螺丝(3)的后端自刮条(1)的前端向后依次穿过刮条(1)和胶条(2)至刮条(1)的后端并与螺母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弧形弯头(8)、右弧形弯头(9)、拖地棉(10)、拖地条(11)、后固定板(12)、后固定螺丝(13)、后固定连接件(14)、两组前固定螺钉(15)和两组后固定螺钉(16),所述左弧形弯头(8)固定设置于刮条(1)的左端,所述右弧形弯头(9)固定设置于刮条(1)的右端,通过左弧形弯头(8)、刮条(1)和右弧形弯头(9)将胶条(2)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所述拖地条(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拖地棉(10)的顶端自拖地条(11)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二条形凹槽内,所述后固定螺丝(13)的前端自拖地条(11)的后端向前依次穿过拖地条(11)和拖地棉(10)至拖地条(11)的前端并与螺母连接,所述拖地条(1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螺纹孔,所述后固定板(1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圆形孔,所述两组后固定螺钉(16)的底端分别自后固定板(1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一圆形孔和两组第一螺纹孔,所述拖地条(11)的顶端与后固定板(12)的底端拖过两组后固定螺钉(16)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板(12)的顶端与后固定连接件(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连接件(14)的顶端与安装座(6)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连接件(14)与前固定连接件(5)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前固定板(4)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于一组第二圆形孔,所述刮条(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二螺纹孔,所述两组前固定螺钉(15)的底端分别自前固定板(4)的顶端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二圆形孔和两组第二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刮器,包括刮条(1)、胶条(2)、前固定螺丝(3)、前固定板(4)、前固定连接件(5)、安装座(6)和把手底杆(7),刮条(1)的顶端与前固定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板(4)的顶端与前固定连接件(5)的底端固定连接,前固定连接件(5)的顶端与安装座(6)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6)的顶端与把手底端固定连接,刮条(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胶条(2)的顶端自刮条(1)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一条形凹槽内,前固定螺丝(3)的后端自刮条(1)的前端向后依次穿过刮条(1)和胶条(2)至刮条(1)的后端并与螺母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弧形弯头(8)、右弧形弯头(9)、拖地棉(10)、拖地条(11)、后固定板(12)、后固定螺丝(13)、后固定连接件(14)、两组前固定螺钉(15)和两组后固定螺钉(16),所述左弧形弯头(8)固定设置于刮条(1)的左端,所述右弧形弯头(9)固定设置于刮条(1)的右端,通过左弧形弯头(8)、刮条(1)和右弧形弯头(9)将胶条(2)的左端和右端弯曲形成U形,所述拖地条(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拖地棉(10)的顶端自拖地条(11)的底端向上插入第二条形凹槽内,所述后固定螺丝(13)的前端自拖地条(11)的后端向前依次穿过拖地条(11)和拖地棉(10)至拖地条(11)的前端并与螺母连接,所述拖地条(1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螺纹孔,所述后固定板(1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圆形孔,所述两组后固定螺钉(16)的底端分别自后固定板(1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向下依次穿过两组第一圆形孔和两组第一螺纹孔,所述拖地条(11)的顶端与后固定板(12)的底端拖过两组后固定螺钉(16)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板(12)的顶端与后固定连接件(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连接件(14)的顶端与安装座(6)的底端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连接件(14)与前固定连接件(5)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前固定板(4)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于一组第二圆形孔,所述刮条(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守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