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其包括:插接孔、插接杆、驱动件以及复位组件,多个所述插接孔竖向均匀间隔开设于立柱朝向放置板的一侧;插接杆与立柱一一对应,插接杆水平滑动连接于放置板中并与立柱相垂直,插接杆的一端近插接孔,插接杆的另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多个插接杆的圆弧端相互抵接并形成缺口;驱动件插入缺口挤压插接杆,驱使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中;复位组件设于放置板中,驱动件从缺口处拨出时,复位组件驱动多个插接杆恢复至圆弧端相互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于绿植生长的效果。

A shelf for interior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通常采用放置架将一些生活用品进行放置,例如书籍、工具以及盆栽等。盆栽植物大多数以绿色为主,绿色往往向往着健康,让人身心愉悦,带给家庭和睦的氛围,盆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净化空气,多用于办公室以及家庭之中。现有技术中,放置架由至少三根立柱和至少两块上下平行的放置板组成,放置板平行设置且安装在立柱上;使用时,将盆栽放置在放置板上即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放置板的位置固定,而对于大多数盆栽来说,盆栽中的绿植始终处于生长的状态;当盆栽放置在相邻两块放置板中处于下方的一块放置板上时,盆栽中的绿植生长至盆栽的高度大于该相邻两块放置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因为放置板的高度一定,所以会对盆栽中绿植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利于绿植生长的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包括至少三根立柱、至少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放置板、插接孔、插接杆、驱动件以及复位组件,多个所述插接孔竖向均匀间隔开设于立柱朝向放置板的一侧;插接杆与立柱一一对应,插接杆水平滑动连接于放置板中并与立柱相垂直,插接杆的一端近插接孔,插接杆的另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多个插接杆的圆弧端相互抵接并形成缺口;驱动件插入缺口挤压插接杆,驱使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中;复位组件设于放置板中,驱动件从缺口处拨出时,复位组件驱动多个插接杆恢复至圆弧端相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盆栽中的绿植生长至盆栽的高度大于该相邻两块放置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时,需要根据盆栽中的绿植的生长状况将两块放置板中的任一放置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首先,将待调整放置板上的盆栽取下;其次,将驱动件从缺口处拨出时,复位组件驱动多个插接杆恢复至圆弧端相互抵接;最后,将放置板移动至所需移动位置处,并将放置板的插接杆逐一对准立柱上的插接孔,再将驱动件插入缺口挤压插接杆,驱使插接杆活动插接于插接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利于绿植生长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插接杆的圆弧端设置为内凹形圆弧缺口,驱动件设置为圆柱杆,驱动件的直径为内凹形圆弧缺口直径的3至5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驱动件的插接;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插接杆与插接孔相插接时的插接强度得到保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圆柱杆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圆锥底面一侧与圆柱杆相连,且圆锥底面的直径相等于驱动件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驱动件插入插接杆圆弧端所形成的圆柱缺口中;另一方面为驱动件插入缺口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滑块、滑槽以及弹性件;滑块设于插接杆一侧,滑块滑动装配于放置板中,且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插接杆的滑动方向一致,放置板上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弹性件一端固设于滑块朝向立柱的一侧,弹性件的另一端固设于滑槽内壁近立柱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插入缺口中驱动插接杆插接在插接孔中时,滑块沿滑槽背向驱动件滑动,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插接杆插接在插接孔中时,弹性件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将驱动件进行夹持固定;当驱动件从插接杆之间的缺口处拔出时,弹性件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驱使滑块在滑槽中背向立柱滑动,进而驱动多个插接杆恢复相互抵接的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还包括承载板;承载板水平滑动装配于立柱上,并位于插接孔的正下方;承载板上表面的两侧相对设置有限位台;向一立柱朝向另一立柱的方向推动承载板,放置板放于承载板上时,插接杆对准插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板改变在立柱上的固定位置时,将放置板将要固定位置下方的承载板向一立柱朝向另一立柱的方向推动,然后将放置板放置在承载板上,进而便于将驱动件插入插接杆所形成的缺口处;同时承载板可以用于防止对盆栽尽心洒水的喷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载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铰接于立柱上;放置板使用时,转动支撑板驱使支撑板远离立柱的一端抵接于放置板下表面处,并将支撑板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板固定时,通过支撑板对放置板进行支撑,提高放置板使用时的固定强度;固定件用于对支撑板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设置为螺栓,螺栓穿过支撑板螺纹连接于立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件使用时,首先将螺栓穿过支撑板,之后旋拧螺栓,使得螺栓旋进立柱中,实现对支撑板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螺栓使用时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撑板进行固定的同时,提高固定件对支撑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放置板的支撑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盆栽中的绿植生长至盆栽的高度大于该相邻两块放置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时,需要根据盆栽中的绿植的生长状况将两块放置板中的任一放置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首先,将待调整放置板上的盆栽取下;其次,将驱动件从缺口处拨出时,复位组件驱动多个插接杆恢复至圆弧端相互抵接;最后,将放置板移动至所需移动位置处,并将放置板的插接杆逐一对准立柱上的插接孔,再将驱动件插入缺口挤压插接杆,驱使插接杆活动插接于插接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利于绿植生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放置板固定时,驱动件与插接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立柱;11、插接孔;2、放置板;21、插接杆;211、内凹形圆弧缺口;212、圆锥;3、驱动件;4、复位组件;41、滑块;42、滑槽;43、弹性件;5、承载板;51、限位台;6、支撑板;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包括:立柱1、放置板2、插接孔11、插接杆21、驱动件3以及复位组件4。立柱1呈矩形体状,共三根,三根立柱1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放置板2呈圆盘形,放置板2共四个,四个放置板2由上至下平行间隔设置,放置板2的外壁与立柱1相水平抵接;立柱1朝向放置板2的一侧由上至下均匀间隔开设有十六个插接孔11;插接杆21在数量上与立柱1一一对应,插接杆21水平滑动装配在放置板2中,插接杆21的一端近插接孔11,插接杆21的另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多个插接杆21的圆弧端相抵接并形成缺口,插接杆21相互抵接的一端的水平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驱动件3插入缺口对插接杆21的圆弧端进行挤压,进而驱动插接杆21在放置板2中滑动,直至插接杆21远离圆弧端的一侧插接在插接孔11中;复位组件4安装在放置板2中,当驱动件3从插接杆21所形成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包括至少三根立柱(1)以及至少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孔(11)、插接杆(21)、驱动件(3)以及复位组件(4),多个所述插接孔(11)竖向均匀间隔开设于立柱(1)朝向放置板(2)的一侧;插接杆(21)与立柱(1)一一对应,插接杆(21)水平滑动连接于放置板(2)中并与立柱(1)相垂直,插接杆(21)的一端近插接孔(11),插接杆(21)的另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多个插接杆(21)的圆弧端相互抵接并形成缺口;驱动件(3)插入缺口挤压插接杆(21),驱使插接杆(21)插接于插接孔(11)中;复位组件(4)设于放置板(2)中,驱动件(3)从缺口处拨出时,复位组件(4)驱动多个插接杆(21)恢复至圆弧端相互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包括至少三根立柱(1)以及至少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放置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孔(11)、插接杆(21)、驱动件(3)以及复位组件(4),多个所述插接孔(11)竖向均匀间隔开设于立柱(1)朝向放置板(2)的一侧;插接杆(21)与立柱(1)一一对应,插接杆(21)水平滑动连接于放置板(2)中并与立柱(1)相垂直,插接杆(21)的一端近插接孔(11),插接杆(21)的另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多个插接杆(21)的圆弧端相互抵接并形成缺口;驱动件(3)插入缺口挤压插接杆(21),驱使插接杆(21)插接于插接孔(11)中;复位组件(4)设于放置板(2)中,驱动件(3)从缺口处拨出时,复位组件(4)驱动多个插接杆(21)恢复至圆弧端相互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插接杆(21)的圆弧端设置为内凹形圆弧缺口(211),驱动件(3)设置为圆柱杆,驱动件(3)的直径为内凹形圆弧缺口(211)直径的3至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圆柱杆的一端设置有圆锥(212),圆锥(212)底面一侧与圆柱杆相连,且圆锥(212)底面的直径相等于驱动件(3)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设计用物品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滑块(41)、滑槽(42)以及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亦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