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2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该柜体中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柜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消毒餐具的置物架,该置物架能在柜体内腔中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置物架能在柜体内腔中旋转,这样待消毒餐具可随置物架旋转,通过旋转使得紫外线能逐一照射待消毒餐具并照射至待消毒餐具的各处,从而能有效避免消毒死角,并且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能使水与待消毒餐具的表面脱离,从而有利于待消毒餐具快速干燥,同时进一步促进消毒效果。此外,实现置物架的旋转无需复杂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柜
本技术涉及消毒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菌效率高的消毒柜。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消毒柜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和臭氧进行消毒灭菌,其中紫外线照射的消毒柜的内壁上一般安装有紫外线灯,通过紫外线灯发射的紫外线对物品进行照射消毒。紫外线消毒柜利用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照射,以损坏其机体内DNA的结构,杀死细菌或损失繁衍性能,其中DNA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吸收最强,紫外线的灭菌作用与其照射强度和总的照射量有关,一般可达杀灭率≥99%。传统的消毒柜中,工作状态下,紫外线灯和待消毒的物品均处于静止状态,紫外线对餐具的照射存在阴影面,从而存在杀菌死角,继而影响消毒效果。为此,通过让紫外线灯旋转的方式来使其能更加全方面的照射待消毒的物品,如专利号为ZL200510092978.6(授权公告号为CN191934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箱体、门体、设置在箱体内的隔物架、控制电路,在箱体的顶部设有一个可旋转的、用于设置紫外线灯管的旋转灯架。该专利通过紫外线灯旋转解决了消毒死角的问题,但是通过紫外线灯旋转来解决紫外线照射死角的问题会引发以下情况:紫外线灯在旋转过程中容易造成连接灯管上的导线缠绕,从而会对消毒柜工作性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设置有可旋转紫外线灯的消毒柜对其内部结构设计要求较高,设计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杀菌效率高的消毒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该柜体中设置有紫外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消毒餐具的置物架,该置物架能在柜体内腔中旋转。为增加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从而增强消毒效果,所述置物架包括竖向设置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上置物盘,该置物盘的外周缘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能反射紫外线的反光扇板。反光扇板在随置物架旋转过程中能同时反射紫外线,从而增加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此外,反光扇板在随置物架旋转过程中可产生风场,通过风场进一步促进待消毒餐具的干燥,从而再进一步促进消毒效果。为使反光扇板在随置物架旋转过程中能更好地产生风场,所述反光扇板沿置物盘的径向设置。为方便在置物架上放置待消毒餐具,同时能使待消毒餐具稳定地设置在置物架上,避免其在置物架旋转过程中掉落,所述置物盘至少为两个,其各置物盘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旋转轴上,至少其中一个置物盘上设置有用于倒扣杯子的杯架,和/或设置有用于竖向插放筷子的筷笼,和/或开设有用于竖向插放碗碟的插口。作为优选,所述筷笼均为由板体在置物盘的顶面上围成的闭合方型框,并且与置物盘为一体件,筷笼的侧壁及对应的置物盘的盘面上均布设有第一漏水孔,以便于筷子上的水滴甩出或滴落。作为优选,所述杯架均呈门型,且杯架顶端的两处转角为倒角。不仅方便杯子的倒扣,而且避免旋转过程中杯架尖角碰碎杯子。作为优选,所述插口设置在最下方的置物盘上,且该插口沿周向间隔均设在该置物盘的外侧的盘面上,而该置物盘的中部布设有第二漏水孔。插口的设计不仅能避免碗碟在旋转过程中从置物盘上掉落,而且有利于碗碟上的水滴从插口中滴落,从而加快碗碟的干燥,第二漏水孔利于由上部的置物盘滴至下部的置物盘上的水滴能通过该第二漏水孔滴落。为进一步增加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所述柜体的内底板的内表面能反射紫外线,且该内底板的形状呈四周高中部低,上述旋转轴安装在内底板的中部,且该内底板中部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这样从待消毒餐具上滴落的水滴汇聚在内底板的中部,加热装置对内底板上的积水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置物架能在柜体内腔中旋转,这样待消毒餐具可随置物架旋转,通过旋转使得紫外线能逐一照射待消毒餐具并照射至待消毒餐具的各处,从而能有效避免消毒死角,并且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能使水与待消毒餐具的表面脱离,从而有利于待消毒餐具快速干燥,同时进一步促进消毒效果。此外,实现置物架的旋转无需复杂的结构设计,使得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消毒柜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中置物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1和转动设置在柜体1的开口上的门体2,该柜体1的背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紫外线灯5,而柜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置物架3,该置物架3能在消毒柜中旋转。这样将待消毒餐具放置在置物架3时,消毒餐具可随置物架3旋转,通过旋转使得紫外线能逐一照射待消毒餐具并照射至待消毒餐具的各处,从而能有效避免消毒死角,并且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能使水与待消毒餐具的表面脱离,从而有利于待消毒餐具快速干燥,同时进一步促进消毒效果。进一步,上述置物架3包括竖向设置的旋转轴31,该旋转轴31的下端穿出柜体1的底部伸入设置在柜体1底部的安装盒10中,该安装盒10中设置有旋转电机391、旋转主动齿轮392以及旋转从动齿轮393,并且该旋转主动齿轮392与旋转从动齿轮393啮合,而旋转从动齿轮393固定在旋转轴31的下端,这样通过旋转电机391能驱动旋转轴31在柜体1中旋转。上述置物架3上设置有置物盘32,本实施例中该置物盘32为两个,各置物盘32均呈圆板状,两个置物盘32上下间隔的设置在旋转轴31上,并且旋转轴31分别穿过各置物盘32的中心处。这样当旋转轴31旋转时两个置物盘32能同步旋转。位于上部的置物盘3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杯子的杯架34和用于竖向插放筷子的筷笼33。本实施例中,上述筷笼33为两个并设置在该置物盘32的一侧,各筷笼33均为由板体在置物盘32的顶面上围成的闭合方型框,并且与置物盘32为一体件,筷笼33的侧壁及对应的置物盘32的盘面上均布设有第一漏水孔331,以便于筷子上的水滴甩出或滴落。杯架34为六个并沿周向间隔均设在置物盘32的顶面的另一侧,各杯架34均与置物盘32为一体件,并且本实施例中,各杯架34均呈门型,且其上端的两处转角均呈倒角处理,以避免旋转过程中杯架尖角碰碎杯子。位于下部的置物盘32上沿其外侧的盘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用于插设碗碟的上述插口35,插口35的设计不仅能避免碗碟在旋转过程中从置物盘32上掉落,而且有利于碗碟上的水滴从插口35中滴落,从而加快碗碟的干燥。此外,位于下部的置物盘32的中部布设有第二漏水孔38,从而利于由上部的置物盘32滴至下部的置物盘32上的水滴能通过该第二漏水孔38滴落。上述置物架3上滴落的水滴会汇聚与柜体1的内底板11上,为使汇聚在内底板11上的水滴能快速蒸发,从而避免潮湿的柜体1内腔环境对餐具造成二次污染,进一步改善消毒柜的消毒效果,本实施例中,内底板11的形状呈四周高中部低状,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1),该柜体(1)中设置有紫外线灯(5),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消毒餐具的置物架(3),该置物架(3)能在柜体(1)内腔中旋转,所述置物架(3)包括竖向设置的旋转轴(31)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31)上置物盘(32),该置物盘(32)的外周缘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能反射紫外线的反光扇板(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1),该柜体(1)中设置有紫外线灯(5),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消毒餐具的置物架(3),该置物架(3)能在柜体(1)内腔中旋转,所述置物架(3)包括竖向设置的旋转轴(31)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31)上置物盘(32),该置物盘(32)的外周缘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能反射紫外线的反光扇板(3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扇板(36)沿置物盘(32)的径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32)至少为两个,各置物盘(32)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旋转轴(31)上,至少其中一个置物盘(3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杯子的杯架(34),和/或设置有用于放置筷子的筷笼(33),和/或开设有用于竖向插放碗碟的插口(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