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0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桌面组件、可调组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一致,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杆以及竖直杆,所述桌面组件垂直与两个竖直杆连接,所述可调组件设置四个,且位于两个水平杆两端,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所述水平杆采用钣金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可调组件包括底座、支撑脚、旋转轴以及旋钮,所述底座设置于水平杆内部,其内部设置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圆孔部以及方孔部,所述旋钮依次穿过水平杆上端面、圆孔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下方设置外螺纹,支撑脚包括支撑杆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A convenient and stable lift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
本技术涉及升降桌的
,特别是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人们办公和学习,人们在办公和学习是会使用到办公桌,在长期的办公和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引发颈椎病,而正确坐姿可以有效防止颈椎病的发生。现有的办公桌为了可以适合不同体型的用户,设计出手摇和电动调节高度的办公桌。而手摇升降办公桌为了控制方便,控制装置大多设计在两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办公桌靠墙或者紧靠摆放多张办公桌时,侧面的摇柄使用起来便会很不方便,而且摇柄在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长期使用很容易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摇臂变形,使得传动装置损坏,而传统的电动调节高度的办公桌结构固定,一般将电机的保护壳直接通过多个螺栓锁紧于支架上,不便于后续的维护与维修。再者,现有的桌子摆放时由于地面不平可能存在晃动,而目前大多在支架下方设置一通过螺纹调节的支撑脚,当需要调节时及其不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桌面组件、可调组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一致,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杆以及竖直杆,所述桌面组件垂直与两个竖直杆连接,所述可调组件设置四个,且位于两个水平杆两端,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所述水平杆采用钣金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可调组件包括底座、支撑脚、旋转轴以及旋钮,所述底座设置于水平杆内部,其内部设置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圆孔部以及方孔部,所述旋钮依次穿过水平杆上端面、圆孔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下方设置外螺纹,所述支撑脚包括与方孔部配合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转旋钮,带动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外螺纹与支撑脚内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支撑脚沿着方形部内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杆与旋转轴之间还设置一第一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桌面组件包括外框架、玻璃桌面,所述外框架内侧四个角落设置用于放置玻璃桌面的支架脚。进一步的,所述桌面组件还包括一可拉出抽屉,所述抽屉设置于玻璃桌面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均设置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连接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连接组件上,其输出端连接第二支架内的升降机构,驱动第二支架内的升降机构,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第一支架内的升降机构实现升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横杆以及一呈L型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固定设置于桌面组件下方,所述横杆一端连接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支架板,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架板上,且远离横杆一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护驱动装置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通过一快拆装置与支架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快拆装置包括固定座、活动杆、压杆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座设置一凹槽,所述活动杆设置于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活动杆,另一端连接于凹槽底部,所述支架板与保护壳分别设置有与凹槽开口对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活动杆在第二弹簧弹性势能下穿过第一通孔且伸入第二通孔内,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斜槽,所述压杆与活动杆垂直设置,且与斜槽对应设置,下压压杆,在斜槽的作用下,活动杆可退出第二通孔,实现保护壳的拆卸。进一步的,所述快拆装置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底部与压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杆末端均为半球状。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与支架板之间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架板上的滑槽以及设置于保护壳上与滑槽配合的滑台。本技术的升降桌通过在水平杆两端设置可调组件,通过旋钮与支撑杆的配合,旋转旋钮,支撑脚可在方孔部内向上回收或者向下伸出,即可调节升降桌的水平,防止晃动,而且旋钮位于水平杆上方,便于调节,而且在支撑杆与旋转轴之间还设置第一弹簧,可大大提高支撑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可调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快拆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第一支架,11-竖直杆,12-水平杆,20-第二支架,30-桌面组件,31-外框架,32-玻璃桌面,33-抽屉,40-可调组件,41-底座,411-圆孔部,412-方孔部,42-旋转轴,43-旋钮,44-支撑脚,441-支撑杆,442-支撑座,45-第一弹簧,50-驱动装置,60-升降机构,70-连接组件,71-横杆,72-支架板,721-第一通孔,722-滑槽,80-保护壳,81-第二通孔,82-避让位,83-滑台,90-快拆装置,91-固定座,911-凹槽,92-活动杆,93-压杆,94-第二弹簧,95-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桌面组件30、可调组件40以及升降装置,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结构一致,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杆12以及竖直杆11,桌面组件30垂直与两个竖直杆11连接,可调组件40设置四个,且位于两个水平杆12两端,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内。水平杆12采用钣金结构,内部中空,可调组件40包括底座41、支撑脚44、旋转轴42以及旋钮43,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桌面组件、可调组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一致,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杆以及竖直杆,所述桌面组件垂直与两个竖直杆连接,所述可调组件设置四个,且位于两个水平杆两端,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n所述水平杆采用钣金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可调组件包括底座、支撑脚、旋转轴以及旋钮,所述底座设置于水平杆内部,其内部设置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圆孔部以及方孔部,所述旋钮依次穿过水平杆上端面、圆孔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下方设置外螺纹,所述支撑脚包括与方孔部配合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转旋钮,带动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外螺纹与支撑脚内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支撑脚沿着方形部内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杆与旋转轴之间还设置一第一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桌面组件、可调组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一致,均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杆以及竖直杆,所述桌面组件垂直与两个竖直杆连接,所述可调组件设置四个,且位于两个水平杆两端,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
所述水平杆采用钣金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可调组件包括底座、支撑脚、旋转轴以及旋钮,所述底座设置于水平杆内部,其内部设置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圆孔部以及方孔部,所述旋钮依次穿过水平杆上端面、圆孔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下方设置外螺纹,所述支撑脚包括与方孔部配合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上端面设置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转旋钮,带动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外螺纹与支撑脚内螺纹配合从而带动支撑脚沿着方形部内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杆与旋转轴之间还设置一第一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组件包括外框架、玻璃桌面,所述外框架内侧四个角落设置用于放置玻璃桌面的支架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组件还包括一可拉出抽屉,所述抽屉设置于玻璃桌面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使用且稳定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内均设置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还设置连接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连接组件上,其输出端连接第二支架内的升降机构,驱动第二支架内的升降机构,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福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埃菲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