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00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办公家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支架、台桌面板、气动弹簧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分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部铰接,第一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滑动连接,第一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铰接,第二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第二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铰接;气动弹簧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部铰接,气动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台桌面板下端面设有控制气动弹簧的控制部;控制部包括操作手柄和钢丝拉索,操作手柄中部与固定支架铰接,钢丝拉索两端分别与手柄和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连接。该滑动升降折叠桌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台桌面板到任意的高度,满足人们的需要。

A sliding lifting fold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
本技术涉及办公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
技术介绍
升降折叠桌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种办公家具,是方便办公人员站立办公的一种办公家具。升降折叠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通过升降为办公人员坐着或站立办公提供支撑,另一种是放置在办公桌上的,可以称之为升降折叠台桌(滑动升降折叠桌)。现有的滑动升降折叠桌通常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支架和台桌面板,固定支架和台桌面板固定连接。底座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采用交叉导轨来支撑台桌面板,通过控制交叉导轨的滑动,使台桌面板的高度升高或者降低,当交叉导轨的滑动将台桌面板调整到目标高度后需要锁定升降高度。现有技术中,在锁定升降高度时,大多数是采用齿条卡位的形式来进行锁定。但是采用齿条卡位时,齿条相邻的齿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每次调整的高度总是与相邻的齿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这就导致台桌面板升降的高度有限,只能调整到与相应的齿相对应的位置,而不能调整到与相邻的齿之间的相对应的位置,不能达到人们想要的任意高度,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该滑动升降折叠桌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台桌面板到任意的高度,满足人们的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支架和台桌面板,所述固定支架与台桌面板固定连接,还包括气动弹簧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分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铰接;所述气动弹簧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部铰接,所述气动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台桌面板下端面设有控制气动弹簧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操作手柄和钢丝拉索,所述操作手柄中部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钢丝拉索两端分别与手柄和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连接。采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中,底座支架为整个滑动升降折叠桌提供支撑,支撑部和固定支架为台桌面板提供支撑,方便人们在台桌面板上进行办公等使用。2.第一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滑动连接,第一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铰接,第二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第二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铰接,而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铰接,可以改变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角度,使第一支撑部下端沿底座支架滑动,第二支撑部上端沿固定支架滑动,改变台桌面板与底座支架的距离,实现升降。而当台桌面板与底座支架的距离达到最小值时,滑动升降折叠桌所占面积达到最小,达到滑动升降折叠桌折叠的效果。3.本方案中包括气动弹簧,气动弹簧一端与固定支架上端铰接,气动弹簧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部铰接,则气动弹簧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角度变化。此外可以通过控制部控制气动弹簧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角度,达到调节台桌高度的效果。且采用气动弹簧与现有的齿条卡合的方式相比,可以任意控制气动弹簧的长度,进而控制台桌面板在任意的高度,满足人们的需要。4.控制部包括操作手柄和钢丝拉索,扳起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通过钢丝拉索控制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实现对气动弹簧的控制。现有的升降折叠桌均是直接通过操作手柄控制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这就导致操作手柄的位置受限,只能在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处,不便于人们操作。而设置了钢丝拉索后,可以将操作手柄设置在任意位置,方便人们的操作。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根外撑杆,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根内撑杆,所述内撑杆位于两根外撑杆之间且内撑杆中部与两根外撑杆中部铰接。采用两根外导轨与内导轨铰接的方式,一方面便于实现对台桌面板高度的调节,另一方面,两根外导轨和内导轨与固定支架接触的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可以确保对固定支架以及台桌面板支撑的稳定性,即对台桌面板的支撑效果更好。此外,两根外导轨和一根内导轨相比于两根外导轨和两根内导轨而言,结构更加简单、滑动升降折叠桌也更轻巧。进一步,还包括滑轮,所述底座支架设有与滑轮滑动配合的导轨,所述固定支架设有与滑轮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第一支撑部下端与滑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端与滑轮连接。通过滑轮与滑轨/导轨的滑动配合,实现第一支撑部与底座支架的滑动连接,第二支撑部与固定支架的滑动连接,在滑动时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内撑杆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内撑杆,所述外撑杆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外撑杆。铝合金支撑的内撑杆和外撑杆强度高且轻便。进一步,所述底座支架内侧设有缓冲弹簧片。当第一支撑部下行快到下止点的位置时,触碰到缓冲弹簧片,缓冲弹簧片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在第一支撑部向上初始升起时,起到辅助提升作用。进一步,所述缓冲弹簧片为钢片,钢片廉价易得且弹性好。进一步,所述底座和固定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料。本方案中是以专门拉制铝合金导轨作为升降折叠台桌的材料。专利技术人首次将铝合金导轨应用到折叠台桌领域,既可以保证折叠台桌的强度,又能减轻折叠台桌的重量,且也符合国家倡导的新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两根平行的导轨,两根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梁。这样既能保证底座的支撑强度,为升降折叠台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又能降低整个升降台桌的重量,方便使用。进一步,每根所述导轨内部均设有两条带孔的连接筋,两条所述连接筋之间形成滑道,所述滑道分别设于导轨相互靠近的一端;所述滑轮位于滑道内且与滑道滑动配合。现有的升降折叠桌,滑轮均是外置的,而本申请中,将滑轮内置,使滑轮与导轨内置的连接筋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接梁的支撑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滑轮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效果更好,此外,可以使升降折叠桌看起来更加美观,而且滑轮内置在升降折叠桌升降过程中,不会与滑轮产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滑动升降折叠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滑动升降折叠桌的爆炸图;图3是滑道与滑轮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支架1、底座支架后横档2、底座支架左导轨3、底座支架右导轨4、内撑杆下连接座5、底座支架前横档6、内撑杆连接轴7、外撑杆8、内撑杆9、气动弹簧下连接轴10、撑杆连接轴11、气动弹簧12、外撑杆上固定座13、外撑杆上连接轴14、钢丝拉索15、手柄固定座16、操作手柄17、台桌面板18、固定支架19、固定支架后梁20、固定支架滑轨21、固定支架前梁22、上滑轮轴23、滑轮24、滑轮连接轴25、塑料封堵头26、缓冲弹簧片2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包括底座支架1、固定支架19、撑杆连接轴11、滑轮连接轴25和台桌面板18,固定支架19与台桌面板1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底座支架1包括底座支架前横档6、底座支架后横档2、底座支架左导轨3和底座支架右导轨4,底座支架左导轨3与底座支架右导轨4平行,底座支架前横档6和底座支架后横档2平行。底座支架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支架和台桌面板,所述固定支架与台桌面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弹簧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分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铰接;所述气动弹簧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部铰接,所述气动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台桌面板下端面设有控制气动弹簧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操作手柄和钢丝拉索,所述操作手柄中部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钢丝拉索两端分别与手柄和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包括底座支架、固定支架和台桌面板,所述固定支架与台桌面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弹簧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分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端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下端与底座支架铰接;所述气动弹簧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部铰接,所述气动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台桌面板下端面设有控制气动弹簧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操作手柄和钢丝拉索,所述操作手柄中部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钢丝拉索两端分别与手柄和气动弹簧的气动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根外撑杆,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根内撑杆,所述内撑杆位于两根外撑杆之间且内撑杆中部与两根外撑杆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侯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