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90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学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为底部有渗水口、向上开口的种植容器,其内由下部的异质土壤处理区和上部的良土区构成,两者之间没有水平隔层;异质土壤处理区内垂直于种植容器的底部分为若干区,用以填充不同处理的土壤;良土区内填充良土并种植植物;植物根系从良土区内生长至其与异质土壤处理区交界处后,根系根据对不同处理土壤的响应情况选择生长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种植容器结构合理简单,能够实现对同一株植物的根系进行不同的土壤处理,排除了不同单株之间的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得出更准确的异质土壤处理结论。

Container for heterogeneous soil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质土壤种植容器
本技术属于土壤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
技术介绍
土壤与根系是农、林、生物、环境等行业的研究的热点领域,不同土壤处理对于研究土壤与根系相互作用机制、如瘠薄土壤中克隆植物分株间的生理整合效应、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富集植物的生态修复机能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不同土壤处理对植物的影响一般通过将多株同种的植物种植在不同处理的土壤中进行观测,然而,植物之间总存在个体差异,不利于得出确切结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土壤处理方法存在不同植株之间差异导致所得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水平切分图结构图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为底部有渗水口、向上开口的种植容器,其内由下部的异质土壤处理区和上部的良土区构成,两者之间没有水平隔层;异质土壤处理区内垂直于种植容器的底部分为若干区,用以填充不同处理的土壤;良土区内填充良土并种植植物;植物根系从良土区内生长至其与异质土壤处理区交界处后,根系根据对不同处理土壤的响应情况选择生长方向。其中,所述分区,根据异质土壤处理的个数和要求具体划分,优选按照处理数均分,更优选分2-4个区。其中,所述异质土壤处理区,在不同区填入不同处理的土壤(即异质土壤)。例如不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同浓度盐渍土壤、不同程度板结土壤、不同黏度土壤、不同容重土壤,不同养分瘠薄的土壤,不同程度的养分瘠薄土壤等。其中,所述良土层由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填充,例如肥力适中、结构合理,无污染大田壤土。其中,所述种植容器的形状优选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形或多棱柱等规则形状。其中,所述种植容器的横截面优选为多边形、圆形等等规则形状,优选圆形和正方形。其中,所述栽培容器可以为塑料材质,更优选为塑料薄膜材质,以便后期剪开取样。所述渗水口为一个或若干个,优选每个分区一个渗水口。本技术异质土壤种植容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在异质土壤处理区分区装填不同处理的土壤至其与良土区的交界处;2)在良土区装填良土,种植植物;3)等植物根系生长至异质土壤处理区一段时间后,将异质土壤处理区内的土壤和根系分区取样测定,得出实验结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装置系统结构合理简单,能够实现对同一株植物的根系进行不同的土壤处理,排除了不同单株之间的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得出更准确的异质土壤处理结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沿异质土壤处理区和良土区交界处水平切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具体的不同处理土壤装填示意图。图中,1为异质土壤处理区,2为良土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和设备。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水平切分结构图见图1,其为底部有渗水口、向上开口,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形种植容器,其内由下部的异质土壤处理区1和上部的良土区2构成,两者之间没有水平隔层;异质土壤处理区1内垂直于种植容器的底部分为4个区,用以填充不同处理的土壤,具体不同的土壤处理见图2,4个区分别填入了良土、缺氮土壤、缺磷土壤、缺钾土壤,每个区下方有一个渗水口;良土区2内填充良土并种植植物;植物根系从良土区2内伸长到其与异质土壤处理区1交界处后,根系根据对不同处理土壤的反应选择生长方向。所述种植容器采用薄膜材料一体成型。本实施例的异质土壤种植容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在异质土壤处理区按照图2分区装填不同处理的土壤至其与良土区的交界处;2)在良土区装填良土,种植植物;3)等植物根系生长至异质土壤处理区一段时间后,将异质土壤处理区内的土壤和根系分区取样测定,得出实验结果。以柳枝稷为供试材料进行异质性沙培试验,采用异质土壤栽培容器进行培养(容器高为30cm,底部为边长16cm的正方形,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均分为四个区,每区底部尺寸为8cm,高为15cm),容器上半部填充壤土,下半部四个分区均填充壤土作为对照;填充壤土和不同类型的贫瘠土壤(缺氮(1.5mmol/L),缺磷(0.4mmol/L),缺钾(1.2mmol/L))作为处理,每种处理设置3个重复,柳枝稷苗期结束后取样测定相关农艺性状,具体如表1。与对照相比,异质处理的土柱中,除一级侧根长之外,壤土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均为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营养胁迫处理;在异质处理的土柱的四个分区内(壤土、缺氮、缺磷和缺钾),壤土的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对于主根长,根总长和侧根长度等,则缺氮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缺钾处理其次,壤土又次之,缺磷处理数值最低。表1异质营养胁迫土培对柳枝稷农艺性状的影响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为底部有渗水口、向上开口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内由下部的异质土壤处理区和上部的良土区构成,两者之间没有水平隔层;异质土壤处理区内垂直于种植容器的底部分为若干区,用以填充不同处理的土壤;良土区内填充良土并种植植物;植物根系从良土区内生长至其与异质土壤处理区交界处后,根系根据对不同处理土壤的响应情况选择生长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为底部有渗水口、向上开口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内由下部的异质土壤处理区和上部的良土区构成,两者之间没有水平隔层;异质土壤处理区内垂直于种植容器的底部分为若干区,用以填充不同处理的土壤;良土区内填充良土并种植植物;植物根系从良土区内生长至其与异质土壤处理区交界处后,根系根据对不同处理土壤的响应情况选择生长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根据异质土壤处理的个数和要求具体划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质土壤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分2-4个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土壤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宋进库郑瑞伦杨志臣胡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