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89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58
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包括种箱,取种链条,导种槽,换向装置与下载机构;所述导种槽为一体注塑而成,包括入料口,底板,侧护板、斜向纠正条与纠正孔;本设备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够使大蒜鳞芽方向控制更稳定、效果更佳,通过弧形下凹形式的底板、菱形纠正孔的设置、斜向纠正条等联动设置的具体结构,结合鳞芽形式与蒜种重心偏下的具体特征,促进蒜种在翻滚的过程中正芽,实验证明,经本导种槽输送,蒜种在进入换向机构前就有70%‑80%左右的芽尖向上。

A seed guide trough which can correct the direction of garlic bu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
本技术涉及大蒜播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
技术介绍
能够矫正蒜种姿态的导种槽装置是保证大蒜播种机播种时正芽率提高的基础。目前,国外大蒜种植基本上不要求正芽,播种时鳞芽方向都是随机播种,有部分机型涉及到的导种盘或导种槽,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蒜随机播种的均匀度,并未查询到与大蒜鳞芽方向有直接关系。国内由于多年的传统种植模式,对大蒜种植时鳞芽方向向上的要求程度较高,目前国内现在有的大蒜播种机有螺旋弹簧管作为正芽导种装置的,但是其效率低,直接影响大蒜播种机作业效率。申请号为“201810399215.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大蒜鳞芽方向控制的护种槽、装置、栽种机及方法,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蒜栽种机进入到土体中鳞芽芽尖朝上概率低的问题,但其导种槽结构过于单一,存在弊端较多。或者说,其结构对于能够使大蒜鳞芽方向控制更稳定并不能起到积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够使大蒜鳞芽方向控制更稳定、效果更佳。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根据多年一线制造,使用经验,通过反复实验设计而成。设备主体包括种箱,取种链条,导种槽,换向装置与下载机构。所述种箱、取种链条、换向装置与下载机构的具体设置均可参考现有技术,也就是参照种箱存储蒜种,通过取种链条输送蒜种,通过导种槽的正芽,经换向装置至下载机构下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种槽为一体注塑而成,包括入料口,底板,侧护板、斜向纠正条与纠正孔。所述入料口开口处两侧护板呈斜向外展形式,目的是将加工、装配引起的误差抵消,确保蒜瓣能够顺利进入导种槽中,入料口底面一体延伸,为导种槽底板,位于底板两侧一体设有侧护板,防止蒜种脱出。位于底板上部,也就是底板的上部的上表面设有斜向纠正条,所述斜向纠正条为倾斜设置的凸起,其目的是为了校正蒜瓣姿态的,使大多数平躺的蒜瓣通过翻滚校正成为直立。位于底板下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纠正孔,其目的是使经纠正条但未被校正成正确姿态的蒜瓣或校正成鳞芽向下的蒜瓣再次翻滚,进行再次校正。进一步的,所述纠正孔为菱形形式,以更高效率的拨动大蒜鳞芽,也就是倒置的蒜种。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弧形下凹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对大蒜轨迹进行定位,确保蒜瓣在运行过程中能与一个确定的轨迹,方面以后校正蒜瓣姿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够使大蒜鳞芽方向控制更稳定、效果更佳,通过弧形下凹形式的底板、菱形纠正孔的设置、斜向纠正条等联动设置的具体结构,结合鳞芽形式与蒜种重心偏下的具体特征,促进蒜种在翻滚的过程中正芽,实验证明,经本导种槽输送,蒜种在进入换向机构前就有70%-80%左右的芽尖向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的具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种箱2-取种链条3-导种槽4-换向装置5-下载机构6-入料口7-底板8-斜向纠正条9-纠正孔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设备主体包括种箱1,取种链条2,导种槽3,换向装置4与下载机构5。所述种箱1、取种链条2、换向装置4与下载机构5的具体设置均可参考现有技术,也就是参照种箱1存储蒜种,通过取种链条2输送蒜种,通过导种槽3的正芽,经换向装置4二次正芽至下载机构5下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种槽3为一体注塑而成,包括入料口6,底板7,侧护板、斜向纠正条8与纠正孔9。所述入料口6开口处的两侧护板呈斜向外展形式,目的是将加工、装配引起的误差抵消,确保蒜种能够顺利进入导种槽3中,入料口6底面一体延伸,即为导种槽3底板7,位于底板7两侧一体设有侧护板,防止蒜种脱出。位于底板7上部,也就是底板7上部的上表面设有斜向纠正条8,所述斜向纠正条8为倾斜设置的凸起,其目的是为了校正蒜瓣姿态,使大多数平躺的蒜瓣通过翻滚校正成为直立。位于底板7下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纠正孔9,其目的是使经纠正条但未被校正成正确姿态的蒜瓣或校正成鳞芽向下的蒜瓣再次翻滚,进行再次校正。进一步的,所述纠正孔9为菱形形式,以更高效率的拨动大蒜鳞芽,也就是倒置的蒜种。进一步的,所述底板7为弧形下凹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对大蒜轨迹进行定位,确保蒜瓣在运行过程中能与一个确定的轨迹,方面以后校正蒜瓣姿态;本设备使用时,蒜种经入料口6落入底板7,并向下输送,通过侧护板的保护防止蒜种脱出,蒜种在向下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弧形下凹形式的底板7、斜向纠正条8的设置与菱形纠正孔9等联动设置的具体结构,结合蒜种鳞芽的具体形式与蒜种重心偏下的具体特征,促进蒜种在翻滚的过程中正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设备主体包括种箱,取种链条,导种槽,换向装置与下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种槽为一体注塑而成,包括入料口,底板,侧护板、斜向纠正条与纠正孔;/n所述入料口开口处两侧护板呈斜向外展形式,入料口底面一体延伸,为导种槽底板,位于底板两侧一体设有侧护板;/n位于底板上表面设有斜向纠正条,所述斜向纠正条为倾斜设置的凸起,位于底板下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纠正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矫正大蒜鳞芽方向的导种槽,设备主体包括种箱,取种链条,导种槽,换向装置与下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种槽为一体注塑而成,包括入料口,底板,侧护板、斜向纠正条与纠正孔;
所述入料口开口处两侧护板呈斜向外展形式,入料口底面一体延伸,为导种槽底板,位于底板两侧一体设有侧护板;
位于底板上表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谦鲁洪松杨壮贾昌群续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