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79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38
本申请属于加热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包括导电布1、石墨烯涂层2、导线3、电源接头4;所述石墨烯涂层2设置于导电布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导电布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头4连接。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力学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同时石墨烯加热膜能够产生对人体有益的4‑15微米远红外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并增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导电布上增加石墨烯涂层,可以通过高导热石墨烯提高加热布的温度均匀性,并能激发4‑15微米远红外波,实现远红外理疗目的。

A heating cloth with graphene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
本申请属于加热布
,具体涉及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
技术介绍
石墨烯优异性能完全超过金属,如、电学性能:室温下电子迁移率可达2×105cm2/Vs,导热性能:5000W/(mK),超常的比表面积(2630m2/g),杨氏模量(1100GPa)和断裂强度(125GPa);石墨烯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低的密度更让其具备了在电热材料领域取代金属的潜力。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石墨烯电热膜或加热膜,如CN107820340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加热膜,包括石墨烯加热丝、纺织丝线与导电带线通过经纬编织法所得的加热布料,以及复合在加热布料两面的高分子材料层,其中,石墨烯加热丝编入纺织丝线为经线,导电带线编入纺织丝线为纬线,经线为4-8道纺织丝线之后编入一根石墨烯加热丝,每幅加热布料中的纬线中编入两根导电带线为电连接的正负极。但由于石墨烯加热丝需通过复杂的制丝工艺生产,且石墨烯丝的导电性控制难度大,因此其制备成本较高,不利于规模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包括导电布1、石墨烯涂层2、导线3、电源接头4;所述石墨烯涂层2设置于导电布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导电布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头4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布1由主体布11、导电带12组成,所述导电带12编织在导电布1的两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布11由高阻导电丝111、第一非导电丝112采用经编针织方式制备得到;所述导电带12由低阻导电丝121、第二非导电丝122采用经编针织方式制备得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阻导电丝111在横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高阻导电丝111的间隔小于2cm,间隔区域由第一非导电丝112补充;所述低阻导电丝121在纵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低阻导电丝121间隔小于1mm,间隔区域由第二非导电丝122补充。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阻导电丝111的电阻率为300~90000欧·米,所述低阻导电丝121的电阻率小于10欧·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阻导电丝111的电阻率为500~3000欧·米,所述低阻导电丝121的电阻率小于8欧·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涂层2的厚度小于50微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布11的厚度为0.1-2mm,所述导电带12的厚度为0.1-2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涂层通过将石墨烯浆料涂覆在导电布上,并加热烘干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高阻导电丝、低阻导电丝、第一非导电丝、第二非导电丝采用经编设备编制成导电布;步骤二:将石墨烯浆料涂覆在导电布上,并加热烘干;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导电布裁剪成固定尺寸,导线一端与导电布的导电带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即得。有益效果: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力学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同时石墨烯加热膜能够产生对人体有益的4-15微米远红外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并增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导电布上增加石墨烯涂层,降低了加热膜的生产成本,且可以通过高导热石墨烯提高加热布的温度均匀性,并能激发4-15微米远红外波,实现远红外理疗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带石墨烯涂层加热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石墨烯涂层设置于导电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石墨烯涂层设置于导电布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加热布的红外图。图5为带控制器的带石墨烯涂层加热布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导电布;2-石墨烯涂层;3-导线;4-电源接头;5-控制器;11-主体布,12-导电带,111-高阻导电丝、112-第一非导电丝、121-低阻导电丝、122-第二非导电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包括导电布1、石墨烯涂层2、导线3、电源接头4;所述石墨烯涂层2设置于导电布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导电布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头4连接。所述石墨烯涂层2的厚度小于50微米。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布1与石墨烯涂层2的界面处导电布1呈弯曲分布。能够增大石墨烯涂层与导电布的接触面积,提升导电效率和加热效率。导电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布1由主体布11、导电带12组成。所述导电带12编织在导电布1的两端,所述导电带12的个数不受限制。所述导电带12编织在导电布1的两端且同一侧。所述主体布11的厚度为0.1-2mm,所述导电带12的厚度为0.1-2mm。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布11由高阻导电丝111、第一非导电丝112采用经编针织方式制备得到。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带12由低阻导电丝121、第二非导电丝122采用经编针织方式制备得到。所述经编,是指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所述导电带12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根据导电布的大小进行设置,例如:宽度为6mm、宽度为8mm、宽度为10mm、宽度为11mm等。本申请中,所述高阻导电丝111在横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高阻导电丝111的间隔小于2cm,间隔区域由第一非导电丝112补充;所述低阻导电丝121在纵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低阻导电丝121间隔小于1mm,间隔区域由第二非导电丝122补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阻导电丝111在横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高阻导电丝111的间隔小于1cm,间隔区域由第一非导电丝112补充;所述低阻导电丝121在纵向上间隔布置,编织在导电布1的两端,相邻两低阻导电丝121间隔小于1mm,间隔区域由第二非导电丝122补充。作为更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阻导电丝111在横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高阻导电丝111的间隔为0.5-1cm,间隔区域由第一非导电丝112补充;所述低阻导电丝121在纵向上间隔布置,编织在导电布1的两端,相邻两低阻导电丝121间隔小于1mm,间隔区域由第二非导电丝122补充。本申请中,所述高阻导电丝111的电阻率为300~90000欧·米,所述低阻导电丝121的电阻率小于10欧·米。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阻导电丝111的电阻率为500~3000欧·米,所述低阻导电丝121的电阻率小于8欧·米。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阻导电丝和低阻导电丝选自由银、铜、银、锌、锡、铁、铝或其合金中的一种为导电材料的纺丝,包括但不限于镀铜锦纶丝、镀银锦纶丝、含不锈钢涤纶混纺纱、镀铜涤纶丝、含铝涤纶长丝。所述高阻导电丝111、低阻导电丝121的获得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例如:镀铜锦纶丝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布(1)、石墨烯涂层(2)、导线(3)、电源接头(4);/n所述石墨烯涂层(2)设置于导电布(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n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导电布(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头(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布(1)、石墨烯涂层(2)、导线(3)、电源接头(4);
所述石墨烯涂层(2)设置于导电布(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所述导线(3)的一端与导电布(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接头(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1)由主体布(11)、导电带(12)组成,所述导电带(12)编织在导电布(1)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布(11)由高阻导电丝(111)、第一非导电丝(112)采用经编针织方式制备得到;所述导电带(12)由低阻导电丝(121)、第二非导电丝(122)采用经编针织方式制备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导电丝(111)在横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高阻导电丝(111)的间隔小于2cm,间隔区域由第一非导电丝(112)补充;所述低阻导电丝(121)在纵向上间隔布置,相邻两低阻导电丝(121)间隔小于1mm,间隔区域由第二非导电丝(122)补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石墨烯涂层的加热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瑞墨石丹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