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78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36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保证目标业务通过较大的带宽进行数据传输。该方法包括:终端确定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剩余期望时长、以及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是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剩余期望时长为目标业务的期望传输时长与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时长之间的差值;终端根据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剩余期望时长、以及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确定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N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之和等于所述剩余数据量。本申请适用于数据传输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终端可以与服务器建立多个通信链路,以提高通信带宽。例如,以终端为手机为例,用户使用手机观看流媒体视频时,手机通过Wi-Fi和蜂窝网络同时下载视频数据,从而大幅提高下载速率,减少视频播放时出现卡顿的情况。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采用多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时,通常以最大带宽为目的,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数据传输完成。然后,这种方案没有考虑到用户对于不同链路的传输需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灵活调整各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以满足用户对于不同链路的传输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确定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剩余期望时长、以及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是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剩余期望时长为目标业务的期望传输时长与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时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终端确定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剩余期望时长、以及所述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是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所述剩余期望时长为所述目标业务的期望传输时长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时长之间的差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所述剩余期望时长、以及所述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确定所述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所述N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之和等于所述剩余数据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剩余期望时长、以及所述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是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所述剩余期望时长为所述目标业务的期望传输时长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时长之间的差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所述剩余期望时长、以及所述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确定所述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所述N个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之和等于所述剩余数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以及期望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以及所述期望带宽,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期望传输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确定所述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期望传输数据量,所述N个链路的期望传输数据量之和等于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链路的期望传输数据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第一链路的流量成本高于第二链路的流量成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等于0,所述第二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等于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其中T2为剩余期望时长,X为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a为所述第二链路的吞吐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等于X-T2*a,所述第二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等于T2*a;其中,T2为剩余期望时长,X为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a为所述第二链路的吞吐率,b为所述第一链路的吞吐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等于所述第二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等于其中,T2为剩余期望时长,X为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a为所述第二链路的吞吐率,b为所述第一链路的吞吐率。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N个链路中的每一个链路来说,若所述链路的第一剩余数据量大于所述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则在所述链路的第二传输数据量达到所述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停止通过所述链路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其中,所述链路的第一剩余数据量为所述链路的期望传输数据量与所述链路的第一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所述链路的第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链路在第一时刻之前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链路的第二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链路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传输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所述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的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N个链路中的每一个链路来说,若所述链路的第一剩余数据量小于所述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则在所述链路的第二剩余数据量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链路发送所述目标业务在其他链路上的待传输数据;所述链路的第一剩余数据量为所述链路的期望传输数据量与所述链路的第一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所述链路的第二剩余数据量为所述链路的期望传输数据量与所述链路的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所述链路的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链路的第一传输数据量和所述链路的第二传输数据量之和;所述链路的第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链路在第一时刻之前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链路的第二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链路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传输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所述链路的待传输数据量的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等于所述链路的吞吐率与所述链路的往返时延之间的乘积。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剩余期望时长、以及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N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的吞吐率;所述目标业务的剩余数据量是所述目标业务的总数据量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数据量之间的差值;所述剩余期望时长为所述目标业务的期望传输时长与所述目标业务的已传输时长之间的差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皓姚松平李小金郭兴民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