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765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0:04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包括机架、叠片台、可移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移动机构、向叠片台输送隔膜的第一输送机构,叠片台上方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正、负极片的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两第二输送机构之间;叠片台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叠片台上极片进行压持的压持机构;叠片台在通过往复运动即可实现电芯中极片的叠片,提高了极片的叠片效率。

A Z-type laminating device of electric core l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目前锂电池已经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了,所以市场对电池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锂电池主要有电芯和外壳组成,而电芯主要由极片隔膜组成,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造,往往通过往复滑动的机械手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依次堆叠到叠片台上,使用固定式叠片台或往复式叠片台完成叠片,叠片效率低,叠片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叠片台在通过往复运动即可实现电芯中极片的叠片,提高了极片的叠片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包括机架、叠片台、可移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移动机构、向叠片台输送隔膜的第一输送机构,叠片台上方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正、负极片的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两第二输送机构之间;叠片台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叠片台上极片进行压持的压持机构,压持机构固定于移动机构上,叠片台、压持机构均固设于移动机构上以实现移动。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的升降机构和对叠片台进行运行纠偏的纠偏机构,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叠片台下表面设置的支撑平台连接,纠偏机构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水平移动机构移动设置于机架上,以驱动叠片台的移动。进一步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直线电机、导轨滑动机构和移动平台,叠片台设置于移动平台上,导轨滑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表面的相对两侧,固定于机架上表面的直线电机驱动端与移动平台连接,直线电机驱动叠片台的运动方向与导轨滑动机构轴向平行;叠片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机构配合的第一滚轮,以实现叠片台在导轨滑动机构上水平移动。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机构、第一滚珠丝杠机构和用于支撑叠片台上下移动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第一滚珠丝杠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的移动平台上、另一端连接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一滚珠丝杠机构上固定有第二板,第二板的另一端与纠偏机构固定连接,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纠偏机构带动叠片台沿第一滚珠丝杠机构升降运动。升降驱动机构与第一滚珠丝杠机构平行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框架内,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滚珠丝杠机构的顶端分别连接一同步轮,两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同步轮之间的转动,驱动第一滚珠丝杠机构的升降运动。进一步地,纠偏机构包括纠偏驱动机构、第二滚珠丝杠机构、第二导轨滑块机构和纠偏板,纠偏驱动机构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第二滚珠丝杠机构的一端连接到纠偏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滚珠丝杠机构上固定有第三板,第三板的另一端与纠偏板固定连接,在与纠偏板连接处的第三板与第二导轨滑块机构可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持机构包括压刀、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的压刀驱动机构,压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压刀的一端连接,压刀的另一端与叠片台自由接触;所述压持机构包括抬升机构和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第一移动驱动机构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与压刀的一端连接,以驱动压刀上下移动,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抬升机构连接,以驱动抬升机构带动压刀左右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抬升气缸、第三导轨滑块机构和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的叠片支架,第三导轨滑块机构固设于叠片支架上,抬升气缸通过第三导轨滑块机构可移动固定于叠片支架上;抬升气缸的输出端与压刀的一端连接,以驱动压刀上下移动,第一移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抬升气缸固定连接,以驱动抬升气缸沿第三导轨滑块机构左右运动。进一步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立柱和极片固定机构,立柱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立柱另一端固定有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极片固定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极片固定机构的夹持端固定极片;极片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驱动机构和吸盘,第一固定板与直线模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固定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输出端与吸盘的固定端连接,以驱动吸盘运动,吸盘的吸附端固定有极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吸盘支架,第一气缸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吸盘支架一端固定连接,吸盘支架的另一端与吸盘的固定端连接,第一气缸驱动吸盘支架带动吸盘运动。进一步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隔膜辊和用于放置隔膜的隔膜腔,两隔膜辊分别设置于隔膜腔出口的相对两侧;移动机构在两相对的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运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叠片台在通过往复运动即可实现电芯中极片的叠片,提高了极片的叠片效率,同时第一输送机构放置于两第二输送机构之间,隔膜可以直接随着叠片台的运动而往复设置于各个极片之间,进一步实现了极片的叠片质量;升降机构使得该装置适应不同规格极片对于叠片的要求,从而实现消除极片厚度差异的效果;纠偏机构实现叠片机在叠片过程中,对隔膜的纠偏,以提高隔膜与叠片台上极片的贴合度,提高了叠片的质量;压刀需要抽出时,抬升气缸的气源泄气,使得压刀与叠片台上的极片脱离接触,然后第一移动驱动机构伸缩带动压刀离开叠片台,实现压刀在抽出时与电芯极片不接触,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压刀抽出时由于压力摩擦导致的电芯极片出现压痕摩擦,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移动机构和纠偏机构结构图;图3为移动机构和第一输送机构的平面结构图;图4为水平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升降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7为压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叠片台,3-移动机构,4-压持机构,6-第二输送机构,7-第一输送机构,21-升降台,22-支撑平台,31-水平移动机构,32-升降机构,33-纠偏机构,41-压刀,42-抬升气缸,43-第三导轨滑块机构,44-第一移动驱动机构,45-叠片支架,61-立柱,62-极片固定机构,63-直线模组,71-隔膜辊,621-第一固定板,622-吸盘,623-第一气缸,624-吸盘支架,311-直线电机,312-导轨滑动机构,313-动平台,321-升降驱动机构,322-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3-第一导轨滑块机构,324-同步轮,325-第二板,331-纠偏驱动机构,332-第二滚珠丝杠机构,333-第二导轨滑块机构334-纠偏板,335-第一板,336-第三板,337-第一限位块,411-第一压刀,412-第三压刀,421-第一抬升气缸,422-第三抬升气缸,441-第一移动气缸,442-第一移动气缸,511-第二压刀,512-第四压刀,521-第二抬升气缸,522-第四抬升气缸,541-第二移动气缸,542-第二移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包括机架(1)、叠片台(2)、可移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移动机构(3)、向叠片台(2)输送隔膜的第一输送机构(7),其特征在于,叠片台(2)上方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正、负极片的第二输送机构(6),第二输送机构(6)固定于机架(1)上,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输送机构(7)设置于两第二输送机构(6)之间;/n叠片台(2)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叠片台(2)上极片进行压持的压持机构(4),压持机构(4)固定于移动机构(3)上,叠片台(2)、压持机构(4)均固设于移动机构(3)上以实现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包括机架(1)、叠片台(2)、可移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移动机构(3)、向叠片台(2)输送隔膜的第一输送机构(7),其特征在于,叠片台(2)上方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正、负极片的第二输送机构(6),第二输送机构(6)固定于机架(1)上,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输送机构(7)设置于两第二输送机构(6)之间;
叠片台(2)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叠片台(2)上极片进行压持的压持机构(4),压持机构(4)固定于移动机构(3)上,叠片台(2)、压持机构(4)均固设于移动机构(3)上以实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3)包括水平移动机构(31)、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31)上的升降机构(32)和对叠片台(2)进行运行纠偏的纠偏机构(33),升降机构(32)的驱动端与叠片台(2)下表面设置的支撑平台(22)连接,纠偏机构(33)与支撑平台(22)固定连接;水平移动机构(31)移动设置于机架(1)上,以驱动叠片台(2)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移动机构(31)包括直线电机(311)、导轨滑动机构(312)和移动平台(313),叠片台(2)设置于移动平台(313)上,导轨滑动机构(312)设置于机架(1)上表面的相对两侧,固定于机架(1)上表面的直线电机(311)驱动端与移动平台(313)连接,直线电机(311)驱动叠片台(2)的运动方向与导轨滑动机构(312)轴向平行;
叠片台(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机构(312)配合的第一滚轮,以实现叠片台(2)在导轨滑动机构(312)上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32)包括升降驱动机构(321)、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和用于支撑叠片台(2)上下移动的第一导轨滑块机构(323),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一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31)的移动平台(313)上、另一端连接到升降驱动机构(321)的输出端,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上固定有第二板(325),第二板(325)的另一端与纠偏机构(33)固定连接,升降驱动机构(321)驱动纠偏机构(33)带动叠片台(2)沿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升降运动;
升降驱动机构(321)与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平行设置,升降驱动机构(321)的输出端与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的顶端分别连接一同步轮(324),两同步轮(324)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升降驱动机构(321)通过驱动同步轮(324)之间的转动,驱动第一滚珠丝杠机构(322)的升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叠片的Z式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纠偏机构(33)包括纠偏驱动机构(331)、第二滚珠丝杠机构(332)、第二导轨滑块机构(333)和纠偏板(334),纠偏驱动机构(331)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信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