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及零件技术

技术编号:22974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软件中建立建筑模型;在建筑模型上标注需要用到装配式建筑零件的区域;利用建筑模型信息,根据标注区域的特征确定当前区域所需装配零件的类型和尺寸大小;根据确定的装配零件类型和尺寸大小,在标注区域进行空间排料和数量计算;根据所述空间排料结果,进行料单出图根据所述零件料单图纸对零件材料进行加工、切割,得到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BIM技术,通过设计空间排料图,计算所需零件的类型和数量,集中切割、加工,然后将成品零件运输至作业区域进行施工,避免在作业现场对零件的切割加工。

BIM based pre machining method and parts of assembly build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及零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及零件。
技术介绍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节能降耗,作为施工企事业,通过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施工工艺提高综合施工技术,降低材料的消耗,既能降低施工成本,又可以提高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也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零件较多,比如墙体所用的混凝土砌块,地面处理所用的砖块等,这些零件普遍采用统一规格尺寸加工,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墙体或者地面实际尺寸进行再切割,施工人员只能在作业现场对零件原材进行手工锯或手持电锯切割,该传统做法切割余料较多,造成原材浪费,且其误差也较大,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效果和质量;另外,原材需求量只能根据墙体或地面面积进行初步预估计算,这种估算方法不能精确计算所需零件的精准数量,容易造成原材过剩或者不够用的现象,导致原材浪费或误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人员采用手工锯或手持电锯切割、切割余料较多、材料损耗率高、对建筑零件数量预估不精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包括:建模:在预设软件中建立建筑模型;标注:在建筑模型上标注需要用到装配式建筑零件的区域;确定装配零件信息:利用建筑模型信息,根据标注区域的特征确定当前区域所需装配零件的类型和尺寸大小;排料:根据确定的装配零件类型和尺寸大小,在标注区域进行空间排料和数量计算;出图:根据所述空间排料结果,进行料单出图;加工:根据所述零件料单图纸对零件材料进行加工、切割,得到零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预设软件为RevitArchitecture。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标注区域为墙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装配式零件类型为蒸压加气混凝土。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根据所述零件料单图纸对零件材料进行加工、切割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加工完毕的零件按照区域分类运输至相应作业区域,进行装配施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制作的零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零件预加工技术是通过前期建模,利用BIM技术,确定标注装配式零件使用区域,并通过空间排料和计算,将装配式零件料单信息出图,然后根据料单信息加工零件,再将成品零件运输至作业面,直接供装配式建筑使用,避免现场作业对零件切割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能够在传统工艺上减少零件材料的投入,减少零件损耗;通过实现建筑模型可视化,深化设计砌体结构,并生成排料图,操作简单,生成的排料图可操作性高;所有零件均在加工区集中切割加工,不仅降低了零件原料损耗率,也避免作业时切割零件的工艺间歇时间,有效节约现场装配式建筑的工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零件较多,比如墙体所用的混凝土砌块,地面处理所用的砖块等,这些零件普遍采用统一规格尺寸加工,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墙体或者地面实际尺寸进行再切割,施工人员只能在作业现场对零件原材进行手工锯或手持电锯切割,该传统做法切割余料较多,造成原材浪费,且其误差也较大,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效果和质量;另外,原材需求量只能根据墙体或地面面积进行初步预估计算,这种估算方法不能精确计算所需零件的精准数量,容易造成原材过剩或者不够用的现象,导致原材浪费或误工。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及零件,可以在传统工艺上减少零件材料的投入,减少零件原料的损耗;通过前期建模,利用BIM技术,确定标注装配式零件使用区域,并通过空间排料和计算,将装配式零件料单信息出图,然后根据料单信息加工零件,再将成品零件运输至作业面,直接供装配式建筑使用,避免现场作业对零件切割加工。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利用RevitArchitecture软件建立建筑模型;第二步:在建筑模型上标注需要用到装配式建筑零件的区域,本实施例所标注区域为墙体;第三步:利用建筑模型信息,根据标注区域的特征确定当前区域所需装配式零件的类型和尺寸大小,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装配式零件使用规格为A3.5级B0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第四步:根据确定的装配零件类型和尺寸大小,在标注区域进行空间排料和数量计算,这个步骤中,空间排料时需要结合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消防等专业施工图纸,将图纸中问题全部整理清楚,将各专业需在砌体墙上预留预埋的孔洞、管线等位置核对仔细,这样才能使所计算的装配式零件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数量准确。第五步:根据上述空间排料结果,进行料单出图;第六步:根据所述零件料单图纸对零件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进行加工、切割,得到零件。最后,将加工好的零件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运送至作业区域,即可施工。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1、通过RevitArchitecture软件建模,可使施工建筑三维、可视化,使施工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其构造,方便其设计施工;2、通过标注建筑区域和空间排料,可以更好地确认装配式零件的类型,以精确所需零件的数量和尺寸信息,防止原料浪费或误工,且方便对零件原料进行提前加工处理,避免了现场处理的粉尘污染和人工操作的误差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模:在预设软件中建立建筑模型;
S2标注:在建筑模型上标注需要用到装配式建筑零件的区域;
S3确定装配零件信息:利用建筑模型信息,根据标注区域的特征确定当前区域所需装配零件的类型和尺寸大小;
S4排料:根据确定的装配零件类型和尺寸大小,在标注区域进行空间排料和数量计算;
S5出图:根据所述空间排料结果,进行料单出图;
S6加工:根据所述零件料单图纸对零件材料进行加工、切割,得到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零件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软件为Revi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明红郑汉华张俊春张乔波王树强杨友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齐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