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133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12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涉及建筑设备领域,该建筑施工平台包括若干支撑腿、支撑平台以及若干横梁;支撑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有滚轮结构,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防滑脚垫;支撑平台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若干横梁固定在两支撑腿之间,构成楼梯结构。该建筑施工平台,其支撑腿是可折叠的,在未折叠时,着地端为防滑脚垫,支撑平稳,支撑平台所处的高度高,因此,便于施工作业;在折叠后,着地端为滚轮结构,便于平台移动,而且,折叠后高度降低,利于穿过门结构。

Mobile construc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支撑平台的使用十分普遍,例如,在室内粉刷墙面,在室外对外墙做防水处理,对墙面镶嵌瓷砖等场景,均需要使用到支撑平台。在实际作业中,往往需要频繁的移动支撑平台,以完成不同区域的作业,因此,要求支撑平台能够比较便捷的移动。尤为重要的是,在室内作业时,支撑平台需要在多个房间内往复移动,不得不较为频繁的穿过多个门,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平台,往往需要放倒平台才能穿门而过,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密闭式车体内的空调系统进行性能预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有滚轮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防滑脚垫;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若干横梁,若干横梁固定在两支撑腿之间,构成楼梯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加固杆,若干加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支撑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安装在支撑平台上,且位于支撑平台的中央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施工材料或工具的凹陷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储水层板,所述储水层板由加固杆支撑,所述储水层板上设有储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接,出水端连接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安装于支撑平台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设有至少一滑轮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螺纹杆结构,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设有螺纹孔结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适配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凹槽件,所述加固杆的两端设有安插件,所述安插件安插在所述凹槽件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安插件的横截面为“山”字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脚垫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支撑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支撑腿是可折叠的,在未折叠时,着地端为防滑脚垫,支撑平稳,支撑平台所处的高度高,因此,便于施工作业;在折叠后,着地端为滚轮结构,便于平台移动,而且,折叠后高度降低,利于穿过门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在作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在移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安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支撑腿;12-支撑平台;13-横梁;14-加固杆;15-操作平台;16-储水层板;17-储水箱;18-水泵;19-出水管;20-滑轮组;111-第一支撑杆;112-第二支撑杆;113-滚轮结构;114-防滑脚垫;115-凹槽件;141-安插件。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
技术介绍
所言,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平台,在需要通过门结构时,往往需要放倒平台才能穿门而过,操作不够便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若干支撑腿、支撑平台以及若干横梁;所述支撑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有滚轮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防滑脚垫;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若干横梁固定在两支撑腿之间,构成楼梯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支撑腿是可折叠的,在未折叠时,着地端为防滑脚垫,支撑平稳,支撑平台所处的高度高,因此,便于施工作业;在折叠后,着地端为滚轮结构,便于平台移动,而且,折叠后高度降低,利于穿过门结构。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在作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在移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安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若干支撑腿11、支撑平台12、若干横梁13、若干加固杆14以及操作平台15。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包括第一支撑杆111和第二支撑杆1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第一端设有滚轮结构113,所述第二支撑杆112的第二端设有防滑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滑脚垫114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支撑腿11连接。例如,橡胶垫上设有插孔,第二支撑杆112的第二端安插在插孔内,在橡胶垫发生磨损或失效后,可更换新的橡胶垫,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腿11为两段结构,实际上,建筑施工平台可设置不同的规格,不同规格的建筑施工平台具备不同高度的支撑腿11,不同高度的支撑腿11可采用三段、四段等结构。支撑平台12,所述支撑平台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第二端设有螺纹杆结构,所述支撑平台12的底部设有螺纹孔结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适配连接。在闲置或者运输时,可以较为便捷的拆装。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2的边缘设置挡边,以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横梁13,若干横梁13固定在两支撑腿11之间,构成楼梯结构,使用者通过楼梯结构,登上支撑平台12。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13为板状,也可为杆状。加固杆14,加固杆14固定在支撑腿11之间,提供水平方向上的约束力,能够保证支撑腿11的相对位置稳定,为支撑平台12提供足够稳定的支撑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固杆14的固定方式,可参考图3。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腿11上设有凹槽件115,所述加固杆14的两端设有安插件141,所述安插件141安插在所述凹槽件115内。上述结构的加固杆14,可以较为便捷的拆装,利于储放和运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安插件141的形状可参考图4。如图4所示,所述安插件141的横截面为“山”字形,槽件的凹槽形状为与之适配的“山”字形,该形状的安插件141不容易发生晃动、滑动,更加稳定。操作平台15,操作平台15安装在支撑平台12的顶面上,所述操作平台15上设有用于放置施工材料或工具的凹陷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区内可放置调制好的水泥、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有滚轮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防滑脚垫;/n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n若干横梁,若干横梁固定在两支撑腿之间,构成楼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有滚轮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防滑脚垫;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若干横梁,若干横梁固定在两支撑腿之间,构成楼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固杆,若干加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支撑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安装在支撑平台上,且位于支撑平台的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施工材料或工具的凹陷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媛张骁朱琳周云简波涂长洪彭学永余青才李卓杨浩贾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