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710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水泥桩连接技术,具体是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地基水泥桩连接技术连接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包括圆环形底板、圆盘形连接板、四个扇环形卡板、八根锁紧螺栓、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N个第I锁紧螺母、N个第II锁紧螺母、N根第I镦头钢筋、N根第II镦头钢筋;N为正整数,且N≥6;其中,圆环形底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上的第I轴向沉头光孔,且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围绕圆环形底板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环形底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第I圆环形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桩基工程施工。

A fast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ement pile in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水泥桩连接技术,具体是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地基水泥桩的连接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地基水泥桩的连接主要是采用焊接法、法兰连接法、机械连接法等实现的。然而实践表明,上述连接方法由于自身原理所限,均存在连接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由此导致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以解决现有地基水泥桩连接技术连接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地基水泥桩连接技术连接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包括圆环形底板、圆盘形连接板、四个扇环形卡板、八根锁紧螺栓、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N个第I锁紧螺母、N个第II锁紧螺母、N根第I镦头钢筋、N根第II镦头钢筋;N为正整数,且N≥6;其中,圆环形底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上的第I轴向沉头光孔,且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围绕圆环形底板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环形底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第I圆环形卡槽;第I圆环形卡槽的槽底与圆环形底板的外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八个头部朝外的径向沉头螺孔,且八个径向沉头螺孔围绕圆环形底板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下的第II轴向沉头光孔,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围绕圆盘形连接板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底板的上端面对接,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一一正对;圆盘形连接板的下端面中央延伸设置有圆柱形凸台,且圆柱形凸台的侧面开设有第II圆环形卡槽;圆柱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环形底板的内侧面间隙配合,且第II圆环形卡槽与第I圆环形卡槽正对;四个扇环形卡板共同拼合构成圆环形卡板;圆环形卡板的外边缘嵌设于第I圆环形卡槽内;圆环形卡板的内边缘嵌设于第II圆环形卡槽内;八根锁紧螺栓一一对应地旋拧于八个径向沉头螺孔内,且八根锁紧螺栓的尾端面均紧压圆环形卡板的外侧面;每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上的沉头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上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内,且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下端面均超出圆环形底板的下端面;每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下的沉头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下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内,且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上端面均超出圆盘形连接板的上端面;N个第I锁紧螺母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锁紧螺母均紧压圆环形底板的下端面;N个第II锁紧螺母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I锁紧螺母均紧压圆盘形连接板的上端面;N根第I镦头钢筋的镦头端均朝上,且N根第I镦头钢筋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内;N根第II镦头钢筋的镦头端均朝下,且N根第II镦头钢筋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内。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方法(该方法用于形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a:首先,将N个第I锁紧螺母一一对应地套设于第I地基水泥桩的N根第I镦头钢筋上;然后,将N根第I镦头钢筋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内,并保证N根第I镦头钢筋的镦头端均位于圆环形底板的上方,同时保证N个第I锁紧螺母均位于圆环形底板的下方;然后,将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一一对应地对接扣设于N根第I镦头钢筋上,由此形成N个第I圆筒形垫片;然后,向上拉动圆环形底板,使得N个第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内,并保证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下端面均超出圆环形底板的下端面;然后,将N个第I锁紧螺母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并保证N个第I锁紧螺母均紧压圆环形底板的下端面,由此实现圆环形底板与第I地基水泥桩的连接;步骤b:首先,将N个第II锁紧螺母一一对应地套设于第II地基水泥桩的N根第II镦头钢筋上;然后,将N根第II镦头钢筋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内,并保证N根第II镦头钢筋的镦头端均位于圆盘形连接板的下方,同时保证N个第II锁紧螺母均位于圆盘形连接板的上方;然后,将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一一对应地对接扣设于N根第II镦头钢筋上,由此形成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然后,向下拉动圆盘形连接板,使得N个第I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内,并保证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上端面均超出圆盘形连接板的上端面;然后,将N个第II锁紧螺母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并保证N个第II锁紧螺母均紧压圆盘形连接板的上端面,由此实现圆盘形连接板与第II地基水泥桩的连接;步骤c:首先,将四个扇环形卡板均嵌入第I圆环形卡槽内;然后,将圆盘形连接板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底板的上端面对接,并保证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一一正对,由此一方面使得圆柱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环形底板的内侧面间隙配合,另一方面使得第II圆环形卡槽与第I圆环形卡槽正对;然后,将八根锁紧螺栓一一对应地旋拧于八个径向沉头螺孔内;在旋拧过程中,八根锁紧螺栓共同推动四个扇环形卡板沿径向向内移动,使得四个扇环形卡板的内边缘均嵌入第II圆环形卡槽内,由此一方面使得四个扇环形卡板共同拼合构成圆环形卡板,另一方面使得八根锁紧螺栓的尾端面均紧压圆环形卡板的外侧面,从而实现圆环形底板与圆盘形连接板的连接,进而实现第I地基水泥桩与第II地基水泥桩的快速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通过采用全新的结构和原理,实现了快速、简便、可靠地进行地基水泥桩的连接,由此使得连接过程省时省力,从而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显著减小了施工难度。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地基水泥桩连接技术连接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适用于桩基工程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圆环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圆盘形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E-E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四个扇环形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仰视图。图中:1-圆环形底板,2-圆盘形连接板,3-扇环形卡板,4-锁紧螺栓,5-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6-第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底板(1)、圆盘形连接板(2)、四个扇环形卡板(3)、八根锁紧螺栓(4)、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N个第I锁紧螺母(7)、N个第II锁紧螺母(8)、N根第I镦头钢筋(9)、N根第II镦头钢筋(10);N为正整数,且N≥6;/n其中,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上的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且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开设有第I圆环形卡槽(12);第I圆环形卡槽(12)的槽底与圆环形底板(1)的外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八个头部朝外的径向沉头螺孔(13),且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下的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围绕圆盘形连接板(2)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对接,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一一正对;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中央延伸设置有圆柱形凸台,且圆柱形凸台的侧面开设有第II圆环形卡槽(15);圆柱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且第II圆环形卡槽(15)与第I圆环形卡槽(12)正对;四个扇环形卡板(3)共同拼合构成圆环形卡板;圆环形卡板的外边缘嵌设于第I圆环形卡槽(12)内;圆环形卡板的内边缘嵌设于第II圆环形卡槽(15)内;八根锁紧螺栓(4)一一对应地旋拧于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内,且八根锁紧螺栓(4)的尾端面均紧压圆环形卡板的外侧面;/n每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上的沉头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上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内,且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下端面均超出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每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下的沉头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下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内,且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上端面均超出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N个第I锁紧螺母(7)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锁紧螺母(7)均紧压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N个第II锁紧螺母(8)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I锁紧螺母(8)均紧压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N根第I镦头钢筋(9)的镦头端均朝上,且N根第I镦头钢筋(9)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内;N根第II镦头钢筋(10)的镦头端均朝下,且N根第II镦头钢筋(1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底板(1)、圆盘形连接板(2)、四个扇环形卡板(3)、八根锁紧螺栓(4)、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N个第I锁紧螺母(7)、N个第II锁紧螺母(8)、N根第I镦头钢筋(9)、N根第II镦头钢筋(10);N为正整数,且N≥6;
其中,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上的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且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开设有第I圆环形卡槽(12);第I圆环形卡槽(12)的槽底与圆环形底板(1)的外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八个头部朝外的径向沉头螺孔(13),且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下的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围绕圆盘形连接板(2)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对接,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一一正对;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中央延伸设置有圆柱形凸台,且圆柱形凸台的侧面开设有第II圆环形卡槽(15);圆柱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且第II圆环形卡槽(15)与第I圆环形卡槽(12)正对;四个扇环形卡板(3)共同拼合构成圆环形卡板;圆环形卡板的外边缘嵌设于第I圆环形卡槽(12)内;圆环形卡板的内边缘嵌设于第II圆环形卡槽(15)内;八根锁紧螺栓(4)一一对应地旋拧于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内,且八根锁紧螺栓(4)的尾端面均紧压圆环形卡板的外侧面;
每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上的沉头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上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内,且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下端面均超出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每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下的沉头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下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内,且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上端面均超出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N个第I锁紧螺母(7)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锁紧螺母(7)均紧压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N个第II锁紧螺母(8)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I锁紧螺母(8)均紧压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N根第I镦头钢筋(9)的镦头端均朝上,且N根第I镦头钢筋(9)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内;N根第II镦头钢筋(10)的镦头端均朝下,且N根第II镦头钢筋(1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内。


2.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方法,该方法用于形成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a:首先,将N个第I锁紧螺母(7)一一对应地套设于第I地基水泥桩的N根第I镦头钢筋(9)上;然后,将N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经纬梁晶晶卞明爽曹一明张雅丽曾艾婧郭文轩李俊杰于婷陈志强陈子豪郭宣伯段棚淇宁国辰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