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筒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07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筒洗衣机,其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有容置内筒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筒间连接壁(5),所述筒间连接壁(5)分隔空腔,并形成有第一容纳腔(33)与第二容纳腔(34);所述第一容纳腔(33)、第二容纳腔(34)内依次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内筒单体和第二内筒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筒间连接壁将两个结构相同的外筒单体刚性连接为一体式外筒,以承载多个内筒单体;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多筒洗衣机材料、部件及空间的节约,降低了成本,并保证了运行的动静平衡性。

Multi cylinder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筒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筒洗衣机。
技术介绍
传统波轮洗衣机是由一套筒体部分依靠支撑部分、平衡部分、传动部分、进排水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合起来协同运作实现洗衣功能的机器,内外桶各一个。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衣物洗涤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把衣物混合洗涤到现在的逐渐进行分类洗涤,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一台洗衣机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洗衣要求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出现了Mini洗衣机以及多筒洗衣机,人们开始把内衣、小孩衣物与外套等衣物开始分开来洗涤。而Mini洗衣机必须与传统洗衣机搭配使用才能满足一家人的洗衣需求,因此对于卫生间的空间需求也相对较大。多筒洗衣机的开发则有效规避了卫生间空间的限制,且越来越占据洗衣机市场的主流位置。多筒洗衣机重新定义了洗衣机,而多筒洗衣机为实现分区洗护,则由多个内、外筒构成多套洗衣系统。目前市场是大多数双筒洗衣机是两套独立的机械系统依靠特定的连接方式拼接在一起独立运作互不影响的系统,这种多筒洗衣机结构是在传统洗衣机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的叠加,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高,空间利用率低。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多筒洗衣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筒洗衣机,其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有容置内筒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筒间连接壁,所述筒间连接壁分隔空腔,并形成有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依次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内筒单体和第二内筒单体。优选的,所述洗衣机包括第一外筒单体和第二外筒单体;所述第一外筒单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外筒单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外筒单体与所述第二外筒单体之间设有筒间加强筋;所述筒间加强筋连接第一外筒单体的外壁和第二外筒单体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口与第二容纳腔的腔口均呈弓形,且弓形的弧为优弧。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筒单体与第二外筒单体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口与第二容纳腔的腔口;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于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溢水口。优选的,所述筒间连接壁与连接板相连接,且至少部分所述筒间连接壁位于连接板远离筒底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远离筒底一侧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溢水口与第一容纳腔腔口之间;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溢水口与第二容纳腔腔口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缺口。优选的,所述筒间连接壁远离筒底的端部设有密封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筒单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二外筒单体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筒单体与第二外筒单体筒体底部于两者连接处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既与第一外筒单体内部连通,又与第二外筒单体内部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筒洗衣机,通过筒间连接壁将两个外筒单体刚性连接为一体式外筒,以承载多个内筒单体。本专利技术的设置打破传统的多个外筒单体简单组合的方式,将多个结构相同的外筒单体刚性连接在一起,做成一个部件,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多筒洗衣机材料、部件及空间的节约,降低了成本,并保证了运行的动静平衡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六;图7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图9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的实施例一外筒局部结构示意图三;图12为图11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实施例二中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多筒洗衣机实施例三中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沿A-A方向的剖视图。以上各图中:排水管1;外筒2;外筒单体3;第一外筒单体31;第二外筒单体32;第一容纳腔33;第二容纳腔34;隔板4;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第一缺口43;筒间连接壁5;第二缺口51;筒间加强筋6;连接板7;溢水管8;第一溢水管81;第二溢水管82;溢水口9;第一溢水口91;第二溢水口92;第一排水口11;第二排水口12;环壁10;密封件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一种多筒洗衣机,如图1-图12所示,所述洗衣机包括机壳(图中未视出),所述机壳内设有外筒2,所述外筒2以固定方式被支撑于机壳内;所述外筒2内设有容置内筒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筒间连接壁5;所述筒间连接壁5将空腔分隔为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安装有内筒单体;所述内筒单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洗衣机的外筒2包括多个外筒单体3;每个外筒单体3内形成有以上容置内筒的容纳腔;即所述内筒单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筒单体3内。所述外筒单体3轴线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通外筒单体3的底部,并与内筒单体连接。设置多个外筒单体3,能够进行分区洗护,以满足用户的分类洗涤需求。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外筒单体3为例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两个外筒单体3,其适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外筒单体3的多内筒单体洗衣机。所述外筒2包括第一外筒单体31和第二外筒单体32;所述第一外筒单体31包括第一容纳腔33;所述第二外筒单体32包括第二容纳腔34。所述第一容纳腔33、第二容纳腔34内依次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内筒单体和第二内筒单体。所述第一容纳腔33与第二容纳腔34均为圆筒状;且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筒洗衣机,其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有容置内筒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筒间连接壁(5),所述筒间连接壁(5)分隔空腔,并形成有第一容纳腔(33)与第二容纳腔(34);所述第一容纳腔(33)、第二容纳腔(34)内依次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内筒单体和第二内筒单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筒洗衣机,其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有容置内筒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筒间连接壁(5),所述筒间连接壁(5)分隔空腔,并形成有第一容纳腔(33)与第二容纳腔(34);所述第一容纳腔(33)、第二容纳腔(34)内依次安装有可旋转的第一内筒单体和第二内筒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包括第一外筒单体(31)和第二外筒单体(32);所述第一外筒单体(31)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33);所述第二外筒单体(32)内形成有第二容纳腔(34);所述第一外筒单体(31)与所述第二外筒单体(32)之间设有筒间加强筋(6);所述筒间加强筋(6)连接第一外筒单体(31)的外壁和第二外筒单体(3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33)的腔口与第二容纳腔(34)的腔口均为弓形,且弓形的弧为优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单体(31)与第二外筒单体(32)之间设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33)的腔口与第二容纳腔(34)的腔口;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溢水管(8),所述溢水管(8)于所述连接板(7)上形成溢水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露露刘文祥邢兴薛威海湛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