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3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与丁二酸酐反应,制备了亲水性超支化聚酯,然后依次和甲基丙烯酸酯基改性的聚醚基聚氨酯预聚体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反应,合成了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紫外光固化聚醚基超支化水性聚氨酯(WHPU)。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WHPU固化后的膜凝胶含量最高可达92%,在玻璃表面的附着力达到0级;与不含有机硅烷偶联剂的WHPU相比,热稳定性和水接触角性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吸水率显著降低,为其在WHPU的改性和研究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A UV curing material modified by organosilane coupl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属于材料

技术介绍
紫外光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WHPU)是亲水性聚氨酯链段末端接枝有双键的超支化聚氨酯,它把紫外光固化技术、超支化聚合物和聚氨酯树脂的优点相结合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WHPU具有固化速率快、涂膜性能优异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和油墨等领域。目前WHPU的制备通常是先合成出超支化聚氨酯,然后在用含有双键的羟基丙烯酸酯单体进行接枝改性,由于支化点的存在氨基甲酸酯键的数量较少,聚氨酯的优异性能不能体现出来;同时由于其结构特性,固化后交联网络存在很多支化点,成膜后材料的柔韧性和附着力还有待提高。有机硅烷偶联剂是一类结构特殊的单体,它的分子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硅原子,所以常用它作为有机介质和无机介质的偶联剂。利用这一特点,有机硅烷偶联剂已经广泛应用到涂料的改性研究,它能大大提高涂膜对无机基材的粘附性,从而能够赋予这些经过改性的涂料涂膜优良的耐水性、耐酸碱与耐高低温使用性能等。但是目前利用有机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n(1)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的水性化:在三口烧瓶内加入11.4mmol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和68.4mol丁二酸酐,然后加入100ml 1,4-二氧六环溶解,然后加入适当酯交换催化剂氯化锡,将反应体系升温至100℃,恒温反应24h,待反应完成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少量的水,得到羧基改性的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n(2)甲基丙烯酸酯基改性聚醚基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在三口烧瓶内加入无水1,4-二氧六环,通氮气,加入0.05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0.06g辛酸亚锡和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1)超支化聚酯BoltornH20的水性化:在三口烧瓶内加入11.4mmol超支化聚酯BoltornH20和68.4mol丁二酸酐,然后加入100ml1,4-二氧六环溶解,然后加入适当酯交换催化剂氯化锡,将反应体系升温至100℃,恒温反应24h,待反应完成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少量的水,得到羧基改性的超支化聚酯BoltornH20;
(2)甲基丙烯酸酯基改性聚醚基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在三口烧瓶内加入无水1,4-二氧六环,通氮气,加入0.05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0.06g辛酸亚锡和0.025mol线性聚醚二醇,将反应体系升温至90℃,在该温度下反应5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温度降至55℃,加入0.025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末端含有异氰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物;
(3)有机硅烷偶联剂改性紫外光固化聚醚基WHPU的合成:在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基改性聚氨酯预聚物反应结束后,保持反应温度55℃,加入0.005mol羧基改性的超支化聚酯BoltornH20,待反应体系中异氰酸酯基的红外吸收峰全部消失后,加入一定量的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反应,当体系中异氰酸酯基的红外吸收峰全部消失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建修阳瑞博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