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928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合成可聚合的三联吡啶;步骤2,根据步骤1所得产物合成线型高分子;步骤3,根据步骤2所得产物制备稀土基纳米高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纯度好、得率高、结构稳定。

Preparation of rare earth based nano polymer by dispers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涉及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分子材料由于简单易得,加工方便,可制得各种柔软或坚硬的材料,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已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当高分子材料的晶粒和晶界等显微构造达到纳米级尺度时,由极细晶粒组成了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量级的纳米高分子材料。利用稀土的特殊电子结构特性,将稀土金属与纳米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便有望制备出质轻、模量可调(从柔性到刚性)、发光强度可调、形状易调、部件易于装配的发光器件。人们在这一新兴领域进行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成就。分散法是在配制的反应混合物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生成物在此溶液中微溶或不溶从而沉淀得到粗产物,将其分散于易溶溶剂中纯化然后在难溶溶剂(或挥发性强的溶剂)中析出,再经过滤、洗涤、干燥或热分解得到粉末或者晶体的方法。因分散法制备出的产物具有纯度好、得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合成可聚合的三联吡啶;/n步骤2,根据步骤1所得产物合成线型高分子;/n步骤3,根据步骤2所得产物制备稀土基纳米高分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合成可聚合的三联吡啶;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得产物合成线型高分子;
步骤3,根据步骤2所得产物制备稀土基纳米高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将2-乙酰吡啶和4-乙烯基苯甲醛以2:1的摩尔比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氢氧化钠,室温下搅拌2~4h得橙红色油状液,加入水产生白色沉淀,抽滤,用乙醚洗涤得白色固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晶体为1,5-二-吡啶-2-基-3-(4-乙烯基-苯基)-戊烷-1,5-二酮;取1,5-二-吡啶-2-基-3-(4-乙烯基-苯基)-戊烷-1,5-二酮溶于无水乙醇,加入物质的量为1,5-二-吡啶-2-基-3-(4-乙烯基-苯基)-戊烷-1,5-二酮1.25倍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加热到80~150℃并逐滴加入浓度为25%的氨水,回流1~3h得淡黄色溶液,冷却到室温后,抽滤,用无水乙醇重结晶,最终得到白色针状晶体为可聚合的三联吡啶:4'-(4-乙烯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法制备近红外发光的稀土基纳米高分子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慧张召李新平陈彦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