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85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包括脱气塔,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布水器朝向远离雨帽的一端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区,雨帽与布水器之间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汽水分离器;底板上在脱气塔内部安装有混合器外管,混合器外管的底部开设有圆弧形槽,在混合器外管外设置有外排挡环;混合器外管上设置有接液板,其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器外管的通孔,接液板与填料区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进风口;接液板远离填料区的一侧在脱气塔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原有的外部加碱中和装置集成到脱气塔内,使得整个结构外形尺寸大大减小,降低成本;防止鼓入脱气塔内腔的气体从脱气塔排水口外泄,进而提高了脱气效率。

A degassing device for membran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处理工艺是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反渗透膜能有效拦截垃圾渗滤液(也称为原液)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但对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无任何拦截作用,因此,在垃圾渗滤液经过反渗透膜处理过后的产水中仍然会含有原液中所溶解的各类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氮等。为此,在反渗透处理工艺后常常增加脱气塔来吹脱反渗透工艺产水中溶解的气体,尤其是吹脱产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求使得经过脱气塔吹脱后的产水的PH能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一般要求为PH为6至9)。目前,经过不断的发展,涌现出了两类脱气塔,第一类脱气塔利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气体溶解度不同,通过调节脱气塔内压力和温度使得液体中气体挥发出来;第二类脱气采用吹脱法,即将待脱气的水流与人为制造的空气流相对流动,在空气流与水流接触时,将水流中的气体带走。在目前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常常使用第二类脱气塔,并且在脱气塔后边增加碱中和装置来进一步保证对二氧化碳的脱除和产水PH的达标。现有的采用吹脱原理的脱气塔主要方案为待脱气的水流从上往下流动,空气从下往上流动,二者在中部的填料层充分接触(填料主要作用是让水流在填料表面形成水膜,以便增加水流和空气的接触面积),空气往上端排出,在接触时带走水流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在脱气塔的底部设置较大的水箱,让经过脱气的水流掉入水箱,并在水箱中加碱,通过外部泵打循环的方式来搅拌水箱中的水,以便进一步保证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产水的PH。然而现有技术中上部脱气和下部加碱中和装置相互独立,使得整个装置的外形尺寸和占地面积增大,致使成本增加;其次鼓风机鼓入脱气塔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脱气塔排水口排走,从而使得在填料层与水流接触的空气量减小,进而使得脱气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防止鼓入脱气塔内腔的气体从脱气塔排水口外泄,进而提高脱气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包括脱气塔,脱气塔包括底板,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在远离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雨帽,该雨帽带有出气孔;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在脱气塔内部依次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布水器,布水器朝向远离雨帽的一端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区,雨帽与布水器之间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汽水分离器;底板上在脱气塔内部安装有混合器外管,混合器外管的底部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形槽,在混合器外管外围还设置有外排挡环,该外排挡环固定在底板上;混合器外管上设置有接液板,该接液板与脱气塔内部固定连接,其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器外管的通孔,接液板与填料区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接液板远离填料区的一侧在脱气塔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可选的,接液板与填料区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加药接头,用于添加药剂,混合器外管的内腔上设有混合器导流叶片,用于搅拌混合。可选的,外排挡环高度不超过混合器外管内的混合器叶片的高度。可选的,填料区包括与脱气塔内部固定连接的格栅板以及设置在格栅板上的填料。可选的,填料区靠近格栅板的一端在筒体上还开设有填料出口,布水器与汽水分离器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填料入口。可选的,填料为磁环或多面体空心球。可选的,雨帽与汽水分离器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检修口。可选的,出水口设置在筒体上,保证出水口在筒体上的位置低于外排挡环的高度,或设置在底板上,保证出水口周向分布在外排挡环与筒体之间。可选的,外排挡环的外壁上设有传感器接头,用于安装传感器进而控制加药接头处的加药量。可选的,传感器接头外套有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外排挡环的外壁和筒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设有加药接头、传感器接头和混合器导流叶片,将原有的外部加碱中和装置集成到脱气塔内,使得整个结构外形尺寸大大减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脱气塔增加了外排挡环,在脱气塔内腔接液板与其外排口之间形成了水密封环,防止鼓入脱气塔内腔的气体从脱气塔排水口外泄,进而提高了脱气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加药接头1、接液板2、外排口3、外排挡环4、底板5、传感器接头6、连接管7、混合器外管8、混合器导流叶片9、进风口10、格栅板11、筒体12、填料13、汽水分离器14、出气孔15、雨帽16、检修口17、填料入口18、填料出口19、加强筋20、布水器21、进水管22、进水口2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为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包括脱气塔,脱气塔包括底板5,该底板5上固定连接有筒体12,该底板5与筒体12连接位置还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20,筒体12在远离底板5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雨帽16,该雨帽16带有出气孔15;筒体12上开设有进水口23,用于将待脱气的液体引进脱气塔内腔,该进水口23在脱气塔内部依次连接有进水管22以及布水器21,布水器21朝向远离雨帽16的一端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填料13区,填料13区包括与脱气塔内部固定连接的格栅板11以及设置在格栅板11上的填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气塔,所述脱气塔包括底板,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在远离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雨帽,该雨帽带有出气孔;/n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在脱气塔内部依次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朝向远离雨帽的一端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区,雨帽与布水器之间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汽水分离器;/n所述底板上在脱气塔内部安装有混合器外管,所述混合器外管的底部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形槽,在混合器外管外围还设置有外排挡环,该外排挡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n所述混合器外管上设置有接液板,该接液板与脱气塔内部固定连接,其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器外管的通孔,所述接液板与所述填料区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n所述接液板远离填料区的一侧在脱气塔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气塔,所述脱气塔包括底板,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在远离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雨帽,该雨帽带有出气孔;
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在脱气塔内部依次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朝向远离雨帽的一端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区,雨帽与布水器之间在脱气塔内部设置有汽水分离器;
所述底板上在脱气塔内部安装有混合器外管,所述混合器外管的底部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形槽,在混合器外管外围还设置有外排挡环,该外排挡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混合器外管上设置有接液板,该接液板与脱气塔内部固定连接,其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器外管的通孔,所述接液板与所述填料区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所述接液板远离填料区的一侧在脱气塔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板与填料区之间在筒体上还开设有加药接头,用于添加药剂,所述混合器外管的内腔上设有混合器导流叶片,用于搅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系统用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挡环高度不超过混合器外管内的混合器叶片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良徐代平张云孟刘洋龙威陈艳陈果皮俊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