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675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设于地下的密封舱,设于密封舱内的岸电桩,控制岸电桩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密封舱顶部的密封盖,所述岸电桩上设置有控制板和船舶供电电路,控制板和升降装置通过网络与中心服务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充电桩设于地下,可以降低充电桩的安全隐患,防止人为或自然环境的对充电桩的破坏,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码头的清洁美观;设有遥信电路和控制电路,提高充电桩控制的安全性。

A kind of ubiquitous and interconnected lifting intelligent shore pow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
技术介绍
内河港口简易低压岸电装置用于港口或码头停靠船舶接用岸电,适用于低压上船类型的岸电连接——受电船舶船上电制为220V/50Hz。船舶在靠泊期间,通过接用岸电实现船上照明和生活用电,代替传统的柴油机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港口的目标。当前主流的码头供电设备一般是立式岸电桩或者岸电箱(船舶岸电配电箱)的形式。这些充电桩安装于地面上,在实际使用中长时间暴露于外部环境中,难免遭受风吹雨淋,易出现充电桩着火,漏电等安全隐患,导致桩体破坏率高、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埋设在地下,使用时充电桩抬升到地表的泛在互联升降式的智能岸电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设于地下的密封舱,设于密封舱内的岸电桩,控制岸电桩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密封舱顶部的密封盖,所述岸电桩上设置有控制板和船舶供电电路,控制板和升降装置通过网络与中心服务器相连。控制板控制升降装置工作,当需要使用充电桩时,中心服务器下发指令使升降装置上升,将充电桩抬升至地表,然后通过船舶供电电路给船舶供电。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包括电源电路、主控芯片、网络通信电路、遥信电路、触控屏电路、读卡器电路、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充电控制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外部交流电为控制板供电,所述网络通信电路、遥信电路、触控屏电路、读卡器电路、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充电控制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均与主控芯片相连。网络通信电路使控制板能够与中心服务器通信,遥信电路提供紧停按钮和复位按钮,触控屏电路提供交流界面,便于用户操作和获取充电信息,读卡器电路用于收取充电费用,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充电控制检测电路提供CC(连接检测线)和CP(控制检测线),控制电路控制船舶供电电路通断。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船舶供电电路包括交流充电电路和充电头,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包括设置在交流电线路上的空开QF1、防浪涌保护器SPD1、电量表PJ1和接触器KM1常开触头,所述电量表通过485电路与主控芯片相连,接触器KM1与控制电路相连。电量表PJ1检测充电所用电量并将用电量信息传输给主控芯片,有主控芯片进行费用计算。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遥信电路包括紧停按钮KEY1、复位按钮RST1及分别紧停按钮KEY1和复位按钮RST1两端的若干路遥信子电路,所述遥信子电路包括光耦U10、电阻R75和R33,所述光耦U10第一管脚接电源VCC12_ISO,光耦U10第二管脚接电阻R75第一端,电阻R75第二端接紧停按钮KEY1和复位按钮RST1两者中一者的一端,光耦U10第三管脚接地GND,光耦U10第四管脚分别接主控芯片IO口和电阻R33第一端,电阻R33第二端接电源VCC3.3V。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包括光耦U16、电阻R95和R96,所述光耦第一管脚接电阻R96第一端,电阻R96第二端接电源12V-A,光耦U16第二管脚引出导线作为充电头中的连接检测线,光耦U16第三管脚接地,光耦U16第四管脚分别接主控芯片IO口和电阻R95第一端,电阻R95第二端接电源VCC3.3V。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控制检测电路包括隔离器U19、模拟开关U18、运放U20、光耦U22、运放U24A、电容C72、C73、C74、C86、C93、C94,电阻R101、R106、R110、R107、R102、R105、R108、R103、R104和二极管D33,所述隔离器U19第三管脚与主控芯片IO口相连,隔离器U19第六管脚与模拟开关U18第六管相连,模拟开关U18第一管脚接电阻R101第一端,电阻R101第二端接二极管D33阳极,电阻R101第二端还引出有导线作为充电头中的控制检测线,二极管D33阴极分别接电阻R106第一端和电容C94第一端,电阻R106第二端分别接电阻R110第一端、电容C86第一端和电阻R107第一端,电阻R107第二端分别接电容C74第一端和运放U20第三管脚,电容C94第二端、电阻R110第二端、电容C86第二端和电容C74第二端均接地GND-A,运放U20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均与电阻R102第一端相连,电阻R102第二端分别与运放U20第六管脚和光耦U22第三管脚相连,电容C93与电阻R102并联,运放U20第七管脚接电阻R105第一端吗,电阻R105第二端接光耦U22第一管脚,光耦U22第六管脚分别接电阻R108第一端、电容C73第一端和运放U24A反相输入端,光耦U22第五管脚分别接地GND和运放U24A正相输入端,运放U24A输出端、电容C73第二端和电阻R108第二端均与电阻R103第一端相连,电阻R103第二端分别接电容C72第一端、电阻R104第一端和主控芯片IO口,电阻R104和电容C72均接地GND。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1、场效应管Q1、电阻R87、电阻R88、稳压管D27和接触器KM1,所述电阻R87第一端接主控芯片IO口,电阻R87第二端分别接电阻R88第二端和场效应管Q1栅极,电阻R88第二端和场效应管Q1源极均接地GND,场效应管Q1漏极分别接继电器K1线圈第一端和稳压器D27阳极,继电器K1线圈第二端和稳压器D27阴极均接电源5V,继电器K1触头第一端接接触器KM1线圈第一端,线圈KM1第二端接火线L,继电器K1触头第二端接零线N。主控芯片控制场效应管导通,场效应管控制继电器线圈通道,继电器控制接触器线圈通电,接触器触头控制船舶供电电路导通,控制电路与遥信电路结合提高了充电桩控制的安全性。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铁电存储电路、温度测量电路和时钟电路,所述铁电存储电路、温度测量电路和时钟电路均与主控芯片相连。铁电存储电路用于存储充电桩的使用记录,温度测量电路检测充电桩温度,避免发生火灾,时钟电路为主控芯片提高时钟信号。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二维码。使用户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充电操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充电桩设于地下,可以降低充电桩的安全隐患,防止人为或自然环境的对充电桩的破坏,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码头的清洁美观;设有遥信电路和控制电路,提高充电桩控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板的一种外部电路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源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指示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连接检测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控制检测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遥信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有线网络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试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读卡器电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中心服务器(1),设于地下的密封舱,设于密封舱内的岸电桩,控制岸电桩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密封舱顶部的密封盖,所述岸电桩上设置有控制板(2)和船舶供电电路(3),控制板和升降装置(4)通过网络与中心服务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中心服务器(1),设于地下的密封舱,设于密封舱内的岸电桩,控制岸电桩升降的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密封舱顶部的密封盖,所述岸电桩上设置有控制板(2)和船舶供电电路(3),控制板和升降装置(4)通过网络与中心服务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板包括电源电路、主控芯片、网络通信电路、遥信电路、触控屏电路、读卡器电路、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充电控制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外部交流电为控制板供电,所述网络通信电路、遥信电路、触控屏电路、读卡器电路、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充电控制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均与主控芯片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船舶供电电路包括交流充电电路和充电头,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包括设置在交流电线路上的空开QF1、防浪涌保护器SPD1、电量表PJ1和接触器KM1常开触头,所述电量表通过485电路与主控芯片相连,接触器KM1与控制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遥信电路包括紧停按钮KEY1、复位按钮RST1及分别设置在紧停按钮KEY1和复位按钮RST1两端的若干路遥信子电路,所述遥信子电路包括光耦U10、电阻R75和R33,所述光耦U10第一管脚接电源VCC12_ISO,光耦U10第二管脚接电阻R75第一端,电阻R75第二端接紧停按钮KEY1和复位按钮RST1两者中一者的一端,光耦U10第三管脚接地GND,光耦U10第四管脚分别接主控芯片IO口和电阻R33第一端,电阻R33第二端接电源VCC3.3V。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充电连接检测电路包括光耦U16、电阻R95和R96,所述光耦第一管脚接电阻R96第一端,电阻R96第二端接电源12V-A,光耦U16第二管脚引出导线作为充电头中的连接检测线,光耦U16第三管脚接地,光耦U16第四管脚分别接主控芯片IO口和电阻R95第一端,电阻R95第二端接电源VCC3.3V。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泛在互联的升降式智能岸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充电控制检测电路包括隔离器U19、模拟开关U18、运放U20、光耦U22、运放U24A、电容C72、C73、C74、C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峰卢峰郑松松周佩祥陈士俊方亮吴恒超郭旺徐淦荣沈晓斌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