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德贵专利>正文

果蔬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43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药领域内一种果蔬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该果蔬杀虫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32~55%的胺菊酯、10~14%的丁醚脲、6~14%的苯酚、2~5%的硼酸、20~32%的乙醇及0.5~1.5%的香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果蔬杀虫剂具有无公害、杀虫谱广、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少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对环境友好、适用性强等优点。

Fruit and vegetable insecticide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蔬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蔬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蔬菜、果树、花卉等经济植物面积越来越大。这些植物上的叶螨类害虫和鳞翅目害虫(小菜蛾、尺蠖等)为害比较严重,成为生产上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出现食用农药含量超标的蔬菜中毒事件已不在少数日常家居使用的杀虫剂对农作物中的害虫作用不大,而农作物杀虫剂由于其毒性大,不适合家庭使用,从绿色、环保、生态来说,都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公害、杀虫谱广、对环境友好的果蔬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果蔬杀虫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32~55%的胺菊酯、10~14%的丁醚脲、6~14%的苯酚、2~5%的硼酸、20~32%的乙醇及0.5~1.5%的香精。本专利技术的果蔬杀虫剂具有无公害、杀虫谱广、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少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对环境友好、适用性强等优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50%的胺菊酯、12%的丁醚脲、8%的苯酚、3%的硼酸、26%的乙醇及1%的香精,以达到更好地杀虫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果蔬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比例将胺菊酯、丁醚脲、苯酚、硼酸,乙醇及香精按先后顺序倒入搅拌机中搅拌1.5~2.5小时,然后用灌装机将药液装入容器密封并进行包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果蔬杀虫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34.5%的胺菊酯、14%的丁醚脲、14%的苯酚、5%的硼酸、32%的乙醇及0.5%的香精。将上述原料按先后顺序倒入搅拌机中搅拌1.5小时,然后用灌装机将药液装入容器密封装入容器。产品经田间药效试验,稀释300倍喷杀菜青虫(三龄内),杀虫效果为80%。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果蔬杀虫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55%的胺菊酯、10%的丁醚脲、6%的苯酚、2%的硼酸、25.5%的乙醇及1.5%的香精。将上述原料按先后顺序倒入搅拌机中搅拌2小时,然后用灌装机将药液装入容器密封装入容器。产品经田间药效试验,稀释400倍喷杀菜青虫(三龄内),杀虫效果为90%。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果蔬杀虫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50%的胺菊酯、12%的丁醚脲、8%的苯酚、3%的硼酸、26%的乙醇及1%的香精。将上述原料按先后顺序倒入搅拌机中搅拌2.5小时,然后用灌装机将药液装入容器密封装入容器。产品经田间药效试验,稀释500倍喷杀菜青虫(三龄内),杀虫效果为98%,,毒性检测数据为LD50=5930mg/kg,按此配比制成的农药杀虫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32~55%的胺菊酯、10~14%的丁醚脲、6~14%的苯酚、2~5%的硼酸、20~32%的乙醇及0.5~1.5%的香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32~55%的胺菊酯、10~14%的丁醚脲、6~14%的苯酚、2~5%的硼酸、20~32%的乙醇及0.5~1.5%的香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生产而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褚德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