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41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根立架,在立架上端设置有绑扎缺口,在立架上端设置有将绑扎缺口包覆的遮阳网,在绑扎缺口处设置有用以固定遮阳网的绑扎机构,在遮阳网下方吊设有位于畦沟上方的重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减少水平支架或铁丝的使用,并能引导雨水聚集在畦沟上方,引导水滴滴落到畦沟内,防止雨水在田畦上方聚集,避免聚集的雨水滴落到畦面上对田畦面上的食用菌造成伤害,同时也适用蔬菜遮荫棚。

A sunshade for mushroom planting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在种植时,需要搭设遮阳棚。现有的遮阳棚在搭设时,一种方式是先搭设竖直的立架,在立架搭好后还需要在立架上端搭设横向立架,接着将遮阳网铺到横向立架上,再使用绑带将遮阳网绑到横向支架上,通过该方法进行搭设遮阳棚需要搭设横向支架,耗费材料和人力,增加成本;另一种方式是在立架顶端开设小孔,搭设好竖直立架之后,再使用铁丝穿过小孔,将相邻两个立架连接在一起,该种方式需要对每个立架进行钻孔,再使用铁丝将相邻的立架进行绑扎,该种方法较费时费力。同时在下雨时,雨水聚集会使遮阳网形成一个下陷的聚集池,由于遮阳网下陷,雨水会进一步在聚集池上聚集,该聚集池形成的部位随机,若该聚集池形成在田畦上方,则滴落的雨水会对种植在田畦上的食用菌造成伤害和减产,若该聚集池形成在畦沟上方,则滴落的雨水则能避开食用菌,避免对食用菌产生破坏,并能便于雨水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及其工作方法,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减少水平支架或铁丝的使用,降低成本,并能引导雨水聚集在畦沟上方,引导水滴滴落到畦沟内,防止雨水在田畦上方聚集,避免聚集的雨水滴落到畦面上,对田畦面上的食用菌造成伤害和减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根立架,在立架上端设置有绑扎缺口,在立架上端设置有将绑扎缺口包覆的遮阳网,在绑扎缺口处设置有用以固定遮阳网的绑扎机构,在遮阳网下方吊设有位于畦沟上方的重物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绑扎机构为扎带。进一步的,所述重物机构为水瓶,在水瓶上捆绑有绑绳。进一步的,所述立架包括设置于四周的外围架,在外围架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内围架。进一步的,相邻外围架之间设置有固定铁丝,固定铁丝绑扎在外围架上,在每根外围架上还绑扎有防倒铁丝,防倒铁丝一端绑扎在外围架的绑扎缺口处,防倒铁丝另一端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第一固定座。进一步的,相邻立架之间的距离为2.5~2.8米。进一步的,重物机构的重量为0.5~0.6Kg。进一步的,所述立架为细毛竹立柱。进一步的,在遮阳网上端面设置有防止遮阳网被风吹起向上大幅晃动的压绳,压绳两端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第二固定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的制作方法,包括食用菌种植遮阳棚:(1)选用细毛竹,将毛竹切割成高度2.2~2.4m的毛竹立柱作为立架,使用锯子在每根支架上端锯出深度为0.6~1cm的斜缺口作为绑扎缺口;(2)使用钻孔机在畦间钻孔,选用直径6cm钻头,钻孔深度为40cm,相邻孔洞之间的距离为2.5~2.8米;(3)将立架打入钻好的孔洞内,使用铁丝对外围架进行绑扎,铁丝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根外围固定桩上;(4)选用四针遮阳网将遮阳网覆盖到立架上端部,使遮阳网将绑扎缺口也覆盖住,使用扎带将遮阳网固定在绑扎缺口内;(5)选用重量为0.5~0.6Kg的重物机构,使用绑绳将重物机构绑到遮阳网下端,并使重物机构位于畦沟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通过在立架上设置绑扎缺口,既能实现对遮阳网的固定绑扎,减少水平支架或铁丝的使用,进而降低搭建大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畦沟上方的遮阳网上垂钓重物,在下雨时将雨水引导到畦沟上方的遮阳网上聚集滴落,进而防止雨水在田畦上方聚集,避免聚集的雨水对种植在田畦上的食用菌和田畦产生破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倒铁丝的固定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绳的固定示意图;图中:100-立架;110-绑扎缺口;120-外围架;121-防倒铁丝;122-第一固定座;130-内围架;140-固定铁丝;200-遮阳网;300-绑扎机构;400-重物机构;410-水瓶;420-绑绳;500-田畦;600-畦沟;700-压绳;710-第二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根立架,在立架上端设置有绑扎缺口,在立架上端设置有将绑扎缺口包覆的遮阳网,在绑扎缺口处设置有用以固定遮阳网的绑扎机构,在遮阳网下方吊设有位于畦沟上方的重物机构。绑扎缺口最上端与立架顶端之间的距离为3~5cm,绑扎缺口的深度为0.6~1cm,为斜削缺口;遮阳网通过绑扎机构绑在立架上端的绑扎缺口处;重物机构吊装在畦沟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绑扎机构为扎带。本实施例中,所述重物机构为水瓶,在水瓶上捆绑有绑绳。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架包括设置于四周的外围架,在外围架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内围架。外围架使用直径5~6cm的立架,内围架使用直径3~5cm的立架。本实施例中,相邻外围架之间设置有固定铁丝,固定铁丝绑扎在外围架上,在每根外围架上还绑扎有防倒铁丝,防倒铁丝一端绑扎在外围架的绑扎缺口处,防倒铁丝另一端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第一固定座。通过固定铁丝将相邻的外围架连接为一体,再通过防倒铁丝进一步对外围架进行固定,防止外围架在台风来临时倾倒。本实施例中,相邻立架之间的距离为2.5~2.8米。本实施例中,重物机构的重量为0.5~0.6Kg。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架为细毛竹立柱。本实施例中,在遮阳网上端面设置有防止遮阳网被风吹起向上大幅晃动的压绳,压绳两端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第二固定座。在使用过程中,若有风吹来,会使遮阳网上下晃动,通过压绳压在遮阳网上端面,再将压绳固定在遮阳棚两侧的地面上,既能实现防止遮阳网大幅度晃动。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的制作方法,包括食用菌种植遮阳棚:(1)选用细毛竹,将毛竹切割成高度2.2~2.4m的毛竹立柱作为立架,使用锯子在每根支架上端锯出深度为0.6~1cm的斜缺口作为绑扎缺口;(2)使用钻孔机在畦间钻孔,选用直径6cm钻头,钻孔深度为40cm,相邻孔洞之间的距离为2.5~2.8米;(3)将立架打入钻好的孔洞内,使用铁丝对外围架进行绑扎,铁丝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根外围固定桩上;(4)选用四针遮阳网将遮阳网覆盖到立架上端部,使遮阳网将绑扎缺口也覆盖住,使用扎带将遮阳网固定在绑扎缺口内;(5)选用重量为0.5~0.6Kg的重物机构,使用绑绳将重物机构绑到遮阳网下端,并使重物机构位于畦沟上方。上述操作流程及软硬件配置,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根立架,其特征在于:在立架上端设置有绑扎缺口,在立架上端设置有将绑扎缺口包覆的遮阳网,在绑扎缺口处设置有用以固定遮阳网的绑扎机构,在遮阳网下方吊设有位于畦沟上方的重物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包括若干根立架,其特征在于:在立架上端设置有绑扎缺口,在立架上端设置有将绑扎缺口包覆的遮阳网,在绑扎缺口处设置有用以固定遮阳网的绑扎机构,在遮阳网下方吊设有位于畦沟上方的重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机构为扎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机构为水瓶,在水瓶上捆绑有绑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包括设置于四周的外围架,在外围架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内围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相邻外围架之间设置有固定铁丝,固定铁丝绑扎在外围架上,在每根外围架上还绑扎有防倒铁丝,防倒铁丝一端绑扎在外围架的绑扎缺口处,防倒铁丝另一端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第一固定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菌种植遮阳棚,其特征在于:相邻立架之间的距离为2.5~2.8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种植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戎斌林陈强高允旺谢斯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