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346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视背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和升降装置,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装载箱以及若干个升降杆,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装载箱内,每个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板本体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启动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升降杆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复合板本体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视机升降,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调节电视机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高度要求,进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A kind of TV aluminum plastic composit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
本技术涉及电视背板
,尤其是指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
技术介绍
电视机背部的板材很多选用铝塑复合板,主要起装载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电视机铝塑复合板都是通过支架固定于墙面上或者与支撑脚连接从而将电视放置于桌面上,以上两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的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快捷,但是却使电视机的高度固定不变,而用户的身高却千差百异,导致不同的用户对电视机高度的要求也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和升降装置,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装载箱以及若干个升降杆,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装载箱内,每个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板本体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两个驱动齿轮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装载箱上的导筒,所述升降杆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升降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导筒中,每个所述升降杆经过不同的所述导筒进入装载箱中,每个所述升降杆进入所述装载箱的一端均设有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驱动齿轮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自锁单元电机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装载箱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自锁单元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自锁单元包括均转动设置于所述装载箱内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单片机模块、红外信号接收模块以及外置的红外遥控器,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遥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模块连接。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升降杆远离所述装载箱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复合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板本体均为铝塑板。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板本体的表面均经过拉丝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启动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升降杆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复合板本体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视机升降,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调节电视机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高度要求,进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载箱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分别为:1、复合板本体;2、装载箱;3、升降杆;4、驱动齿轮;5、导筒;6、齿条;7、转动轴;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蜗轮;11、蜗杆;12、电视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和升降装置,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装载箱2以及若干个升降杆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装载箱2内,每个所述升降杆3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板本体1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升降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启动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3上下移动,升降杆3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复合板本体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视机12升降,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调节电视机12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高度要求,进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两个驱动齿轮4以及两个设置于装载箱2上的导筒5,所述升降杆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升降杆(3)滑动穿设于所述导筒(5)中,每个所述升降杆3经过不同的所述导筒5进入装载箱2中,每个所述升降杆3进入所述装载箱2的一端均设有齿条6,所述驱动齿轮4与所述齿条6啮合,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驱动齿轮4转动。启动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驱动两个驱动齿轮4转动,驱动齿轮4通过齿条6带动两个升降杆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电视机12的上下运动。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自锁单元、电机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装载箱2内的转动轴7、,电机在附图中未表示出,所述转动轴7两端分别一个所述驱动齿轮4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8套设于所述转动轴7,所述第二锥齿轮9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9通过自锁单元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自锁单元驱动转动轴7转动,转动轴7的转动带动两个驱动齿轮4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组件驱动两个驱动齿轮4转动的功能。所述自锁单元包括均转动设置于所述装载箱2内的蜗轮10和蜗杆11,所述蜗轮10与第二锥齿轮9传动连接,所述蜗杆11与所述蜗轮10啮合,所述蜗杆11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蜗轮10与蜗杆11的啮合具有自锁特性,可以避免发生电视机12因为自身重量使得两个驱动齿轮4转动而发生自行下降的现象,进而对电视机12进行保护。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单片机模块、红外信号接收模块以及外置的红外遥控器,所述单片机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遥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模块连接。当用户需要控制电视机12升降时,使用红外遥控器箱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发送指令,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指令后,便会将指令转发到单片机控制模块中,然后单片机控制模块便会控制电机转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近程控制电视机12的升降,更具智能化。每个所述升降杆3远离所述装载箱2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复合板连接。如此设置,使得两个升降杆3与复合板本体1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对电视机12的安装有更多选择。所述复合板本体1均为铝塑板。如此设置,使得复合本体具有较佳的防火性能,同时还具有较佳的经济性和稳固性。所述复合板本体1的表面均经过拉丝处理。使用拉丝工艺处理,可以增强复合板本体1的表面的美观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板本体(1)和升降装置,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装载箱(2)以及若干个升降杆(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装载箱(2)内,每个所述升降杆(3)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板本体(1)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升降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板本体(1)和升降装置,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装载箱(2)以及若干个升降杆(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装载箱(2)内,每个所述升降杆(3)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板本体(1)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升降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两个驱动齿轮(4)以及两个设置于所述装载箱(2)上的导筒(5),所述升降杆(3)的数量设为两个,所述升降杆(3)滑动穿设于所述导筒(5)中,每个所述升降杆(3)经过不同的所述导筒(5)进入装载箱(2)中,每个所述升降杆(3)进入所述装载箱(2)的一端均设有齿条(6),所述驱动齿轮(4)与所述齿条(6)啮合,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驱动齿轮(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视机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自锁单元、电机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装载箱(2)内的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驱动齿轮(4)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8)套设于所述转动轴(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作政邢锦罗奕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尔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