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25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23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的上部均同时通过铰接座连接对应的保护壳内壁的两侧,安装板的外侧能分别与对应的保护壳内壁的两侧紧密接触配合,安装板的内侧分别开设矩形的安装槽,保护壳内设有锂电池组,锂电池组的两侧能够分别卡入至对应的安装槽内,锂电池组的顶面固定安装保护电路板;保护壳顶面设有保护板,保护板底面的四角和保护壳顶面之间均通过安装装置连接。当需要将锂电池组取出时,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保护壳和锂电池组前侧后侧之间的缝隙,将锂电池组向上取出,取出过程中保护电路板始终朝上,能够避免保护电路板挤压,从而保证保护电路板的安全。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lithium battery and protective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保护板
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近几年的动力锂电池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材料技术改进上,或价格的优势,都有相当大的突破,因此它也为多并多串打下坚实的基础。替代铅酸电池的时代越来越近。锂电池保护电路板用于减少串联锂电池组的损坏,提升使用寿命,但市面上现有的锂电池组和保护电路板的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能较差,散热性能不佳,且现有保护设备的内壁多与锂电池组紧密贴合,在放置锂电池组时,锂电池组的外周与保护设备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对锂电池组造成损坏,安装较为不便,且锂电池组的取出较为费事,需要将锂电池组从防护设备内倒出,故现设计一种便于锂电池组安装取出的、避免锂电池组损坏且稳定性、散热功能更好的新型安全防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的上部均同时通过铰接座连接对应的保护壳内壁的两侧,安装板的外侧能分别与对应的保护壳内壁的两侧紧密接触配合,安装板的内侧分别开设矩形的安装槽,保护壳内设有锂电池组,锂电池组的两侧能够分别卡入至对应的安装槽内,锂电池组的顶面固定安装保护电路板;保护壳顶面设有保护板,保护板底面的四角和保护壳顶面之间均通过安装装置连接,保护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加固板,加固板底面的两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所述的安装装置包括螺栓,保护板顶面的四角分别开设通透通孔,通孔内分别设有螺栓,螺栓螺母的底面能够分别与保护板的顶面接触配合,保护壳顶面的四角分别开设螺孔,螺孔的竖向中心线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通孔的竖向中心线共线,螺栓的螺柱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孔螺纹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所述的通孔内壁的上侧分别开设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面均与外界相通,螺栓螺母能够分别卡入至对应的环形槽内,螺栓螺母顶面的水平位置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保护板顶面水平位置的下侧。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所述的通孔内壁的内周分别开设环形的限位槽,螺栓螺柱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环形的限位板,限位板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限位板的顶面和底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槽内壁的顶面和底面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所述的安装槽内壁均设有导热散热层,导热散热层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所述的保护板的外壁均匀镀有耐老化膜,耐老化膜采用聚碳酸酯薄膜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新型设备在未放置锂电池组的状态下时,在铰接座的作用力下安装板的内侧平行于保护壳内壁的底面,安装槽的开口朝上,工作人员将锂电池组放置在保护壳内,保护电路板的方向朝上,锂电池组的底面与安装板的内侧接触配合,锂电池组给安装板一个向下的力,安装板向保护壳内翻折的同时,锂电池组继续向保护壳内运动,锂电池组的两侧卡入至安装槽内,锂电池组在安装过程中与外界的摩擦接触面较小,能够避免锂电池组在安装过程中造成损坏变形,锂电池组顶面和底面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槽内壁的顶面和底面接触配合,能够对锂电池组的竖向位置进行限定,安装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同时与锂电池组前面和背面的两侧接触配合,能够对锂电池组的纵向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锂电池组在保护壳内晃动,同时避免锂电池组的外周与保护壳内壁接触摩擦,产生机械损伤;锂电池组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将保护板放置在保护壳上,加固板底面的两侧能够与安装板的顶面接触配合,保证安装板的外侧与保护壳内壁的两侧紧密贴合,避免安装板晃动对锂电池组产生挤压,增加锂电池组放置的安全性,然后工作人员将保护壳与保护板之间通过安装装置连接,即可完成本新型设备的组装;在锂电池组工作的过程中,锂电池组的外周与保护壳之间的缝隙能够保证锂电池组周围空气的流通,保证锂电池组的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小锂电池组与保护壳之间的机械摩擦,进而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将锂电池组取出时,工作人员将手伸入保护壳和锂电池组前侧后侧之间的缝隙,将锂电池组向上取出,取出过程中保护电路板始终朝上,能够避免保护电路板挤压,从而保证保护电路板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锂电池组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图所示,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外侧的上部均同时通过铰接座3连接对应的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安装板2的外侧能分别与对应的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紧密接触配合,安装板2的内侧分别开设矩形的安装槽4,保护壳1内设有锂电池组5,锂电池组5的两侧能够分别卡入至对应的安装槽4内,锂电池组5的顶面固定安装保护电路板6;保护壳1顶面设有保护板7,保护板7底面的四角和保护壳1顶面之间均通过安装装置连接,保护板7的底面固定安装加固板8,加固板8底面的两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2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本新型设备在未放置锂电池组6的状态下时,在铰接座3的作用力下安装板2的内侧平行于保护壳1内壁的底面,安装槽4的开口朝上,工作人员将锂电池组5放置在保护壳1内,保护电路板6的方向朝上,锂电池组5的底面与安装板2的内侧接触配合,锂电池组5给安装板2一个向下的力,安装板2向保护壳1内翻折的同时,锂电池组5继续向保护壳1内运动,锂电池组5的两侧卡入至安装槽4内,锂电池组5在安装过程中与外界的摩擦接触面较小,能够避免锂电池组5在安装过程中造成损坏变形,锂电池组5顶面和底面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槽4内壁的顶面和底面接触配合,能够对锂电池组6的竖向位置进行限定,安装槽4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同时与锂电池组5前面和背面的两侧接触配合,能够对锂电池组5的纵向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锂电池组5在保护壳1内晃动,同时避免锂电池组5的外周与保护壳1内壁接触摩擦,产生机械损伤;锂电池组5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将保护板7放置在保护壳1上,加固板8底面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外侧的上部均同时通过铰接座(3)连接对应的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安装板(2)的外侧能分别与对应的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紧密接触配合,安装板(2)的内侧分别开设矩形的安装槽(4),保护壳(1)内设有锂电池组(5),锂电池组(5)的两侧能够分别卡入至对应的安装槽(4)内,锂电池组(5)的顶面固定安装保护电路板(6);保护壳(1)顶面设有保护板(7),保护板(7)底面的四角和保护壳(1)顶面之间均通过安装装置连接,保护板(7)的底面固定安装加固板(8),加固板(8)底面的两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2)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外侧的上部均同时通过铰接座(3)连接对应的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安装板(2)的外侧能分别与对应的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紧密接触配合,安装板(2)的内侧分别开设矩形的安装槽(4),保护壳(1)内设有锂电池组(5),锂电池组(5)的两侧能够分别卡入至对应的安装槽(4)内,锂电池组(5)的顶面固定安装保护电路板(6);保护壳(1)顶面设有保护板(7),保护板(7)底面的四角和保护壳(1)顶面之间均通过安装装置连接,保护板(7)的底面固定安装加固板(8),加固板(8)底面的两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板(2)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锂电池和防护电路板的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装置包括螺栓(11),保护板(7)顶面的四角分别开设通透通孔(10),通孔(10)内分别设有螺栓(11),螺栓(11)螺母的底面能够分别与保护板(7)的顶面接触配合,保护壳(1)顶面的四角分别开设螺孔(12),螺孔(12)的竖向中心线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通孔(10)的竖向中心线共线,螺栓(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益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