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23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储能轴、拐臂、储能电机、电磁铁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与第一储能齿轮连接第二储能齿轮,设置于储能轴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储能轴上设有随该储能轴同步转动的凸轮,储能轴一端部与拐臂连接,拐臂与储能弹簧底部连接,储能弹簧顶部与固定件连接,该储能弹簧释放能量时拐臂随储能轴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能结构简单,无需电子元件,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
本技术涉及真空断路器
,具体涉及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断路器都具有自动合闸功能,基本工作原理都是预先储存一个弹性能量,一旦需要合闸,就释放弹性能量,使弹性能量驱动相应机构完成合闸,但目前现有的真空断路器设备都是通过电子元件或复杂的机械结构来约束弹簧的弹性能量,电子元件价格高且以损坏,复杂机械结构加工难度大,部分零件精度需要高精度,加工水平有限,影响断路器的正常使用,易造成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用于简化真空断路器中的采用复杂机械结构或电子元件来约束弹簧的弹性能量,采用单弹簧结构,减少多余的零部件,采用机械约束代替电子元件,节约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储能轴、拐臂、储能电机、电磁铁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7)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9)、储能轴(26)、拐臂(14)、储能电机(6)、电磁铁(27)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11)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12),与第一储能齿轮(12)连接的第二储能齿轮(13),设置于储能轴(26)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28),储能轴(26)上设有随该储能轴(26)同步转动的凸轮(18),储能轴(26)一端部与拐臂(14)连接,拐臂(14)与储能弹簧(9)底部连接,储能弹簧(9)顶部与固...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包括操作机构、壳体(7)和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弹簧(9)、储能轴(26)、拐臂(14)、储能电机(6)、电磁铁(27)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储能齿轮包括与主动齿轮(11)齿合的第一储能齿轮(12),与第一储能齿轮(12)连接的第二储能齿轮(13),设置于储能轴(26)上且与第二储能齿轮(13)齿合的第三储能齿轮(28),储能轴(26)上设有随该储能轴(26)同步转动的凸轮(18),储能轴(26)一端部与拐臂(14)连接,拐臂(14)与储能弹簧(9)底部连接,储能弹簧(9)顶部与固定件(8)连接,该储能弹簧(9)释放能量时拐臂(14)随储能轴(26)同步转动;
储存能量时,储能轴(26)转动带动拐臂(14)向下转动并逐渐拉开储能弹簧(9),拐臂(14)转过最低点后,凸轮(18)转到最高点处与电磁铁(27)吸合使储能轴(26)停止转动;
释放能量时,电磁铁(27)断电,释放凸轮(18),储能弹簧(9)收缩,拉动拐臂(1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储能轴(26)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真空断路器改进型单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3)包括真空灭弧室(4)、固封极柱(301)、上导电杆(1)、下导电杆(2)和绝缘拉杆(5),所述真空灭弧室(4)位于固封极柱(301)内并固封成为一整体,所述绝缘拉杆(5)位于固封极柱(301)的下部,所述绝缘拉杆(5)的一端连接于固封后真空灭弧室(4)的动端,绝缘拉杆(5)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31),所述上导电杆(1)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的静端,所述下导电杆(2)的后端电气连接真空灭弧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科姆勒电气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