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乐教学用发声演示模型
本技术属于教学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声乐教学用发声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应用于气息,发出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各大艺术院校均开设有声乐专业,为热爱声乐的人群提供一个专业的进修渠道。声乐是一门具有技巧的一项艺术,普通人在经过专业的指导,长时间的训练后,也能达到极高的水平。现在,进行声乐训练的主要方法就是发声练习,在空旷地带和自家阳台等地方进行持续的发声训练,发声训练是学习声乐的基本功,发声练习的提高除了自身的长期坚持外,还与老师教学的技巧息息相关,在现在的声乐的发声教学中,普遍是采用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进行练习,也就是老师用语言描述各个影响发声器官如何协调动作,学生凭着感觉去寻找正确的发声位置,学生在进行发声练习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模仿和自己的理解寻找正确的方法,这种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训练的周期也相对较长,为了寻求一条良好的教学方式,目前老师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讲解一个发声练习时,老师需要制作多张幻灯片来展示一个发声的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乐教学用发声演示模型,包括上颌部(10)、舌部(16)、喉部(22)、下颌部(17)和鼻子(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10)和鼻子(15)安放在头壳(8)内,所述头壳(8)通过第一线性驱动器(6)安装在L型演示台(7)上,所述上颌部(10)的上方铰接连接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上安装有第二线性驱动器(9),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9)安装在L型演示台(7)上;所述舌部(16)安放在下颌部(17)上方,所述下颌部(17)的下巴下方设置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L型演示台(7)上,在与下巴相对一侧的下颌部(17)上安装有张合驱动组件,所述张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乐教学用发声演示模型,包括上颌部(10)、舌部(16)、喉部(22)、下颌部(17)和鼻子(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10)和鼻子(15)安放在头壳(8)内,所述头壳(8)通过第一线性驱动器(6)安装在L型演示台(7)上,所述上颌部(10)的上方铰接连接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上安装有第二线性驱动器(9),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9)安装在L型演示台(7)上;所述舌部(16)安放在下颌部(17)上方,所述下颌部(17)的下巴下方设置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L型演示台(7)上,在与下巴相对一侧的下颌部(17)上安装有张合驱动组件,所述张合驱动组件包括铰接架(4)、传动盘(3)、顶杆磁铁(2)和张合电磁线圈(1),所述铰接架(4)的下端固定在L型演示台(7)上,上端通过铰接轴与下颌部(17)铰接连接,所述传动盘(3)安装在铰接架(4)上,所述顶杆磁铁(2)安装在传动盘(3)的下方,所述张合电磁线圈(1)安装在顶杆磁铁(2)的下方并固定在L型演示台(7)上;所述喉部(22)与下颌部(17)之间设置有伸缩导向杆(25),所述喉部(22)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线性驱动器(23),所述第三线性驱动器(23)安装在L型演示台(7)上;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6)、第二线性驱动器(9)、第三线性驱动器(23)和张合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