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07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涉及凝土试模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沿下壳体内壁滑移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橡胶板,所述上壳体外壁抵触橡胶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空心,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增重部,所述增重部包括钢板,所述钢板的上部设有四氟板,所述钢板下部设有橡胶垫,所述上壳体底部铺设橡胶垫,所述凹槽侧壁设有密封圈,所述钢板侧壁抵触密封圈,所述四氟板外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凹槽的槽口固接,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减震保护性,在保护内部混凝土模具的同时,便于借助外力取出模具。

A new type of cylinder concrete test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
本技术涉及凝土试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符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用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试模是用来制作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长期性、耐久性试验的模具。授权公告号为CN2053010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包括空心圆柱体结构、把手、电镀弹簧以及连接腿,把手焊接在空心圆柱体结构上,螺钉穿过两个把手上的长方体连接腿和电镀弹簧,将两个把手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拉开圆柱体混凝土试模来代替手动拆卸圆柱体混凝土试模,避免了手动拆卸试模时损坏混凝土试块,确保了试块的完整性,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上述方案的圆柱体试模,是通过两个组合拼接的空心圆柱体进行拆装,并不便于混凝土的注入,拼接处存在混凝土渗漏的情况,等待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圆柱体试模不易放置,而且混凝土试模的通病为不易取下,上述虽然从两侧取下外壳,但依然存在试模与壳体紧密贴合的问题,壳体的硬度较高,需使用较大力气才可通过手工取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减震保护性,在保护内部混凝土模具的同时,便于借助外力取出模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沿下壳体内壁滑移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橡胶板,所述上壳体外壁抵触橡胶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空心,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增重部,所述增重部包括钢板,所述钢板的上部设有四氟板,所述钢板下部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与下壳体插接,且上壳体重量较大,当混凝土注入后,将上壳体下压,与下壳体组合,当混凝土凝结完毕后,进行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拆除,若拆除不顺,可从外部通过锤子等工具进行敲击,或滚动,当遇到震动时,侧壁的橡胶板具有弹性,可吸收上壳体与下壳体侧壁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震动,上壳体与下壳体间可吸收震幅,并在震动中摩擦,从而松动,便于内部混凝土的取出,增重部增加了结构强度,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可以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剧烈震动,保护内部模具的同时,松动模具,便于取出。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顶部凹陷设有用于放置增重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铺设橡胶垫,所述凹槽侧壁设有密封圈,所述钢板侧壁抵触密封圈,所述四氟板外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凹槽的槽口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需要提供下压力,钢板增加了其重力,增加了结构强度,钢板与凹槽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吸收一部分钢板传递来的震动,上壳体上部受到水平震动时,钢板与滑动性较强的四氟板开始滑移,并借助钢板侧壁的密封圈对水平滑移的作用力进行吸收,起到阻尼与隔震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底部固接有底盆,所述底盆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盆增大了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水平放置并等待混凝土凝结,并通过开设的螺纹孔方便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底盆侧壁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堆叠有碟形弹簧片,支撑轴末端连接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进行滚动,从而便于取出,则底盆也将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限位槽内的碟形弹簧片硬度较大,可承受较大承载力,并通过限位板吸收底盆侧壁受到的震动,传递给碟形弹簧片,碟形弹簧片之间的摩擦而具有较大的阻尼,消散冲击能量,提高了对底盆减震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橡胶板与下壳体内壁硫化粘结,所述橡胶垫与上壳体顶部硫化粘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相对下壳体相对滑移时,橡胶板易偏离原有位置,当钢板相对橡胶垫滑移时,橡胶垫存在皱褶的可能,减弱对钢板与上壳体的阻尼作用,硫化粘结取得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上壳体与下壳体插接,且上壳体重量较大,当混凝土注入后,将上壳体下压,与下壳体组合,结构简单便捷;2.当混凝土凝结完毕后,进行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拆除,若拆除不顺,可从外部通过锤子等工具进行敲击,或滚动,当遇到震动时,侧壁的橡胶板具有弹性,可吸收上壳体与下壳体侧壁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震动,并在震动中摩擦,从而松动,便于内部混凝土的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连接螺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壳体;11、橡胶板;12、底盆;121、螺纹孔;2、上壳体;21、凹槽;4、增重部;41、钢板;42、四氟板;43、橡胶垫;44、密封圈;45、顶板;5、限位槽;51、垫板;52、支撑轴;53、碟形弹簧片;54、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2与下壳体1。如图2所示,上壳体2位于下壳体1内,上壳体2可相对下壳体1滑移,上壳体2与下壳体1组合后内部形成圆柱形空心,供混凝土注入,通过上壳体2的重量进行下压,便于工作人员对上壳体2与下壳体1进行拆卸与组装。如图2所示,下壳体1内壁设有橡胶板11,橡胶板11和下壳体1内壁硫化粘结,上壳体2外壁抵触橡胶板11。橡胶板11增大了上壳体2与下壳体1的弹性,提高上壳体2与下壳体1间隙的缩放性,且侧壁的橡胶板11具有弹性,可额外吸收上壳体2与下壳体1侧壁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震动。如图2所示,上壳体2顶部设有用于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增重部4,上壳体2顶部凹陷设有用于容纳增重部4的凹槽21,凹槽21底部硫化粘结有橡胶垫43,凹槽21内放置有底部与橡胶垫43接触的钢板41,凹槽21内侧壁设有密封圈44,密封圈44填充了钢板41与凹槽21的间隙,凹槽21内还设有位于钢板41上方的四氟板42,四氟板42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绝缘、防粘等特性,可贴合钢板41滑移并维护凹槽21内部结构稳定,四氟板42上固定有顶板45,顶板45还与凹槽21的槽口固接。上壳体1与下壳体2插接,且上壳体1重量较大,当混凝土注入后,将上壳体1下压,与下壳体2组合,当混凝土凝结完毕后,进行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拆除,若拆除不顺,可从外部通过锤子等工具进行敲击,或滚动,当遇到震动时,侧壁的橡胶板11具有弹性,可吸收上壳体1与下壳体2侧壁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震动,上壳体1与下壳体2间可吸收震幅,并在震动中摩擦,从而松动,便于内部混凝土的取出,增重部增加了结构强度,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可以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剧烈震动,保护内部模具的同时,松动模具,便于取出。如图2所示,下壳体1底部固接有增大接触面积的底盆12,提高混凝土注入后的静置的稳定性,为提高外界碰触等对底盆12的减震作用,底盆12侧壁设有若干限位槽5(参考图1)。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沿下壳体(1)内壁滑移的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内壁设有橡胶板(11),所述上壳体(2)外壁抵触橡胶板(11),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1)内部空心,所述上壳体(2)顶部设有增重部(4),所述增重部(4)包括钢板(41),所述钢板(41)的上部设有四氟板(42),所述钢板(41)下部设有橡胶垫(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沿下壳体(1)内壁滑移的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内壁设有橡胶板(11),所述上壳体(2)外壁抵触橡胶板(11),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1)内部空心,所述上壳体(2)顶部设有增重部(4),所述增重部(4)包括钢板(41),所述钢板(41)的上部设有四氟板(42),所述钢板(41)下部设有橡胶垫(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柱体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顶部凹陷设有用于放置增重部(4)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底部铺设橡胶垫(43),所述凹槽(21)侧壁设有密封圈(44),所述钢板(41)侧壁抵触密封圈(44),所述四氟板(42)外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嘉沃鸿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