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92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内;以及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其中,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以对电源进行对流散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而所述灯壳上相对的轴向的另一端具有散热孔;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散热底座中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底座具有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进气孔,使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最后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间流出。

LED lamp with heat dissipation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本技术申请是2018年12月0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22047444.7、新型名称为“一种LED灯”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LED灯,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属于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LED灯因为具有节能,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诸多照明领域中。LED灯作为节能绿色光源,高功率LED的散热问题益发受到重视,由于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发光效率衰减,高功率LED运作所产生的废热若无法有效散出,则会直接对LED的寿命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高功率LED散热问题的解决成为许多相关者的研发重要课题。在某些应用中,对于整个LED灯可能存在重量限制。例如,当LED灯采用某些特定规格的灯头,并且LED灯以垂吊方式使用时,LED灯的最大重量限制到一定范围内。因此,除去电源、灯罩、灯壳等必要的部件后,LED灯用于散热的散热器的重量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而对于某些大功率的LED灯,例如功率为150W~300W,其光通量可达到20000流明至45000流明左右,也就是说,散热器在其重量限制内,需要消散来自产生20000至45000流明的LED灯所产生的热。目前的LED灯的散热的部件大多采用风扇、热管、散热片、或其组合的设计,以透过热传导、对流及/或辐射的方式将LED灯所产生的热能散失。仅采用被动式散热的情况下(无风扇),整体散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散热器本身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散热面积,在相同导热系数的条件下,无论是哪种散热器都是只能依靠对流和辐射两种方法来散发热量,而这两种方式的散热能力都和散热器本身的散热面积成正比,因此,在散热器存在重量限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是提高LED灯质量和降低整个LED灯的成本的途径。美国专利号US7748870B2中公开了一种LED灯的泡壳结构,包括灯头,灯头内设置灯控制器,灯头上设有多个通风孔。这种LED灯的泡壳结构具有以下缺点:通风孔设置在灯头的周向,而LED灯工作时,灯控制器会产生热量,热气是往上的,而通风孔的这种设置方式并不利于对流散热。有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本技术及其实施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内;以及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其中,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以对电源进行对流散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而所述灯壳上相对的轴向的另一端具有散热孔;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散热底座中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底座具有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进气孔,使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最后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间流出。可选的,所述灯板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及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可选的,所述第三开口设于所述灯板的中心的区域,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从第三开口处进气。可选的,所述LED灯的功率(瓦)与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平方厘米)的比值为1:20~30。可选的,所述LED灯的功率(瓦)与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平方厘米)的比值为1:22~26。优选的,所述散热器的重量占所述LED灯的重量的50%以上,而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占LED灯总体的体积的20%以上。可选的,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占所述LED灯总体的体积的20%~60%。可选的,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光输出表面和端面,所述端面上设有透气孔,空气通过所述透气孔而进入到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孔在LED灯轴向上投影到所述端面所占的区域形成第一部分,而所述端面上的其他区域形成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的所述透气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所述透气孔的面积。可选的,所述散热器设置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三散热通道形成于两所述散热鳍片之间或同一所述散热鳍片延伸出的两个片体之间。可选的,所述灯壳包括灯头、灯颈和内套,所述灯头与所述灯颈连接,所述灯颈连接所述内套,所述内套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内部,所述灯颈露于所述散热器的外部。可选的,所述内套高度的80%以上不超过所述散热器。可选的,所述灯颈的高度至少为所述散热器高度的80%以上。可选的,所述电源的至少一个发热组件热接触所述灯头,并通过灯头散热。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发热组件位于所述灯头内,且通过导热材料与所述灯头接触。可选的,当所述LED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导热材料的位置高于所述散热孔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任一效果或其任意组合:(1)通过第一散热通道的设置,可以此带走第一散热通道内的热量(电源工作时产生的,通过第二散热通道的设置,可增加对散热器的对流散热,而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设置,增加了整灯自然对流的效率,使得散热器相应的所需的散热面积降低。(2)第三开口分别与第一散热通道及第二散热通道连通,且第三开口设于灯板的中心的区域,而第三开口开设在灯板的中心的区域,使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可共享一个进气的入口,因此,可避免占用灯板过多的区域,从而避免灯板的设置LED芯片的区域的面积因开设多个孔而减少。(3)散热器的重量占LED灯的重量的50%以上,而散热器的体积占LED灯总体的体积的20%以上,在散热器的导热系数相同的情况下,散热器所占的体积越大,其可用作散热的面积越大。因此,一定程度上,散热器的体积占LED灯总体的体积的20%以上时,散热器可具有更多可利用的空间,来增加其散热面积。(4)第一部分上的透气孔的面积大于第二部分上的透气孔的面积,利于使大部分空气进入第一散热通道,从而更好的对电源进行散热,防止电源的电子组件受热而加速老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LED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LED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LED灯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LED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散热通道及第二散热通道;图5是图1的LED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是图5去掉光输出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些实施例中的LED灯的分解示意图,显示挡光环;图8是一些实施例中的LED灯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去掉光输出表面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端面的示意图;图11a至图11g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罩的示意图;图12是本实施例LED灯的立体图;图13是本实施例中的LED灯的剖视图;图14是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俯视图;图15是图14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6是空气在第二散热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壳;/n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n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内;以及/n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n其中,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以对电源进行对流散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而所述灯壳上相对的轴向的另一端具有散热孔;/n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散热底座中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底座具有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进气孔,使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最后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间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8 CN 2017112989051;20180208 CN 2018101300851.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壳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内;以及
灯板,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灯板包括LED芯片,所述电源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
其中,所述灯壳的内腔中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以对电源进行对流散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所述灯壳轴向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孔,而所述灯壳上相对的轴向的另一端具有散热孔;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和所述散热底座中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底座具有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进气孔,使空气从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通道,最后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间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及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设于所述灯板的中心的区域,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从第三开口处进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的功率(瓦)与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平方厘米)的比值为1:20~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的功率(瓦)与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平方厘米)的比值为1:22~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重量占所述LED灯的重量的50%以上,而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占LED灯总体的体积的20%以上。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名斌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