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90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包括导轨、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分别处于导轨两端的下方,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包括螺柱Ⅰ、螺柱Ⅱ、双头螺柱Ⅰ、高度调节杆Ⅰ、高度调节杆Ⅱ和底座Ⅰ;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包括螺柱Ⅲ、螺柱Ⅳ、双头螺柱Ⅱ、高度调节杆Ⅲ、高度调节杆Ⅳ和底座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更换支架即能对导轨所处的高度进行调整,这种结构不仅有效节约调节时间,而且能保证对皮带机的正常巡检时间。

Adjustable height guide bracket of inspec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具体是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
技术介绍
皮带机长时间负载运行,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如托辊损坏、皮带断裂、皮带撕裂、跑偏、打滑、堆煤、火灾等,这些故障的发生对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针对皮带机可能发生的故障,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巡检制度,但是目前的巡检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整个巡检的过程主要靠人工采集、人工分析、人工书面传递信息的模式在运作。现有的这种人工巡检方式的效率低、实时性差、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完成对皮带机的巡检任务。因此无人巡检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到矿井下对皮带机进行巡检工作中,自动巡检机器人通过各类摄像头传输皮带机工作状态,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传输到终端界面,应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自动报警,大大提高了巡检可靠性,节省成本。巡检机器人是通过预先在井下设置轨道支架,然后巡检机器人沿着轨道进行巡检工作,巡检机器人会根据煤层的开采及运输情况调整与皮带机的相对高度,从而满足对皮带机不同工况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轨道支架都是固定式,为了调整导轨的高度需要将原支架拆卸,换成所需高度的支架,这样才能继续进行巡检,这种更换过程太麻烦,浪费了巡检时间,不便于皮带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无需更换支架即能对导轨所处的高度进行调整,这种结构不仅有效节约调节时间,而且能保证对皮带机的正常巡检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包括导轨、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分别处于导轨两端的下方,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包括螺柱Ⅰ、螺柱Ⅱ、双头螺柱Ⅰ、高度调节杆Ⅰ、高度调节杆Ⅱ和底座Ⅰ,高度调节杆Ⅰ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Ⅱ与高度调节杆Ⅰ的结构相同,螺柱Ⅰ的上端与导轨的一端铰接,螺柱Ⅰ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Ⅰ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Ⅰ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Ⅰ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Ⅱ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Ⅱ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Ⅱ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Ⅱ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Ⅱ的下端与底座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包括螺柱Ⅲ、螺柱Ⅳ、双头螺柱Ⅱ、高度调节杆Ⅲ、高度调节杆Ⅳ和底座Ⅱ,高度调节杆Ⅲ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Ⅳ与高度调节杆Ⅲ的结构相同,螺柱Ⅲ的上端与导轨的另一端铰接,螺柱Ⅲ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Ⅲ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Ⅲ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Ⅲ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Ⅱ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Ⅲ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Ⅱ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Ⅲ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Ⅱ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Ⅳ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Ⅱ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Ⅳ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Ⅳ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Ⅳ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Ⅳ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Ⅳ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Ⅳ的下端与底座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均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的最大伸展高度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的最大伸展高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导轨、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相结合方式,在需要对导轨调整高度时,无需对原支撑架拆卸更换,通过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的伸展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对导轨所处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这种结构不仅有效节约调节时间,而且能保证对皮带机的正常巡检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巡检机器人,2、导轨,3、螺柱Ⅰ,4、高度调节杆Ⅰ,5、双头螺柱Ⅰ,6、高度调节杆Ⅱ,7、螺柱Ⅱ,8、底座Ⅰ,9、底座Ⅱ,10、螺柱Ⅳ,11、高度调节杆Ⅳ,12、双头螺柱Ⅱ,13、高度调节杆Ⅲ,14、螺柱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导轨2、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分别处于导轨2两端的下方,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包括螺柱Ⅰ3、螺柱Ⅱ7、双头螺柱Ⅰ5、高度调节杆Ⅰ4、高度调节杆Ⅱ6和底座Ⅰ8,高度调节杆Ⅰ4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Ⅱ6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结构相同,螺柱Ⅰ3的上端与导轨2的一端铰接,螺柱Ⅰ3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4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Ⅰ3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5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4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5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5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6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5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Ⅱ6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Ⅱ7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6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Ⅱ7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Ⅱ6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Ⅱ7的下端与底座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包括螺柱Ⅲ14、螺柱Ⅳ10、双头螺柱Ⅱ12、高度调节杆Ⅲ13、高度调节杆Ⅳ11和底座Ⅱ9,高度调节杆Ⅲ13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Ⅳ11与高度调节杆Ⅲ13的结构相同,螺柱Ⅲ14的上端与导轨2的另一端铰接,螺柱Ⅲ14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Ⅲ13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Ⅲ14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Ⅲ13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Ⅱ12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Ⅲ13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Ⅱ12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Ⅲ13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Ⅱ12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Ⅳ11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Ⅱ12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Ⅳ11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Ⅳ10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Ⅳ11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Ⅳ10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Ⅳ11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Ⅳ10的下端与底座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均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的最大伸展高度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的最大伸展高度相同。使用时,将本技术架设在需要检查的部分皮带机上,将巡检机器人安装在导轨2上,然后巡检机器人沿着导轨2开始对该位置的皮带机进行巡检工作,完成该工作后,需要对另外皮带机的另一部分进行巡检时,无需拆卸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仅需将本技术放置到检测位置处,然后根据该部分皮带机的高度,先调整高度调节支撑架Ⅰ的高度,具体过程为旋转高度调节杆Ⅰ4控制螺柱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2)、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分别处于导轨(2)两端的下方,/n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包括螺柱Ⅰ(3)、螺柱Ⅱ(7)、双头螺柱Ⅰ(5)、高度调节杆Ⅰ(4)、高度调节杆Ⅱ(6)和底座Ⅰ(8),高度调节杆Ⅰ(4)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Ⅱ(6)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结构相同,螺柱Ⅰ(3)的上端与导轨(2)的一端铰接,螺柱Ⅰ(3)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4)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Ⅰ(3)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5)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4)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5)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5)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6)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5)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Ⅱ(6)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Ⅱ(7)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6)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Ⅱ(7)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Ⅱ(6)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Ⅱ(7)的下端与底座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包括螺柱Ⅲ(14)、螺柱Ⅳ(10)、双头螺柱Ⅱ(12)、高度调节杆Ⅲ(13)、高度调节杆Ⅳ(11)和底座Ⅱ(9),高度调节杆Ⅲ(13)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Ⅳ(11)与高度调节杆Ⅲ(13)的结构相同,螺柱Ⅲ(14)的上端与导轨(2)的另一端铰接,螺柱Ⅲ(14)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Ⅲ(13)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Ⅲ(14)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Ⅲ(13)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Ⅱ(12)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Ⅲ(13)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Ⅱ(12)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Ⅲ(13)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Ⅱ(12)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Ⅳ(11)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Ⅱ(12)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Ⅳ(11)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Ⅳ(10)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Ⅳ(11)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Ⅳ(10)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Ⅳ(11)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Ⅳ(10)的下端与底座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巡检机器人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2)、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和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分别处于导轨(2)两端的下方,
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Ⅰ包括螺柱Ⅰ(3)、螺柱Ⅱ(7)、双头螺柱Ⅰ(5)、高度调节杆Ⅰ(4)、高度调节杆Ⅱ(6)和底座Ⅰ(8),高度调节杆Ⅰ(4)为内部一半设有左旋螺纹和另一半设有右旋螺纹的空心管,高度调节杆Ⅱ(6)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结构相同,螺柱Ⅰ(3)的上端与导轨(2)的一端铰接,螺柱Ⅰ(3)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4)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Ⅰ(3)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上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5)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Ⅰ(4)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5)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Ⅰ(4)的下端锁紧固定;双头螺柱Ⅰ(5)的下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6)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双头螺柱Ⅰ(5)的下端与高度调节杆Ⅱ(6)的上端锁紧固定;螺柱Ⅱ(7)的上端伸入高度调节杆Ⅱ(6)内并与其螺纹连接、同时通过螺母使螺柱Ⅱ(7)的上端与高度调节杆Ⅱ(6)的下端锁紧固定;螺柱Ⅱ(7)的下端与底座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高度调节支撑架Ⅱ包括螺柱Ⅲ(14)、螺柱Ⅳ(10)、双头螺柱Ⅱ(12)、高度调节杆Ⅲ(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李良孙朝阳李福涛吴立宇蒲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