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82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包括若干预制构件和BIM服务器,每个预制构件内设置有标记芯片,标记芯片连接至少两条通讯线缆,每条通讯线缆各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通讯线缆固定在预制构件上,每个预制构件上具备至少两个拼接面,每个拼接面处各对应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BIM服务器连接一个缆线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对BIM服务器对管片拼接施工的实时监控。

A segment of shield tunnel based on B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
本技术属于基于BIM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缩略语,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现有的BIM系统在盾构隧道施工的应用中,只能通过人工输入施工数据进行施工模拟,无法有效监控管片的安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通过设置标记芯片和通讯线缆将预制构件的拼接状态实时上传至BIM服务器中,实现BIM服务器对管片拼接施工的实时监控。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包括若干预制构件和BIM服务器,每个所述预制构件内设置有标记芯片,所述标记芯片连接至少两条通讯线缆,每条所述通讯线缆各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所述通讯线缆固定在所述预制构件上,每个所述预制构件上具备至少两个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处各对应设置有一所述缆线连接头,所述BIM服务器连接一个所述缆线连接头。所述通讯线缆为矩形截面。所述通讯线缆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塑料膜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耐磨橡胶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将所述通讯线缆包裹在内的包裹区和设在所述包裹区的两侧的延伸区。所述通讯线缆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的表面。所述防护层的底部与所述预制构件通过强力胶粘结。所述通讯线缆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的内部。本技术的优点是:BIM系统能够在盾构隧道管片的拼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通讯线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2,图中各标记分别为:预制构件1、标记芯片2、通讯线缆3、缆线连接头4、包裹区5、延伸区6。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通过设置标记芯片2和通讯线缆3将预制构件1的拼接状态实时上传至BIM服务器中,实现对BIM服务器对管片拼接施工的实时监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包括若干预制构件1和BIM服务器,每个预制构件1内设置有标记芯片2,标记芯片2连接至少两条通讯线缆3,每条通讯线缆3各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4,通讯线缆3固定在预制构件1上,每个预制构件1上具备至少两个拼接面,每个拼接面处各对应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4,BIM服务器连接一个缆线连接头4。标记芯片2为内部预设有通讯芯片,标记芯片2内部存储有所在预制构件1的编号信息,通过通讯线缆3将编号信息发送到BIM服务器中,BIM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编号信息,得到对应的预制构件1是否安装就位。进一步的,多个预制构件1相互拼接的结构使得通讯线缆3能够借助缆线连接头4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以标记芯片2为节点的通讯网络,BIM服务器通过相互连接的通讯网络获取到每个标记芯片2所发出的编号信息,得到每个预制构件1是否安装就位,最终实现对管片拼接施工的实时监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讯线缆3为矩形截面,具体为宽截面的超薄线缆。通讯线缆3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层。通讯线缆3设置在预制构件1的表面。防护层的底部与预制构件1通过强力胶粘结。由于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多变,通过超薄线缆设置为宽截面形状使得其能够容易贴合在预制构件1的表面上。防护层对超薄线缆具备外部防护作用。防护层的材质为超薄塑料膜或耐磨橡胶。超薄塑料膜能够保证超薄线缆在设置好防护层后仍处于厚度较小的状态,容易粘附在预制构件1的表面。耐磨橡胶能够提高超薄线缆耐磨性能,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磨损,提高了高超薄线缆的稳定性。防护层包括将通讯线缆3包裹在内的包裹区5和设在包裹区5的两侧的延伸区6。包裹区5用于对通讯线缆3进行防护,延伸区6的厚度小于包裹区5的厚度,延伸区6用于增加超薄线缆的横截面积,增加超薄线缆与预制构件1的粘结面,使得粘结结构更为牢固。将超薄线缆设置在预制构件1表面上,可以在施工结束后拆除超薄线缆,再重复使用,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BIM系统能够在盾构隧道管片的拼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本实施例中的盾构隧道管片与实施例一的盾构隧道管片不同之处在于,通讯线缆设置在预制构件的内部,在预制构件浇筑过程中就预先将通讯线缆填埋在内部,避免设置额外的防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构件和BIM服务器,每个所述预制构件内设置有标记芯片,所述标记芯片连接至少两条通讯线缆,每条所述通讯线缆各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所述通讯线缆固定在所述预制构件上,每个所述预制构件上具备至少两个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处各对应设置有一所述缆线连接头,所述BIM服务器连接一个所述缆线连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构件和BIM服务器,每个所述预制构件内设置有标记芯片,所述标记芯片连接至少两条通讯线缆,每条所述通讯线缆各设置有一缆线连接头,所述通讯线缆固定在所述预制构件上,每个所述预制构件上具备至少两个拼接面,每个所述拼接面处各对应设置有一所述缆线连接头,所述BIM服务器连接一个所述缆线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线缆为矩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线缆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盾构隧道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锋汪小俊翟昌骏党济国韩体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